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_附录 参考资料

苏言唐静松
政治经济
总共44章(已完结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 精彩片段:

附录

参考资料

1.(日)丸山真男:《日本的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5月。

2.《陈光标赴日救灾:废墟中救出妇女》,金羊网—新快报,2011年3月11日。

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日本大地震受灾民众侧记》,记者曹鹏程,《人民日报》东京2011年5月21日电。

4.《中国国际救援队彭碧波讲述在日本灾区的8天7夜》,中国网,2011年3月23日

5.《零点驰援——中国救援队在日本》,《南方周末》,2011年3月17日。

6.《日本政府公信力跌入低谷 重新站在历史的拐点处》,日本新闻网,2011年4月13日消息。

7.《中国牌诺亚方舟驶向世界》,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2009年12月。

8.李培林:《重新崛起的日本》,中信出版社,2005年。

9.《日本记者提惊人猜测 日本核电站被疑藏有核武器》,《环球时报》,2011年4月15日。

10.岛津洋一:《日本的精英隐瞒了核电站的武器计划?》,新美国媒体网,2011年4月6日。

11.吴戈:《福岛核事故,日本在掩盖核武器吗?》,南方报业网,2011年5月17日。

12.《针对多项交流被取消东京市长:中国做法像黑社会》,新加坡《联合早报》,符祝慧,2010年9月22日。

13.萨苏:《我国驻日记者与右翼分子的三次较量》,《环球人物》杂志,2010年10月。

作品简介:

二战生灵涂炭之后,日本人为何至今不道歉?

日本右翼分子为什么一次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人怎么看待他们在二战中的角色?

日本民众持有怎样的立场?

正如这本《日本,我误解你了吗?》,书名与加藤嘉一所著《中国,我误解你了吗》标题相向而行。这两书的区别在于着眼点:写中国的从小处着眼,写日本的从大事入手。矛盾的根源之一是两国视角的大相径庭,这正是中日两国关系紧张的问题所在。

可能,中日难免一战——中国人民想和日本人民谈谈。为什么日本不认错?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之间需要一次毫不保留的对话。每隔几年,中日敌对情绪总要有一次几乎打致临界点的时候,2010年是中国船长被捕事件,2012年是钓鱼岛之争。多年以来,中国人对于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角度以及所表现出的行为结果,有太多的不理解。侵略血行无可置疑,但日本人就是不道歉,甚至永远否认在南京屠杀30万人的事实,而在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等种种领域,日本人的所行所为更是难以用正常逻辑去解释,是隔阂,是差异,还是误解?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之间需要一次毫不保留的对话。

这是众志成城的中国的声音,它以极大的包容友善,面对着令人无奈尴尬的回应。这是一簿错综复杂的历史旧帐,混杂了风云际会的国际关系。这是不吐不快的民族情节,隐忍了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愤怒与希冀。其实,中国人要的并不多,只要你肯公正客观地面对历史。

作者:苏言 唐静松

标签:苏言唐静松日本文化社会学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最热门章节:
1附录 参考资料2后记 道歉不能随便3附件 日本人的几件事 9、压力4附件 日本人的几件事 8、神国5附件 日本人的几件事 7、大日本6附件 日本人的几件事 6、“忍”者7附件 日本人的几件事 5、专业8附件 日本人的几件事 4、警察9附件 日本人的几件事 3、礼仪10附件 日本人的几件事 2、严谨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