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太平洋战争3·不宣而战_第四章 威武不屈威克岛 拉包尔成为日军的前进基地

青梅煮酒
世界历史
总共30章(已完结

太平洋战争3·不宣而战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威武不屈威克岛

拉包尔成为日军的前进基地

“二战”太平洋战场主要是美日争霸,但有很多国家同样对盟军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其中就包括人口仅仅700万的澳大利亚。老酒以为,澳大利亚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表现甚至超过,至少不低于它的宗主国——牛皮哄哄的大英帝国。

1939年9月欧战爆发,澳大利亚立即成为大英帝国抗击轴心国的重要成员。当年年底,第一批澳大利亚士兵奉命背井离乡,担负中东地区的防御任务。随着远东形势的不断恶化,英国迫切需要加强其在东南亚的防御力量。自己无兵可派,只能就近从澳大利亚调兵协防。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两年多里,澳大利亚向远东地区派出了几乎所有的兵力。以陆军为例,当时澳大利亚仅有的4个步兵师几乎都在海外。其中第六、七、九步兵师在中东,第八师(欠一个旅)部署在马来亚地区。这个第八师将在下面的马来亚战役中出场亮相。负责769万平方公里澳大利亚本土及周边广袤海域防御的,竟然只剩下第八师第二十三旅的三个营。就这还不够,这三个营中的两个营后来又被派往荷属东印度,另一个营被派往咱们要说的拉包尔。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澳大利亚本土几乎是不设防的。在日军向南洋地区大举进攻时,澳空军的165架战机陆续被调到了马来亚和爪哇岛,留在本土的只剩下29架“赫德森”式中型轰炸机和本土生产的“韦拉韦”战斗机。这种早已淘汰的教练机连给日本战机塞牙缝的资格都不够。

精锐部队外出作战了,留在本土的只剩下民兵和志愿防卫部队。别说战斗力,连武器都配不齐,很多士兵背的都是家里的猎枪和鸟枪。拉包尔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得澳大利亚当局相信,一旦开战,日军势必会在占领关岛和威克岛之后,迅速攻占他们管理下的俾斯麦群岛。

澳军总参谋部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在本土民兵普遍缺乏训练、装备不足、海空军几乎没有的情况下,要想守住拉包尔几无可能。即使再派人去,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带来的后果是进一步弱化对本土的防御。相比拉包尔而言,对于澳洲本土更重要的战略要地是正北方向新几内亚岛上的莫尔兹比港。战争爆发一周后,12月15日,澳军总参谋部向内阁建议,维持拉包尔驻军不变,既不增兵也不减员,同时加强对莫尔兹比港的防御。相比拉包尔的毫无希望,莫尔兹比港更接近本土,相对容易防御,一旦遭到进攻,守住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他们建议向莫尔兹比港增援“重兵”一个营,使该地的防御兵力达到一个旅。看起来似乎不多,但这已是澳大利亚能在本土之外派出的最大兵力。

内阁接受了总参谋部的建议。1942年1月,一个营的兵力被派往莫尔兹比港,那里的守军达到了3000人。这同时意味着,另一战略要地拉包尔自此陷入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能够逃脱陷落命运的唯一可能是“敌人不来”,而日军迟早是会到来的。

战略要地拉包尔位于俾斯麦群岛的最大岛屿新不列颠岛。呈月牙形的新不列颠岛长595公里,平均宽度80公里,岛上蜿蜒崎岖的山地基本全被热带丛林覆盖,终年高温炎热,潮湿多雨,盛产椰子和可可。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一地区肯定与德国有关。1884年,德国宣布占领这一群岛,将之作为德属新几内亚的一部分,并以当时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名字为其命名。“一战”德国战败之后,其在太平洋上的属地被众人瓜分。前文提到,日本占有了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俾斯麦群岛却意外地成为澳大利亚的委任统治地。

俾斯麦群岛首府拉包尔是一个天然良港。1910年,德国人首先在新不列颠岛红树林的沼泽上填土建镇,将之命名为“拉包尔”,用当地语言说,就是红树林。战争爆发之前,这里已拥有两个设施完善的机场。

1941年3月,霍华德·卡尔中校率领澳大利亚第八师第二十三旅的一个营进驻拉包尔,随他们一起到来协防的还有沃尔斯塔布中校麾下的80名新几内亚志愿军。开战之前,卡尔中校先后得到了几支小部队的增援,包括克拉克少校的一个岸炮连、塞尔比中尉的一个炮兵分队、马特森上尉的反坦克炮兵连等。后来帕默少校的一个医疗小分队和6名护士也来到了这里,使得卡尔营的兵力达到了1400人。

除新不列颠岛之外的众多岛屿,就由威尔逊少校的第一独立连约300人防守,真是连撒胡椒面都不算。值得一提的是,澳军在一些重要岛屿上配属了后来被称作“海岸观察哨”的小股侦察人员。起初他们的职能只是监视当地居民的活动,随着战争爆发,其主要任务变成了监视日军的活动,一旦发现敌情就立即向上级报告。后来由于人手不够,大量土著居民也加入了这支特殊队伍。他们在未来的战争中将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拉包尔多火山,1937年5月的一次火山爆发导致571人死亡。1941年7月到10月,好像预知了未来的不祥,岛上的马图皮火山频繁爆发,导致周围植物大量死亡,拉包尔镇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火山灰。9月9日,英属新几内亚总督麦克尼克尔以躲避自然灾害为由,带着几名政府工作人员跑到了新几内亚岛的莱城——这个莱城也是今后新几内亚战役的一个主要战场。

1941年10月8日,参加过“一战”的老兵约翰·斯坎兰上校来到拉包尔,就任当地守军司令官。和香港的杨慕琦、关岛的麦克米林、威克岛的坎宁安一样,斯坎兰也成为在战前来到必失之地的又一个悲情人物。

12月初,澳大利亚空军的4架“赫德森”式轰炸机和10架“韦拉韦”式战斗机在勒鲁中校的带领下来到了新不列颠岛,拉包尔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空中力量。

作品简介:

“太平洋战争”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及败亡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披露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描写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本书系“太平洋战争”系列第三部《不宣而战》,主要讲述日本如何偷袭珍珠港、侵占香港、攻陷威克岛、横扫马来亚等内容。

作者:青梅煮酒

标签:青梅煮酒太平洋战争系列不宣而战历史二战

太平洋战争3·不宣而战》最热门章节:
1参考书目2第五章 风雨飘摇马来亚 狮城的哭泣3第五章 风雨飘摇马来亚 长驱直入4第五章 风雨飘摇马来亚 多么美丽的船!5第五章 风雨飘摇马来亚 水陆并进6第五章 风雨飘摇马来亚 马来之虎7第五章 风雨飘摇马来亚 “东方直布罗陀”8第四章 威武不屈威克岛 拉包尔成为日军的前进基地9第四章 威武不屈威克岛 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殊死搏斗10第四章 威武不屈威克岛 虎头蛇尾的援军
更多『世界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