文学作品阅读

爱与生的苦恼_六、人生的空虚与烦恼 一

叔本华
宗教哲学
总共26章(已完结

爱与生的苦恼 精彩片段:

六、人生的空虚与烦恼

从最低到最高等的意志现象所显现的各阶段中,意志总是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但并没有最终目标或目的,因为努力就是意志唯一的本质,不能说达到目标就算终了。所以,它永远无法获得最后的满足,沿途只有荆棘障碍,就这样永无尽期地持续下去。我们可举出最单纯的自然现象,以重力的例子来说明。重力无休无止地努力,向着一个也许抵达时重力和物质都要破灭的重力场中心突进;即使把宇宙弄成一个球体,它也不会中止。

我们再观察其他比较单纯的自然现象:固体的努力是想借溶解以形成流动体,因为唯有变成流动体后,它的化学力才得以自由。液体则为形成气体而努力,一旦从压力中解放出来,立刻变成气体状。亲和力也不是不努力的物体,套用贝梅☾1☽的话,它并不是没有欲望或需求的东西。

植物的生存也是如此,它们永无休止、永不满足地努力着,不断地成长,最后结成种子,又成为另一生命的起点,如此周而复始。凡此种种,都是毫无目标、毫无最后满足、毫无休止地进行着。世界的每个角落,形形色色的自然力或有机物的形态,都是根据这种努力而表现的;相互竞争,各取所需,而它们所需的物质,只能从另一方夺取而得。就这样,世界仿佛是一个大战场,到处可以看到你死我活的战争。并且,这种战争多半会阻遏一切事物最内在的本质——努力,而产生抗拒,到头来一切成空,又无法舍弃自己的本质。这种现象一旦消灭,其他现象立刻取而代之,攫取它的物质,所以只得痛苦地生存下去。

努力也与意志相同,是一切事物的核心和本质,是人类接受最明晰、最完全的意识之光所呈现的东西。我们所称的苦恼,就是意志和暂时的目标之间有了障碍,使意志无法称心如意;反之,所谓满足、健康或幸福,即为意志达到它的目标。此一名称也可转用于无认识力世界的各种现象,虽然程度较弱,但其本质仍然相同。我们可发现它们也经常陷于苦恼,并没有永恒的幸福。因为所有的努力俱是从困穷、从对本身状态的不满而产生,只要有不满之心,就有苦恼。并且,世上没有所谓永恒的满足,通常,这一次的满足只是新努力的出发点。努力到处碰壁,到处挣扎,屡经苦恼。正如努力没有最终目标,苦恼也永无休止。

至于有认识力的世界——动物的生命,就可以显现出它们不断的苦恼。试观察人类的生命,这里的一切都被最明晰的认识之光照耀,显现得最清楚。因为意志现象愈臻完全,痛苦也就愈显著。植物没有感觉,所以也没有痛苦。最下等的动物如滴虫类或反射动物等,所感觉的苦恼程度极为微弱;其他如昆虫类等对痛苦的感受机能也非常有限。直到有完全的神经系统的脊椎动物,才有高度的感觉机能,并且,智力愈发达,感觉痛苦的程度愈高。

如此,认识愈明晰,意识愈高,痛苦也就愈多,到了人类,就达到了极点。尤其,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加,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苦恼最多。“智慧愈增,痛苦愈增。”这句话中的所谓智慧,并不是指抽象的知识,而是指一般性的认识及其应用。

素有“哲学画家”或“画家的哲学者”之誉的狄基班☾2☽,曾以一幅画直观而具体地描绘出意识程度与苦恼程度间的密切关系。这幅画的上半幅描绘有丧子之痛的女人群像,以各种表情和姿势,表达出做母亲的深沉悲伤、痛苦和绝望;下半幅则描绘了失去子羊的一群母羊,各动物的表情、姿势与上半幅互成对应,从而可以了解,并非有明确的认识和明敏的意识才有强烈的苦恼,即使在动物迟钝的意识中,也有痛苦的可能。

由此,我们可以确信,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这是意志内在本质的命运,动物世界的表现虽较微弱,且有程度上的差别,但苦恼却是不可避免的。

作品简介:

叔本华创作的《爱与生的苦恼》讲述了:唯有站在最高的立场,才能获得绝对的真理。

欲望越强烈、越贪求我欲之满足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越多越深。

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加,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苦恼最多。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这二者就是人生的终极要素。

妄想产生的欢喜愈大,一旦消失,所得痛苦也愈深。

尽管人生多熙攘纷杂,但对它的眷恋、对死亡的恐惧,原本就是幻想在作祟。

当我们快乐时,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当处在痛苦中时,则觉得度日如年。

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他酣睡时,而不幸的人最不幸的时刻,就是在他觉醒的瞬间。

亲情经常击败自私心,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以维护子女。

苦恼并非从外界注入,它就像流不尽的苦汁,而它的源泉正在我们心底,但一般人都视而不见。

作者:叔本华

翻译:陈晓南

标签: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德国哲学

爱与生的苦恼》最热门章节:
1叔本华年谱2八、谈死亡3七、求生意志的肯定4六、人生的空虚与烦恼 五5六、人生的空虚与烦恼 四6六、人生的空虚与烦恼 三7六、人生的空虚与烦恼 二8六、人生的空虚与烦恼 一9五、素质与遗传10四、生命的理念
更多『宗教哲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