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道德情操论_第二篇:论已对美德的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

亚当·斯密
宗教哲学
总共25章(已完结

道德情操论 精彩片段:

第二篇:论已对美德的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

第二篇:论已对美德的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 引言 对美德的本质,或者对构成良好的和值得赞扬的品质的内心的性情已经作出 的各种说明,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按照某些人的看法,内心优良的性情并不存 在于任何一种感情之中,而存在于对我们所有感情合宜的控制和支配之中。这些 感情根据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和他们追求这种目标时所具有的激烈程度,既可以看 成是善良的,也可以看成是邪恶的。因此,按照这些作者的看法,美德存在于合 宜性之中。

按照另一些人的看法,美德存在于对我们的个人利益和幸福的审慎追求之 中,或者说,存在于对作为唯一追求目标的那些自私感情的合宜的控制和支配之 中。因此,根据这些作者的见解,美德存在于谨慎之中。

另一些作者认为,美德只存在于以促进他人幸福为目标的那些感情之中,不 存在于以促进我们自己的幸福为目标的那些感情之中。因此,按照他们的看法, 无私的仁慈是唯一能给任何行为盖上美德之戳的动机。

显然,美德的性质不是必然被无差别地归结为人们的各种得到适当控制和引 导的感情;就是必然被限定为这些感情中的某一类或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感情 大致分成自私的感情和仁慈的感情。因此,如果美德的性质不能无差别地归结为 在合宜的控制和支配之下的所有的人类感情,它就必然被限定为以自己的私人幸 福为直接目标的那些感情,或者被限定为以他人的幸福为直接目标的那些感情。

因而,如果美德不存在于合宜性之中,它就必然存在于谨慎之中,或者存在于仁 慈之中。除此三者,很难想象还能对美德的本质作出任何别的解说。下面,我将 尽力指出,表面上和它们不同的其它一切解说,如何在本质上或这或那地和它们 相一致。

第一章:论认为美德存在于合宜性之中的那些体系 根据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芝诺的观点,美德存在于行为的合宜性之中,或 者存在于感情的恰如其分之中,根据这种感情,我们对激起它的对象采取行动。

1.在柏拉图的体系中,灵魂被看成是某种类似小小国家或团体的东西,它 由三个不同的功能或等级组成。

第一种是判断功能。这不仅是一种确定什么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合适手段的功 能,而且也是一种确定哪些目的是宜于追求的,并且我们应当相应地给予每个目 的以何种程度的评价的功能。柏拉图把这种功能十分合宜地称为理性,并且把它 看成是(也应该是)所有感情的指导原则。显然,在这个名称下,他不仅把我们 借以判断真理和谬误的功能,而且把我们借以判断愿望和感情的合宜性或不合宜 性的功能包括在内。

柏拉图把不同的激情和欲望,即这个主导原则的自然对象(也是很有可能反 抗其主人的自然对象),归纳为两种不同的类型或等级。前一种由基于骄傲和愤 恨的那些激情组成,或由基于经院学派称之为灵魂中的易怒一面的激情组成;即 由野心、憎恶、对荣誉的热爱和对羞耻的害怕,对胜利、优势和报复的渴望等等 组成;总之,所有这些激情都被认为来自或者表示通常用我们的语言隐喻的脾气 或天生的热情。第二种由基于对快乐的热爱的那些激情组成,或由基于经院学派 称之为灵魂中的多欲一面的激情组成。它包括身体上的各种欲望,对舒适和安全 的热爱以及所有肉体欲望的满足感。

除了在受到这两种不同激情中的这一种或另一种的激励的时候,即在受到难 于驾驭的野心和愤恨的激励,或者受到眼前的舒适和快乐缠扰不休的引诱的时候 之外,我们很少中断上述指导原则所要求于我们的,在我们一切冷静的时刻被定 下来作为自己最合宜的追求目标的行动计划。但是,虽然这两种激情很容易把我 们引入歧途,它们仍然被认为是人类天性必要的组成部分:前一种激情一直被用 来保护我们免受伤害,被用来维护我们在人世间的地位和尊严,使我们追求崇高 的和受人尊敬的东西,并使我们能识别以同样方式行动的那些人。第二种激情被 用来提供身体所需的给养和必需品。

在这个指导原则的力量、准确和完美之中,存在谨慎这种基本的美德。按照 柏拉图的说法,谨慎存在于公正和清晰的洞察力中,以有关适于追逐的目标以及 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应使用的手段的全面的和科学的观念为根据。

当第一种激情,即灵魂中易怒的部分在理性的指导下,强而有力到能使人们 在追求荣华富贵中藐视一切危险的程度时,它就构成坚忍不拔和宽宏大量这种美 德。根据柏拉图的道德学说体系,这种激情比其它天性更为慷慨和高尚。它们在 许多场合被认为是理性的补充,用于阻止和限制低级的和粗野的欲望。大家知道, 当对于快乐的热爱促使我们去做我们所不赞成的事情时,我们常常对自己生气, 我们常常成为自我憎恨和愤怒的对象;人类天性中的这个易怒部分就这样被呼唤 来帮助有理性的激情战胜由欲望引起的激情。

当我们天性中所有那三个不同的部分彼此完全和谐一致时,当易怒的激情和 由欲望引起的激情都不去追求理性所不予赞同的任何满足时,当理性除了这些激 情自愿做的事情之外从不下令做什么事情时,这种幸福的平静,这种完美而又绝 对和谐的灵魂,构成了用希腊语中的这样一个词来表示的美德,这个词通常被我 们译为自我克制,但是,它可以更合宜地被译为好脾气,或内心的冷静和节制。

根据柏拉图的道德学说体系,当内心那三种功能各自限于恰当的职能,并不 企图僭越任何其它功能的职能时;当理性占支配地位而激情处于从属地位时;当 每种激情履行了它自己正当的职责,顺利地和毫不勉强地,并且所用的力量和精 力之程度同它所追求的目标的代价相适合地,去尽力达到自己正当的目的时,就 产生了正义,这四种基本美德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美德。那种完美的美德, 行为的最大的合宜性——在古代的毕达哥拉斯的一些信徒之后,柏拉图把它称为 正义——就存在于这个体系之中。

作品简介:

《道德情操论》是斯密的伦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出版过六次。全书共有七卷构成,主要阐释的是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斯密在该书中继承了哈奇森的道德感学说和休谟的同情论思想,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情感理论。他反对神学家用天启 来说明道德的根源,而把他认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他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

亚当·斯密(1723-1790):生于苏格兰,青年时期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至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任哲学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为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声誉。他发表于1776年的《论国民与国家的财富》使他终于享有荣誉和爱戴。他于1790年去逝。一生未娶,没有子女。

作者:亚当·斯密

翻译:蒋自强钦北愚

标签: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蒋自强钦北愚

道德情操论》最热门章节:
1译后记2第四篇:论不同的作者据以论述道德实践准则的方式3第三篇 论已经形成的有关赞同本能的各种体系4-35-26第二篇:论已对美德的本质作出的各种说明7第七卷 论道德哲学的体系-第一篇8第六卷结论9第三篇 论自我控制10第二篇 论个人的品质,就它可能对别人的幸福发生影响而言
更多『宗教哲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