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金屋_第十七节

李佩甫
总共26章(已完结

金屋 精彩片段:

第十七节

六十六

扁担杨村仍被一种怪邪的气氛笼罩着。

天是阴晦的。狗在村街上窜来窜去,一时这边,一时那边,不知在干什么。村东头黑子家的带子锯响得刺耳,忽然就尖叫一声,忽然又停住了,不知是机器坏了,还是怎么回事,那声音叫人心里一紧一紧的。村人们路上见了,也仅是打个招呼。那面上笑着,心里又互相疑惑,谁也弄不清谁在干什么,仿佛整个村子都陷入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

村长杨书印从家里走出来时心境并不太坏。虽然遇到了一个极其强硬的对手,他还是稳得住的。扁担杨村是他经营了三十八年的“领地”,他的智慧,他的心血,全洒在这块土地上了。他不相信会有人能在这块土地上动摇他的根基。只要站在这片土地上,他总会有办法的。

杨书印好久没出门了。作为村长,他觉得该去地里看看庄稼了,也顺便地散散郁闷已久的心绪。天还不算太冷,杨书印披着黑色的羊皮大衣慢悠悠地在村路上踱着。他神色坦然,步履稳健,一举一动都与往常一样。那张阔大的紫棠子脸依旧带着微微的笑意,很深沉很老练遇事决不会惊慌失措的笑意。他的头发也梳理得很整齐,看上去一丝不乱。他身上仍穿着那件蓝涤卡做的干部服,那是他专门在城里定做的,一式做了两套,四个兜的,穿在身上很合体。他出门时总是体体面面的,叫人看着与众不同。人配衣裳马配鞍,他的衣服跟人是很配套的。他决不让人小看他。

村外的空气到底清爽些。麦苗儿寸把高了,田野里绿油油的。只是冷风一阵一阵地吹着,有点寒。杨书印很响亮地打了个喷嚏,然后像城里人那样掏出手绢擦擦嘴,便挺着身子站住了。这时候他倒很想跟村人们说说话,搭上几句,问一问庄稼的长势。可周围没看到人,他只好继续往前走,走得很慢。

这时身后有忽腾腾的脚步响过来了。杨书印听见声响便矜持地站住了。他转过身来,微微地笑着看了来人一眼,那便是打过招呼了,他等着来人先和他说话。

走来的是大碗婶。大碗婶也五十多了,走路比男人还快。她扛着一张大锄,一见杨书印先是愣了一下,接着说:

“哟,书印,你怕是病了吧?那脸色咋恁难看哪?”

杨书印诧异地望望她:“没有哇,好好的。”

大碗婶仍是很关切地说:“书印,你可不敢大意,还是找个医生看看吧。”

杨书印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他知道这女人说话没啥准儿,常是有一说十的,也没在意。

然而,杨书印没走多远就碰上了进城拉货的“老杠”。“老杠”丢了闺女,不得不愁着脸一个人进城去拉货。他好喝两口,代销点是无论如何不能停的。谁知“老杠”一见杨书印也说:

“书印,你是病了吧?”

作品简介:

中原大地上一个宁静安谧的古朴乡村,因一幢小小的金屋而搅的人仰马翻、欲海横流。

所有到过金屋的人在精神上都崩溃了,所有迷恋于金屋的辉煌的人在心理上都陷入了黑暗的深渊。麦玲子守不住她的小小代销点了,终于神不守舍而失踪;来来变成了徒有欲望的性态者;河娃林娃兄弟也往鸡屁股里打水而铤而走险;春堂子更因无法忍受靠他家里那头郎猪配种挣下的几个钱娶媳妇而自杀了,老奸巨猾功高德彰的老村长杨书印,被打败了,老族长瘸爷也“自挂”金屋了……人性与兽性、文明和愚味、现实与历史、金钱和权力,在其间相生相克、冲突激荡。

是神话,还是现实?《金屋》熔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冶写实和象征、隐喻、荒诞为一炉,切近而又具体地展示了在商品经济洗礼下中国民众躁动不安的心态,写出了他们因理性的困惑而汹涌宣泄的情欲。

作者:李佩甫

标签:李佩甫金屋当代文学

金屋》最热门章节:
1尾声2第二十三节3第二十二节4第二十一节5第二十节6第十九节7第十八节8第十七节9第十六节10第十五节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