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_39

巴金
总共45章(已完结

精彩片段:

39

“觉慧一走,我们社里又清静多了。……许倩如走了才不几时,你又要走了,”那个年纪较大的社员吴京士在阅报处感慨地说了这样的话,后一句是对觉慧说的。

“岂但清静,我们少了一个很好的帮手,”张惠如接着说。

觉慧正在翻阅桌上的报纸。他看见这几个朋友的脸,就想到这一向他跟他们在一起所做的工作,所过的生活,他们所给他的真诚的安慰,同情,鼓舞,帮助,希望,快乐。这些都是他在家里得不到的。这几个月他差不多每天到这个地方来,跟这些人见面,这个地方和这些人差不多成了他的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东西。他从没有想到会离开他们,然而现在他要抛下他们到远方去了。他感到惭槐,留恋,感激。他想:以后阅报处依旧每天开放,社员依旧每天来,刊物依旧每星期出下去,可是他却不可能参加这一切了。他去了,去得远远的,不能够再跟这些人分担愁苦和快乐,再听不见黄存仁的催缴月捐的声音,再听不见张惠如的进当铺的故事。这时候他才惋惜不可能的事情太多了。他忧郁地说:“我不该抛弃你们一个人走开,这时候正有许多工作要做,你们是这样忙。不过我这一向根本没有做什么工作,你们少了我,也不要紧。”

“觉慧,你何必说这些话!你的家庭环境是那样,能够早脱离一天好一天。你到下面去,在学识和见闻两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在下面你会见到我们那几个通信的朋友,你还会认识更多的新朋友,你也会找到更多、更有意义的工作。下面新文化运动比这儿热烈得多,上海地方也开通些,不像我们这个鬼地方连剪发的女子也难立足!……”黄存仁接着鼓舞地说。

“而且你在上海也可以常常寄稿子来,你可以供给我们更好、更新鲜的材料,更充实、更热烈的文章,”张惠如插嘴道。“是的,我一定每期寄稿子来。不管写得好不好,总之我每期寄一篇,”觉慧兴奋地说。

“我们以后一定要多通信,”黄存仁说。

“那自然,我望信一定比你们更切。我离开你们,一定会感到寂寞。我还不晓得能不能够在下面找到像你们这样好的新朋友……”觉慧惋惜地说。

张还如笑了笑,说:“我们倒害怕以后不容易找到像你这样的朋友。”

“这一次我能够走,全亏你们给我帮忙,尤其是存仁,他已经给我帮过了几次大忙,”觉慧诚恳地说,他用感激的眼光看黄存仁。

黄存仁温和地微笑了。他说:“笑话!这算什么一回事!你处在我这样的地位,你也会像我这样做的。”他又问:“你的行李是不是全送到我家里去了?你还有什么东西?”

“没有了,”觉慧回答说。过后他又解释道:“并不是没有,不过我不能多带东西。还有许多书也没有带,我大哥答应将来交邮政给我寄去。我害怕稍微不小心露出破绽,让家里人晓得,会生出许多麻烦。我的行李都是在大清早偷偷带到你家里去的。”

接着觉慧又问:“存仁,船究竟是不是大后天开?”

“我也不大清楚,我那个亲戚会通知我。我希望船能够晏一两天开,那么我们还可以多见几次面。而且我们利群周报社的朋友明天要给你饯行,”黄存仁说。

“饯行?我想倒不必了,”觉慧推辞说,“就像现在这样多谈些时候,也是好的。何必要饯行?”

作品简介:

他的主要作品,大都在1927年以后的二十年间写成的。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又名《火》),中篇小说《寒夜》、《憩园》,另有一批短篇小说、童话、散文等。

《激流三部曲》以五四运动后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作者塑造了梅、蕙、瑞珏等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她们的痛苦与惨死,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和旧礼教的血泪控诉。而鸣凤、倩儿等下人的死,则更深刻地揭露了阶级歧视和压迫的社会现实。作品没有停留在暴露这个家的罪恶、揭示它必然崩溃的命运上,而进一步描写了以觉慧为代表的觉醒的叛逆的一代。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五四时期的时代特色,宣布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巴金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文以情生。这一点与曹雪芹十分相似。此外,巴金善于构筑鸿篇巨制,把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精巧地组织起来,情节波澜起伏,层层推进,步步通近高潮。作者还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剖析人物灵魂,有深度、有立体感。

作者:巴金

标签:巴金小说中国文学家经典文学名著中国

》最热门章节:
1一九七七年再版后记2附录三3附录二4附录一5后记6407398389371036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