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儿童法案_第四章

伊恩·麦克尤恩
外国小说
总共7章(已完结

儿童法案 精彩片段:

第四章

在她的印象中——尽管事实并非如此——2012年的夏末,婚姻或合作关系的破裂与痛苦像任性的春潮一样在大不列颠波涛汹涌,它席卷了整个家庭,摧毁了人们的财产,击碎了充满希望的梦想,淹没了那些没有强大求生本能的人。夫妻双方背弃或是重写了当初爱的誓言,昔日亲密无间的伴侣变成了工于心计的竞争对手,他们浑然不觉要付出的高昂费用,卑微地在律师身后寻求庇护。在庭上,夫妻们为平日里弃置的家什你争我斗,斟字酌句的“法律协议”取代了曾有的互信。在那些委托人的心中,他们的婚姻史已被改写,改写成这桩婚姻是注定要破裂的,爱已被重塑为幻象。而孩子们呢?他们成了婚姻游戏中的赌注,是母亲们讨价还价的筹码,是父亲们在金钱或情感上忽视的对象;常常是母亲们——有时候是父亲们——用来指控被虐待的借口,不管那是真实的、想象的还是无端捏造的;依据共同抚养协议,不知所措的孩子们每周在两个家庭间来回奔波,法庭上,一名诉状律师向另一名尖声播报那些被随意搁置的外套和铅笔盒;孩子们注定每月只能见到父亲一两次,甚至一次也不能,因为那些最为果决的男人早已消失在新婚打得火热的铁匠铺,开始锻造新的后代了。

那么金钱呢?金钱这个词语半真半假,而且是种诡辩。贪婪的丈夫和贪婪的妻子就像战争快结束时,想在最后撤退前从废墟里捞一把值钱东西的参战国。男人们将资金藏匿在国外账户中,女人们想要永远安逸的生活。母亲无视法令不让孩子见父亲;父亲又违抗法令疏于照料孩子。丈夫殴打妻儿,妻子恶意欺瞒,夫妻一方甚至双方酗酒、嗑药或罹患精神病;而孩子们又被迫承担起照顾不称职父母的责任,他们的身心都受到肆意虐待,这些证据也都通过屏幕转播呈现在了法庭上。而令菲奥娜无能为力的是,在刑事法庭而非家事法庭审理的案件中,有儿童被折磨、挨饿或殴打致死,他们不幸的灵魂在这泛灵的仪式中甩离了身体。恶毒的年轻继父打断小孩的骨头,而愚钝、顺从的母亲只能在一边袖手旁观。毒品、酗酒、肮脏的家庭环境,冷漠的邻居选择无视孩子们的尖叫,而粗心、窘迫的社工也未能介入调停。

家事法庭的工作继续着。由于列表安排出了意外,菲奥娜一下子需要处理很多婚姻纠纷。巧合的是她自己也处于婚姻的纠葛之中。在她的审判工作中,被告人一般不至于被判入狱,但是尽管如此,她还是在闲暇时设想将这些人一一绳之以法,他们有的想牺牲孩子迎娶年轻妻子,有的想嫁个有钱又不太无趣的丈夫,他们想要不同的郊区生活、崭新的性爱与爱情、新的世界观,还有的想趁一切还未太晚而重新开始。仅仅是追求感官欢愉。道德败坏。菲奥娜明白是她自己膝下无子,还有与杰克的婚姻现状使她胡思乱想,当然了,她也只是想想而已,当不得真。尽管如此,她深深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但她绝不让这些影响自己的决定,她如清教徒般蔑视那些男女,他们拆毁自己的家庭,还自欺欺人地说他们是在无私地争取最好的结果。在这一思想实验中,她本不该宽恕自己没有孩子这件事,或者至少不该原谅杰克。为何不像《实习医生风云》☾1☽里那样把他们的玷污婚姻归咎于某个新鲜事物呢?为什么不呢?

