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源氏物语_第五十三回 习字

紫式部
外国小说
总共57章(已完结

源氏物语 精彩片段:

第五十三回 习字

此时☾1☽比叡山横川地方住着某僧都,是个道行高深的法师。他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和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妹妹,都是尼僧。这母亲和妹妹很早以前许下愿心,此时要到初濑的观世音菩萨那里去还愿。僧都叫一个他所亲信而重视的弟子阿阇梨陪去,办理佛经供养等事。在那里做了许多功德,归途上经过一个叫做奈良坂的山的时候,那母亲生起病来。年高的人生了病,怎么能再走余下的路程而安抵家中呢?大家都很担心。幸而宇治那边有一家向来相识的人家,就向这人家投宿。那老尼姑休养了一天,病还是很重,只得派人到横川去通知僧都。僧都正闭居在山中修道,曾经立下誓愿:今年决不下山。但他闻此消息,深恐老母风烛残年,亡身于旅途,非常担心,连忙下山到宇治来探视。虽然高寿之人死不足惜,但僧都还是亲自同几个道行高深的弟子举行祈祷,骚扰起来。这人家的主人闻知了,说道:“我们要到吉野御岳去进香,正在这里斋戒。这样年老的人在这里生重病,倘有三长两短呢?”他深恐家里死了人不吉,有妨斋戒。僧都闻之,觉得此事确也难怪,实甚对他不起。又嫌此地狭窄而且肮脏,想带老母回家去。无奈此时回家方向不利,不宜出行。忽然想起已故朱雀院的领地中有一所屋子名叫宇治院,就在这附近,那守院人是和僧都相识的,便派一使者前往,要求借宿一两天。使者回来报道:“守院人全家都到初濑去进香了。”他带了一个形容很古怪的看家老翁来。这老翁说:“如果你们要来住,请早点来。院中的正屋都空着呢。到这边来进香的人常常来投宿的。”僧都说道:“这便好极了。这屋子虽然是皇家的,但无人居住,倒很舒服。”便先派人去看看。因为常有人来投宿,这老翁惯于招待,虽然设备简陋,也整饬得很清楚。

