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利比亚战地日记_Day 32 欧盟的到访

闾丘露薇
政治经济
总共37章(已完结

利比亚战地日记 精彩片段:

Day 32 欧盟的到访

早上去高等法院门前的广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委员兼欧盟副主席阿什顿马上会抵达班加西访问。

这样的日程安排,和一个月前美国参议员麦凯恩的行程一样,毕竟高等法院门口的广场,在这里的人们心目中,有着埃及解放广场一样的位置。

一个月前进出过的这个广场,现在要经过安检。广场靠近海边的帐篷已经变得空空荡荡,一个月前还有不少人在里面举行展览,或者发表演讲。但是,现在,上午十点钟,安静得几乎没有一点声音。这个城市还没有睡醒,商店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开门做生意的,只有广场附近的咖啡店已经开门,一些人坐在街边,拿着蒸馏咖啡,看着大海。

远处传来警车声,以为车队到了。开过来两辆白色吉普车,其中一辆在大家面前来了一个急转弯刹车,刺耳的轮胎声让人差点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当然,这样的声音对我来说,也同样已经习惯,每天在酒店的窗外,或者穿过餐厅的大门,我一直想不明白,这里的人开车为什么喜欢这个样子。

从吉普车上下来几个警察,还有三条警犬。刚才的急刹车,不知道有没有把这些警犬转晕,影响它们的灵敏程度。不过广场上也没有什么需要它们,除了警察自己的车,一目了然。

不管怎样,一个月下来,有了像样的警察制服,有了安保程序。大楼顶上的狙击手,站在蓝天下,拿着枪,表情严肃地在屋顶边上来回走动。

很好奇,怎么没有当地民众?上次麦凯恩来,至少还安排了一些拿着美国国旗的利比亚人在现场高呼口号。

阿什顿的车队终于到了,围着她的安保人员,全部穿着有欧盟标志的防弹衣,包括两名随团的记者。也就是在她下车的一刻,从我们后面出来了一批民众,人不多,也就是十多个,他们没有拿欧盟的旗帜,倒是高等法院屋顶上特别挂起了大大的一幅,让这个广场又增加了一种不同的旗帜。

他们全部是上了年纪的男性。一个驻着拐杖的老者,顽强地挤进人群,对着阿什顿高喊:“欢迎到利比亚!”

整个过程持续了五分钟左右,阿什顿被簇拥上了车。那些欢迎的民众,也就是一转眼,已经从我们的眼前消失,不知道去了广场的哪个角落,或者哪栋大楼里面。

阿什顿这次来,主要是为欧盟在利比亚的办事处揭幕。虽然她没有直接说欧盟支持过渡政府,只是对这些认真思考和规划利比亚未来的人表示敬意,但是选择把办事处放在班加西,正如她所说的,为的是证明对利比亚人的支持,不单单是口头,而是有实际行动。

办事处就在当地唯一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二楼,很小的一个会议室,不过门口欧盟的标志非常醒目。就在这个办事处设立之前,欧盟委员会下面的人道委员会已经在三个星期前来到了班加西,为欧盟属下的成员国在利比亚进行的人道援助工作进行协调。

除了和全国过渡委员会的成员见面,阿什顿还和这里的年轻人见面,这些年轻人是来自不同媒体的代表。也就是短短三个月,班加西的报纸已经有了五十五家,每天坐在车上,街头报贩叫卖的都是不同的刊物,看得人眼花缭乱。

这些报纸有的非常简单,未必超过十篇文章和报道,印刷质量也参差不齐。但是,这些从来没有办过报纸的年轻人,却可以在短时间之内,依靠志愿者,依靠热情,做出这些算得上有板有眼的报纸,这无疑透露出他们的潜力。也因为这样,当阿什顿讲起这些利比亚的年轻人的时候,看得出来,她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这个国家的希望。

作品简介:

本书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利比亚采访见闻。在这本书里面,记录了在采访过程中,在利比亚东部地区,遇到的利比亚人民,他们对于这场冲突的感受,他们的生活因为这场冲突所遭受的影响,以及对于未来的希望。

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作者努力用客观中立的方式进行记述,用一个第三者的姿态,来观察这个地方发生的变化。本书讲述的是记者在当地每一天的所见所闻,用日记的方式呈现,每一天遇到不同的人,事态也在不断的发展,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一天也在不断的变化。

透过这些记叙,作者希望向读者呈现,在纷繁的国际事务中,不同的国家,特别是西方,如何在利比亚以及中东的变革中,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也希望让读者看到,稳定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是如何的重要,战乱,冲突,人民总是最大的受害者。

作者作为在美国反恐战争打响之后,第一个进入阿富汗采访的华人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第一个进入巴格达采访的华人女记者,在书中也进行了纵深的比较,希望透过这些观察和记录,尝试让读者看到,国际关系在过去十年发生了不少变化,也因为这样,面对像利比亚这样的国家所发生的变革,任何政府都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国家利益。

作者:闾丘露薇

标签:闾丘露薇利比亚战地日记随笔政治新闻战地报道

利比亚战地日记》最热门章节:
1Epilogue 后记2Day 36 埃及的解放广场3Day 35 告别班加西4Day 34 战乱中的受害者5Day 33 美国人的到访6Day 32 欧盟的到访7Day 31 真假难辨的时刻8Day 30 不受欢迎的美国9Day 29 利比亚的学术自由10Day 28 东边和西边的相互想象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