自从杰克回来后,在格雷律师学院家中的生活平静而又紧张。他们有过争吵,在争吵中,菲奥娜确实发泄了不少痛苦的情绪。然而,半日之后,那些感觉又卷土重来,依旧炽热得如同结婚誓言一般,什么都没变,情绪并没有得到“净化”。她仍然是被背叛的那一个。杰克的道歉,总是夹杂着一再重复的抱怨,说什么她疏远他,她太冷淡。某天深夜他甚至说她很“无趣”,“不想好好做爱”。面对杰克的诸多指责,最让菲奥娜不快的是她知道那些是实情,然而它们并没有减轻她对杰克的愤懑。

至少他不再对她说我爱你。他们最近的一次交流是在十天前,重复了所有以前说过的话,同样的指责、同样的回应、同样经反复思量后说出的话语。不一会儿他们就退却了,不仅对彼此感到厌烦,连带对他们自己也厌烦起来。从那以后,他们便再无交流。他们过着各自的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不同地方做着自己的事。当不得不一起待在公寓里时,他们就小心翼翼避开对方,就像方形舞会上的舞者。非得协商家务事的时候,他们言辞简洁,一个比一个有礼。他们分开吃饭,在各自的房间忙活,但透过墙壁就能毫不费力地感受对方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心烦意乱。对要他们双双出席的邀请,他们无需讨论一概回避。她唯一有和解意味的举动就是给了他一把新钥匙。

菲奥娜从杰克的闪烁其词与闷闷不乐的话语中推断,他和那个女统计员并没有尽床笫之欢。但她不是真的那么放心,因为杰克很可能会到别的女人那儿碰运气,或许已经在跃跃欲试了,这次他已从诚实的羁绊中解放出来。他的“地质学讲座”也许是个颇有用的幌子。她还记得自己发誓,如果他铁定要和梅勒妮过,她就离开他。但她没时间来处理这件纠结的事。而且她还没拿定主意,她不太相信自己当下的心境。如果杰克能再给她多点时间思考,不要那么早回来,也许她能清楚地知道到底是结束这桩婚姻还是和他破镜重圆。于是她像平日那样专注于工作,至少这一天不用再理会和杰克演了半辈子的闹剧。

当杰克的外甥女将自己的一对八岁的双胞胎女儿留在他们家里过周末时,事情变得简单多了。由于注意力不再集中在与杰克的事上,整个公寓都显得宽敞起来。周末两晚,杰克都睡在客厅沙发上,孩子们也没有问什么。两个小女孩传统且举止端庄,既严肃又亲密,尽管偶尔也难免吵嘴。双胞胎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她们俩很好分辨——会在菲奥娜看书时找到她并站到她跟前,信任地将手放在她的膝盖上,用银铃般的声音跟菲奥娜讲述一些趣闻、回忆或是自己的小幻想。菲奥娜也会对她讲自己的故事。在她们这次逗留期间,有两回她在开口为她们讲述故事的时候,她感到爱的潮汐——那是一种对孩子的爱——向她涌来,扼住了她的喉咙,刺痛了她的双眼。她觉得自己老而昏聩。每每想起杰克与孩子们待在一块是多么愉快,她就心烦意乱。有一回,他冒着暴露的风险纵容菲奥娜哥哥的三个儿子恶作剧,把女孩儿们吓得发出阵阵惨叫。而回家后,男孩们那愤怒的单亲母亲并没有教训他们。杰克还带男孩子们到花园里给他们看自己发现的稀奇古怪的蟋蟀,还会在临睡前不厌其烦、绘声绘色地给他们朗读故事。