僧都带了数人先到宇治院,环顾四周,这地方实在荒凉可怕!他就吩咐:“各位法师,请诵经吧!”陪赴初濑进香的阿阇梨和另一同等职位的僧人,想知道环境如何,叫一个能干的下级僧侣点起灯火,带他们到正屋后面人迹不到的地方去看看。但见树木丛茂,似乎是个森林,阴惨之气逼人。再向树林里面探望,看见地上放着一团白色的东西。这是什么呢?大家走近去,把灯火添亮些,站定了细看,好像是一个什么东西坐着的样子。一个僧人说:“大概是狐狸精化身吧?讨厌的东西,要它显出原形来!”便再走近一点。另一僧人说:“喂,不要走近去吧,怕是个妖怪。”就举手结起退治妖魔的印来☾2☽,眼睛还是注视这东西。倘是有头发的人,一定吓得根根竖起,幸而拿着灯火的是个光头和尚。他毫不惧怕,毅然决然地走近去。但见这东西长着很长而很有光泽的头发,靠在一株大树根上高低不平的地方,正在吞声饮泣。这僧人说:“这真是稀奇了!去请僧都来看看吧。”他觉得非常奇怪,连忙去见僧都,把所见情况告诉了他。僧都说:“狐狸精变作人形,古来曾有这话。然而从未看见过。”就特地走出去看。此时因为老尼僧即将迁过来住,那些仆役之中能干的人,都在厨房等处忙着应有的种种准备,所以僧都身边人数甚少,他只带了四五个人同去。一看,这东西并无什么变化。他很奇怪,姑且站着守候一下。他希望天早点亮,可以看个分明,究竟是人还是什么。一面在心中念动退治妖魔的真言咒,并且试结手印。大概后来被他看清楚了,说道:“这是个女人,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怪物。走近去问问她吧。看来不是一个死人。也许是已经死了,被人丢在这里,又苏醒过来的。”僧人说:“怎么可以把死人丢在这院子里呢?即使真个是人,恐怕也是被狐狸、林妖之类的东西所欺骗,带到这里来的。这对于病人很不相宜,生怕这是一个不吉的地方吧。”便呼唤那个看家老翁。呼唤时那边传来的回声非常可怕。那老翁的打扮很古怪,帽子掀在后脑上,从屋里出来了。僧人问他:“这里有年轻的女人住着么?怎么有这等怪事!”便指给他看。老翁答道:“这是狐狸精耍的花样。这林子里有狐狸精,常常做出奇怪的事情来。前年秋天,住在这里的一个人的孩子,还只两岁,被狐狸精抓了去。我到这里来找,那狐狸精不慌不忙,若无其事。”僧人问:“这孩子死了么?”老翁答道:“不死,照样活着。狐狸精不过吓吓人罢了。这家伙不会真个闹出大事情来的。”他说时仿佛表示这是很寻常的事。大概他正在关心夜深时分招待客人的饮食吧。僧都说道:“如此说来,这是狐狸精之类的东西所做的事吧?还得仔细看看。”便叫那个毫不惧怕的僧人走近去。那僧人上前去喝道:“你是鬼,是神,是狐狸精,还是林妖?天下闻名的得道高僧在这里,你能隐藏么?快快自己说出名目来!”便伸手扯她身上的衣服。这女人用衣袖遮住了脸,哭得更加厉害了。僧人又说:“喂!可恶的林妖!你想隐藏?看你隐藏得了!”他想看她的面貌。又想这说不定是从前比叡山文殊楼中所见的那个无目无鼻的女鬼☾3☽,觉得有些嫌恶。然而他要在人前逞强,竟想剥她的衣服。这女子便俯伏在地,扬声号哭起来。僧人说:“不管如何,世间不会有这等奇怪的事。”定要看个究竟。此时雨下得很大,有一人说:“让她放在这里,怕要死了。把她拖到墙脚下去吧。”僧都说道:“这确是一个人的模样。眼看着她尚未绝命而抛弃她在这里,太不慈悲了。即使是池中的游鱼、山间的鸣鹿,眼见被人捉去,将要就死,而不设法救援,也是很可悲伤的事。人命原是不久长,即使寿命只剩一二天,也非珍惜不可。无论她是被鬼神所祟,或者被人驱逐,或者被人诱骗,总是逢到了死于非命的遭遇。这种人必然蒙佛菩萨救援。且给她喝些汤菜,试试看是否可救。如果终于救不活来,那就没有办法了。”便吩咐这僧人把她抱进里面去。僧都的徒弟中也有人反对,说道:“此事太不妥当了!室内有人正患重病,送进这怪物去,必然会发生不吉利的事情。”但也有人说:“不管她是否鬼怪化身,眼见是一个活的人,而任凭她淋在雨中死去,到底是残忍的事。”如此各人各说。那些仆役最爱多嘴,往往歪曲事实。因此就让这女子躺卧在僻静而隐藏的地方,不教他们看见。

