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幻灭_第四部 十五 为什么罪犯总要诱人堕落

巴尔扎克
总共86章(已完结

幻灭 精彩片段:

第四部

十五 为什么罪犯总要诱人堕落

西班牙人挽着吕西安的胳膊说:“孩子,奥特维编的一出戏,《威尼斯转危为安》,可曾引起你什么感想?象皮埃尔和雅非哀☾1☽那样,男人和男人的深厚的友谊,使女性的爱情变得毫无意义,使男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为之改变的交情,你可懂得?……这才合乎诗人的脾胃呢。”

吕西安心上想:“这个教区委员居然也懂戏剧。”——接着问:“伏尔泰的著作你念过吗?……”

教区委员回答:“岂止念过,还实行他的主张。”

“那么你不信上帝吗?……”

教士笑道:“照你说来,我倒是无神论者了。”他把手臂围在吕西安腰里,又道:“孩子,咱们还是谈实际问题吧。我今年四十六岁,是个大贵族的私生子,我没有家族,只有一颗心……人可是怕孤独的,这一点你该记住,刻在你软绵绵的脑子里。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早期在旷野里静修的隐士和上帝在一起,住的是人烟稠密的世界,精神世界。守财奴住的是随心所欲的快乐世界,他的全部欲望,连性生活在内,都可以在他脑子里得到满足。只要是人,不论是麻疯病者还是苦役犯,是下流东西还是病人,第一个念头总是要找一个共命运的伴侣。这种心情是生命的表现,人拿出全部的力量,生命的精华,来满足这心情。要没有这股支配一切的欲望,撒旦怎么能找到同伴?……这个题目大可写成诗篇,作为《失乐园》的开场白,而《失乐园》也只是替叛逆☾2☽作辩诉。”

吕西安道:“你那种诗篇简直是歌咏堕落的《伊利昂纪》。”

“你看,我孑然一身,过着孤零零的生活。我只穿着教士的服装,没有做教士的心肠。我喜欢替别人尽心出力,我有这个怪癖。我不为人献身,过不了日子,所以做了教士。我不怕人家忘恩负义,我自己却知恩感德。教会对我毫无作用,不过是个空洞的观念。我替西班牙国王尽心出力,可是不能爱他,他是我的保护人,高高在上。我要创造一个人,给他生命,按照我的方式把他琢磨,塑造,因为我要象父亲爱儿子一般的爱他。我的孩子,将来你坐着双轮马车,就等于我自己坐着,你讨女人喜欢,我也跟着快活。我对自己说:这个美貌的青年就是我!这个德·吕邦泼雷侯爵是我创造的,是我送进贵族社会的;他的荣华富贵是我的成绩;我不出声,他也不出声;我开口,他也开口;他样样事情和我商量。德·韦尔蒙神甫☾3☽同玛丽-安东奈特的关系便是这样。”

“他把玛丽-安东奈特送上了断头台!”

教士回答:“德·韦尔蒙神甫并不爱王后,他只爱他自己。”

吕西安道:“难道家里的人伤心,我可以不理不睬吗?”

“我有的是钱,你尽管拿。”

“只要能救出赛夏,我此刻什么都愿意干,”吕西安回答的声音表示他不愿意自杀了。

“孩子,你只消开一声口,赛夏明天就好收到他需要的款子,料清债务。”

作品简介:

《幻灭》的中心内容,是两个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理想破灭的故事,主要公吕西安是一位诗人,在外省颇有些名气。他带着满脑子幻想来到巴黎,结果在巴黎新闻界恶劣风气的影响下,离开了严肃的创作道路,变成无耻的报痞文氓,最后在党派倾轧、文坛斗争中身败名裂。他的妹夫大卫·赛夏是个埋头苦干的发明家,因为敌不过同行的阴险算计,被迫放弃发明专利,从此弃绝了科学研究的理想。

作者将这两个青年的遭遇与整整一代青年的精神状态,与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巴黎生活的影响联系在一起,使之具有了普遍意义。在巴尔扎克笔下,十九世纪的巴黎好比希腊神话中的塞壬女仙,不断地吸引着和毁灭着外省的青年。

作者:巴尔扎克

标签:巴尔扎克幻灭法国外国文学

幻灭》最热门章节:
1第四部 二十 结局2第四部 十九 合伙经营的故事3第四部 十八 晚了一天4第四部 十七 坐监的影响5第四部 十六 斗争到了招架不住的时候6第四部 十五 为什么罪犯总要诱人堕落7第四部 十四 西班牙人的侧影8第四部 十三 埃斯科巴的信徒讲的道德课9第四部 十二 马基雅弗利的信徒专为野心家讲的历史课10第四部 十一 一个亲信的故事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