然而到了周日晚上双胞胎被接走后,公寓又变回了原来的大小,空气陈腐不堪。杰克一言不发地离开了——显然是个怀有敌意的举动。是去幽会了吗?她一边寻思,一边让自己忙碌起来,打扫客房,好让她的情绪不再低落下去。她将毛绒玩具放回它们原来待着的柳条筐里,从床底下把玻璃弹珠和丢弃的图画都翻找出来,此时她感觉到一种淡淡的悲伤、一股愁思正慢慢将自己包围,那是因为孩子们的突然离开而出现。这种情绪挥之不去,一直持续到周一早上,然后悲哀袭上心头,在她步行上班时一直伴随着她。直到她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准备这一周的第一个案子时,这感觉才渐渐消退。

在工作的某个时刻,她的手肘边突然出现了一叠信件,那肯定是奈杰尔·鲍林拿进来的。看到最上方那个比正规信封要小一些的淡蓝色信封,她几乎要把文书叫回来,让他替她拆开。因为她现在实在没有心情再看到满纸的错别字或暴力恐吓的控诉。她回头继续工作,但无法集中精力。那个不合规格的信封,圆圆的手写字,上面没写邮编,邮票有点贴歪了——她见过太多这样的信封了。可是,在她再次打量它的时候,她注意到了上面的邮戳,突然怀疑起来。于是她拿起信,在手里掂了掂,将它打开。看到称呼的那一瞬间,她知道自己猜对了。她其实已隐隐地期待了好几个星期。她曾向玛丽娜·格林打听过,得知那男孩最近好多了,已经出院,在家自学,补习学校的功课,再过几周就可以回学校上课了。

信封里有三张淡蓝色信纸,内容写了五页。第一张信纸最上方的中央画了个圆圈,里面写着数字七,下面是日期。

夫人您好!

这是我给您写的第七封信,不过我想这封我会寄给您。

下一段的前几个词被划掉了。

这封信很简短。我只想对您说一件事。我现在意识到这件事太重要了。它改变了我的一切。我庆幸没有寄出前几封信,因为不想让您看到。那太尴尬了!但是,那些信再怎么糟糕,也比不上唐娜护士告诉我您的判决时我骂您的那些脏话。我坚信您是站在我的立场做决定的。实际上我记得当初您也对我说过,说您相信我明白我自己在做什么,我还因此对您说了谢谢。当那位可怕的医生——“叫我罗德尼”卡特先生——和六个医务人员带着手术器械进病房时,我还在歇斯底里地咆哮。他们认为非得按住我不可,但其实没必要,因为我虚弱不堪。尽管我非常生气,但我清楚您要我做什么。于是我伸出胳膊让他们输血。一想到别人的血液流进我的身体,我便恶心得不得了,当场在床上呕吐起来。

作品简介:

★ 麦克尤恩盛誉之作,展现文明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困境,直击人性的懦弱、犹疑、自私与偏执

★ 2017年同名电影由艾玛·汤普森、菲恩·怀特海德等主演,共同演绎一场“少年法内情”

★第二届京东文学奖入围作品

菲奥娜·迈耶是一位高等法院的女法官,向来以严苛的睿智、精确和理性闻名。可她成功的职业生涯却无法掩盖家庭的不睦,长达三十年的婚姻生活岌岌可危。与此同时,一名十七岁的男孩亚当由于宗教信仰拒绝输血治疗,命悬一线。时间在流逝,控辩双方都给出了理由,为了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菲奥娜决定亲自前往医院探望男孩。一番恳谈触动了菲奥娜内心深藏已久的情感,最终,她的裁决将给两人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后果……

麦克尤恩在《儿童法案》中再次呈现了一个个难解的道德困境:理性压抑下的情感汹涌澎湃,一个偶然的选择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到底是尊重宗教信仰、个人意志,还是应该坚持生命至上?背负着文明社会的沉重枷锁,人性的天平最终将向哪一边倾斜?

作者:伊恩·麦克尤恩

翻译:郭国良

标签:伊恩·麦克尤恩儿童法案外国文学英国

儿童法案》最热门章节:
1致谢2第五章3第四章4第三章5第二章6第一章7扉页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