母尼僧迁居宇治院,下车的时候病势又重起来。大家都很担心,奔走忙乱了一会。等到病人稍稍安静之后,僧都问徒弟:“刚才那个人现在怎么样了?”徒弟答道:“还是昏昏沉沉,一句话也不说,生气全无,定然是被鬼怪迷住了。”那妹尼僧听见了,问道:“什么事?”僧都答道:“是这么这么一回事。我活了六十多岁,今天看到了一件怪事。”妹尼僧听了这话哭起来,说道:“我在初濑寺中做了一个梦呢。是怎样的一个人?快让我看一看。”徒弟说:“就在这东面的边门旁边,请快去看吧。”妹尼僧立刻跑过去看,但见其人身旁并无一人,被抛弃在那里。这是一个非常年轻貌美的女子,身穿一件白绫衫子,系着一条红裙,衣香非常芬芳,气品高雅无限。她说:“这正是我所悲伤悼惜的女儿回来了!”一面哭泣,一面呼唤侍女,叫她们把这女子抱进室内去。侍女们不曾看见过她在树林中时的模样,所以并不害怕,就抱她进室内去了。这女子虽然全无生气,却还能略微睁开眼睛来望望。妹尼僧对她说道:“你说话吧。你到底是谁?为什么来到这地方?”但她似乎没有知觉。妹尼僧便拿些汤来,亲手喂她喝。但她一味昏迷,似乎就要断气的样子。妹尼僧想:“我已认领她,如果她死了,反而增添我的悲伤。”便对同来那个有法术的阿阇梨说:“这个人似乎要死了。请你快快替她祈祷。”阿阇梨说:“我早就说过不中用了。这是枉费心机。”但他还是向诸神诵般若心经,又作祈祷。僧都也走过来探视,问道:“怎么样了?她究竟是被什么东西作祟?快制服了妖怪,问个明白。”这女子还是昏迷不醒,似乎即将消逝的样子。僧都的徒弟们便相与议论:“这人不会活了。我等无端地遭逢这种不祥之事而耽搁在这里,实在倒霉。然而这女子看来是个身份高贵的人。即使死了,也不能随随便便地抛弃在这里。这真是为难了。”妹尼僧阻止他们,说道:“轻些儿吧!不要让人听见。深恐引起麻烦。”她怜惜这个人,定要把她救活过来,对她竟比对患病的老母更重视,不顾一切地悉心看护她。这个女子虽然不知来历,然而相貌生得异常美丽。因此所有的侍女都希望她不要死,尽力地服侍她。这女子有时也睁开眼睛来,眼泪淌个不住。妹尼僧看了,对她说道:“唉,真伤心啊!我知道你是佛菩萨引导到此,来代替我所痛惜的女儿的。你如果死去,我反而更添悲伤了!我和你能在此相遇,定有宿世因缘。你总得对我说几句话才好。”那女子好容易才开口说道:“我即使能活过来,也是个无用的废物了。请你不要让人看见,夜间把我扔进这条河里去吧。”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妹尼僧说:“你好容易说话了,我正高兴呢。想不到你说出这难听的话来。你为什么要说这可怕的话呢?你究竟是什么原因来到这地方的?”但她不再说话了。妹尼僧猜想她身上或许有伤残,所以不想活下去。但仔细察看,毫无缺陷,全身长得非常美丽。她就疑心:难道真是出来诱惑人心的妖魔化身?

僧都等一行人在宇治院闭居了两天,替母尼僧和这个女子祈祷,诵念之声不绝。同时人们纷纷议论这件怪事。住在这附近的乡人之中,有几个人从前曾在僧都处当过差,闻知僧都到此,都来访问,谈了许多话。他们说:“已故八亲王家的女公子,和薰大将结了因缘,最近并无大病,突然亡故,大家都很惊骇。我等要帮他们办理殡葬中的杂务,因此昨天不曾前来参见。”妹尼僧闻之,想道:“如此说来,是鬼怪取了那女公子的灵魂而化作这个人的吧?”便觉眼前这个人不是实体,是会消失的,心中不胜恐惧。侍女们说道:“昨夜这里也望见火光,这火葬仪式似乎并不隆重呢。”乡人答道:“是啊,他们故意从简,办得不很隆重。”乡人因为参与葬事,身子不洁,所以并不入内,交谈一会就回去了。侍女们说:“薰大将爱上八亲王家大女公子,但大女公子多年前早已死了。刚才他们所说的女公子是谁呢?薰大将已经娶了二公主,决不会另外爱上别的女子吧。”

后来母尼僧的病痊愈了。方向不利的时期也已过去。久居在这荒僻的地方也很乏味,便准备回家。侍女们说:“这个人还是非常衰弱,怎么可以上道?很可担心呢。”于是备办二辆车子,老人乘的车子里派两个尼僧服侍。妹尼僧乘的车子里带着这个人,叫她躺卧着,由另一侍女服侍。一路上车子不能迅速前行,常常要停下来,给这个人服汤药。她们的家住在比叡山西坂本的小野地方,此去路程很远。大家说,中途应该宿一夜。到了夜深时分,总算抵达了。僧都照料母亲,妹尼僧照料这个来历不明的人,都从车上抱下来休息。母尼僧是老病,平日也时常发作。此次经过路途风霜之后,又发作了几天。然而不久也就痊愈。僧都依旧上山去修道了。

僧都深恐外人传说他带了这样一个美人来,于他的身份不利,因此凡不曾亲见此事的徒众,他都不告诉他们。妹尼僧也叮嘱大家勿说出去。她深恐有人来寻找,很不放心。她诧怪这样高贵的人物,怎么会落魄在这种田舍人所居的地方。又疑心是入山进香的人在途中患了病,被后母之类的人偷偷地抛弃在那里的。这人除了“把我扔进这条河里去吧”一语之外,并不曾说过别的话。因此妹尼僧非常担心,一心希望她早点恢复健康。然而这人老是昏昏沉沉,全无起色。她觉得很奇怪,疑心她终无生望。但又不忍抛弃不管。她就把在初濑寺做的梦对人宣说,并请以前曾为这女子祈祷的阿阇梨悄悄地替她焚芥子☾4☽作祈祷。

妹尼僧如此悉心看护这女子,不觉过了四五个月,然而并不见效。她很烦恼,便写一封长长的信,派人送到山上去给僧都。信中有言道:“我想请兄长下山来,救救这个人。她既能挨到今日,足见是不会死的人。定是顽强的鬼怪只管缠着她不去。佛一般慈悲的兄长!若要你入京,当然不便。但到这山麓上总是无妨的吧。”言词十分恳切。僧都答书道:“此事实甚奇怪!其人竟能延命至今,当时若抛弃不顾,何等可惜!我能寻着她,亦定有前世缘分。今我定当试行救助。如果救助无效,那是她前世命定了。”不久他就下山。妹尼僧欢喜拜谢,把几个月以来的情况告诉僧都。她说:“病得这样长久的人,形容总是憔悴的。岂知此人姿色一点也不衰减,一直非常清秀,绝无难看之处。我以为总要完结了,却想不到竟能活到现在。”她怀着满腔热爱之情,啼啼哭哭地说这番话。僧都说:“我最初找到她时,就觉得相貌异常秀美!且让我看一看吧。”便走过去窥探一下,说道:“容貌的确优越非凡!这是前世积德的善报,故能长得如此美貌。大概是犯了某种过错,因而遭逢此种灾厄吧。你曾听到什么消息么?”妹尼僧说:“没有,一点也不曾听到。总之,这人是初濑的观世音菩萨赐给我的。”僧都说:“总是具有某种因缘,所以赐给你。没有因缘,怎么能成事呢?”他认为此事奇特,便开始替她祈祷。

这僧都闭居深山,朝廷召唤也不接受,现在轻易下山来替这样的一个人大办祈祷,倘被世人纷纷议论起来,实在很不好听。他自己这样想,他的徒弟们也这样说。因此秘密举办,不使外人闻知。他对众徒弟说:“各位请不要声张!我是一个不知羞惭的僧人,多次违反了佛戒。然而关于女人之事,从来不曾犯什么过错,亦从来不曾受人讥评。如今年届六十余龄,若再受人非难,也是前世命定的了。”徒弟们说:“若有不良之人乱造谣言,这便成了佛法上的瑕疵。”他们都不以为然。但僧都不管,立下种种严肃的誓言,说:“此次祈祷若不见效,死不罢休!”便通夜祈祷,直到天明,定要把这鬼魂移到巫婆身上,然后叫它说出来:是何种妖魔?为何如此使人受苦?又叫他的弟子阿阇梨来合力祈祷。于是几个月来绝不显露的鬼魂,终于被制服了。这鬼魂借巫婆之口大声叫道:“我本来是不会到这里来被你们如此制服的。我昔在世之时,是个修行有素的法师。只因死时在人世留有遗恨,便徬徨于鬼途,不得超生。这期间我住在许多美女所居的宇治山庄中,前年已曾制死了其中一人☾5☽。现在这个人自己真心厌世,日日夜夜地说‘我要寻死’,我就得其所哉。有一天深黑之夜,她独自徬徨,我就取了她去。然而观世音菩萨多方保护她,我终于被这僧都制服了。现在我就走吧!”僧都便问:“那么你叫什么名字?”大约是这巫婆怯弱之故,并不清楚地说出名字来。

鬼魂去后,这女子浮舟顿觉心头清爽,知觉也稍稍恢复了些。她环顾四周,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只见许多衰老丑陋的僧人。她觉得仿佛来到了陌生的外国,心中非常悲伤。她回忆过去的情况,然而连自己住在哪里、叫什么名字也不大记得清楚。她只记得自己不要再活,决心投身河中。但现在来到了什么地方呢?她努力思索,渐渐地记起来:“有一天晚上,我痛感自身命苦,不堪悲伤,于侍女等睡静之后,偷开边门,走了出去。其时风势猛烈,水声凄厉。我孤身独行,恐怖之极,前前后后都不省得,只管沿着廊檐走下去,方向也迷失了。此时欲回家也回不去,欲前行也不能,口中念着:‘我坚决要离开这人世了!我生怕求死不得而被人看见。鬼也好,怪也好,请你们快来把我吃掉吧!’正在迷离恍惚之时,忽见一个相貌非常清秀的男子走近我来,对我说道:‘来,到我那里去吧!’我似觉被他抱走,心想这大约是匂亲王吧。从此以后我就昏昏沉沉,只觉得这男子把我放在一个不知什么地方,他便无影无踪了。我想起不能成遂求死的本愿,非常悲伤,哭个不住。此后就完全失却知觉,无论如何也记不起了。现在听这里的人说,我在这里已经过了许多日子。受这些素不相识的人照顾,我的丑态全被他们看到了。”她觉得很可耻。想起求死不得,终于复苏,觉得非常遗憾,反比昏迷不醒之时更加消沉了。过去失却知觉的时候,有时也还糊里糊涂地吃些东西;如今清醒了,反而连一点汤药也不要喝。妹尼僧哭着对她说道:“你怎么生了这么久的重病?长时间的热度现已退尽,心情也爽朗了,我看了心中正要替你高兴呢。”她时刻不离地看护她。家里的人看见这女子容貌如此美丽,大家怜爱她,尽心地照顾。她心中虽然还是想寻死,但她能忍受如此长期的重病,可知抵抗力甚强。后来渐渐能坐起身,饮食也渐进了,面庞却反而消瘦了些。妹尼僧不胜欢喜,一心希望她早早痊愈。有一天她对妹尼僧说道:“请允许我落发为尼。不然我就不愿活在世间。”妹尼僧说:“你这般美丽的相貌,怎么舍得让你当尼姑呢?”便把她顶上的头发略微剪落几根,给她受了五戒☾6☽。浮舟心中还不满足,但她本来是个性情温顺的人,所以也不强请。僧都对妹尼僧说:“今已大致无妨了。以后还得好好疗养,求其痊愈。”说罢就上山去了。

妹尼僧得到了这样一个美人,觉得仿佛做梦,心中不胜欢喜,便强要她坐起来,亲自替她梳头。浮舟病中全然不顾头发,只是把它束好了堆着。然而一丝不乱,解开来一看,光彩艳艳,非常美好。这地方“百年缺一岁”☾7☽的老女甚多,她们看看浮舟,觉得容光眩目,好比天上降下来的仙子,只怕她插翅飞去呢。她们对她说道:“你为什么只管愁眉不展?我们大家如此疼爱你,你为什么总是不肯亲近我们呢?你究竟是谁?家住哪里?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她们定要问她。浮舟觉得非常可耻,答道:“想必是在长期昏迷之中遗忘了一切吧,从前的情况我竟记不起了。所能隐约回忆的只有这一点:我一心想要离去这人世,每天夕暮走到檐前来沉思怅望。有一天,庭前一株大树背后走出一个人来,突然把我带走。除此以外,连我自己是谁也记不起来了。”她说时神情非常可怜。后来又说道:“务请勿使外人知道我还活着。如果有人知道了,非常麻烦。”说罢嘤嘤啜泣。妹尼僧觉得过分盘问得紧,使她痛苦,便不再问了。妹尼僧疼爱浮舟,比竹取翁疼爱赫映姬更甚,常恐她化阵青烟,从隙缝中消失了,因此很不安心。

这人家的主人母尼僧,也是品质高尚的人。妹尼僧原是一位高贵官员的夫人,后来这官员死了。她只生一个女儿,非常疼爱,赘了一位贵公子为婿,悉心照料他们。岂知这女儿又死了。她悲伤之极,便削发被缁,做了尼僧,从此隐居在这山乡中。寂寞无聊之时,常常忧伤悲叹,总想找到一个相似之人,作为她所朝夕思慕的亡女的遗念。这回果然得到了这个意想不到的女子,而且相貌姿态比她的女儿优越得多。她觉得很奇怪,仿佛是做梦,心中不胜欣喜。这妹尼僧年纪虽然大了,容姿却很清秀,举止态度也很文雅。她们所住的小野地方,比浮舟从前所居的宇治山乡好很多,水声也很幽静。房屋建造式样别具风格,庭前树木姿态优美,花草也很可爱,是个极有趣致的住处。

渐渐到了秋季,天色清幽,催人感慨。附近的田里正在刈稻,许多青年女子依照当地农家姑娘的习惯,高声唱歌,欢笑自得。驱鸟板☾8☽的鸣声也很有趣味。这使得浮舟回忆起当年住在常陆国时的情景。这地方比夕雾左大臣家落叶公主的母亲所居的山乡更进深一些,所以松树非常繁茂,起风的时候,松涛之声异常凄凉。浮舟空闲无事,每日只是诵经念佛,悄然度送岁月。月明之夜,妹尼僧亦常弹琴作乐。她的徒弟名叫少将的小尼僧弹琵琶,和她合奏。她对浮舟说:“你也玩音乐么?空闲无事的时候,玩玩也好。”浮舟想道:“我从小命苦,不曾享过玩弄弦管的清福。自幼以至成人,一向不识风雅之趣,实甚可怜!”她每次看见这些年事已长的妇人玩弄丝竹排遣寂寥,总是不胜感慨,觉得此身实在毫无意趣,自己亦深为怜惜。习字的时候便写诗一首:

“我欲投身随激浪,

谁将木栅阻川流?”

作品简介: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一○○一年至一○○八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源氏物语》产生的时代,是藤原道长执政下平安王朝贵族社会全盛时期。这个时期,平安京的上层贵族恣意享乐,表面上一派太平盛世,实际上却充满着极其复杂而尖锐的矛盾。《源氏物语》正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贵族社会的腐败政治和淫逸生活,以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面貌和特征。《源氏物语》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故事涉及三代,经历七十余年,其中主要是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乃至宫廷侍女、平民百姓。作者深入探索了不同人物的丰富多彩的性格特色和曲折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得细致入微,使其各具有鲜明个性,富有艺术感染力。《源氏物语》开辟了日本物语文学的新道路,使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作者:紫式部

翻译:丰子恺

标签:紫式部源氏物语日本经典外国文学

源氏物语》最热门章节:
1译后记2第五十四回 梦浮桥3第五十三回 习字4第五十二回 蜉蝣5第五十一回 浮舟6第五十回 东亭7第四十九回 寄生8第四十八回 早蕨9第四十七回 总角10第四十六回 柯根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