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生活在别处_第三部 诗人自渎 9

米兰·昆德拉
外国小说
总共130章(已完结

生活在别处 精彩片段:

第三部 诗人自渎

9

你们以为过去的一旦过去就永远结束不可动摇了吗?啊,不,过去的外衣是用闪光塔夫绸做成的,每次回首往事,我们都会为它蒙上另一层色彩。就在前不久,她还因自己为画家背叛丈夫而自责不已,可现在她十分恼火,因为她发现自己竟然为了丈夫而背叛了惟一的爱情。

她是多么懦弱啊!她的工程师有一段伟大而浪漫的爱情,而她却听从于那个只留了日常生活的空壳给她的人。而她却对画家与她之间那段汹涌而来的爱情奇遇充满了胆怯和悔恨,以至于她根本没能有时间去体验。她现在看得很清楚了:她摒弃了生活赐予她心灵惟一的一次伟大机会。

她开始固执而疯狂地思念起画家来。而尤其特别地在于,她的回忆不是把她带回到她与画家有过无数肉体之爱的布拉格的画室,而是带回到那个小温泉疗养院带着淡淡水粉色彩的风景中,小河,小船,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拱廊。她是在那几个星期的乡村生活中找寻到自己的心灵圣殿的,那时爱情尚未诞生,而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她真想去找到画家,求他和她一起再回到那里,重新开始他们的爱情,在这淡淡的水粉画背景下重新再来,自由,快乐,无拘无束。

有一天,她来到了画家的公寓,已经登上了最后一级台阶。但是她没有按门铃,因为她听到从里面传出了女人的声音。

接着,她在他的房子前面踱了一百来步,直到看见他出来;他仍然和过去一样,穿着皮大衣,他揽着一个非常年轻的女人,陪她走到电车站。他回来的时候,她迎上前去。他认出了她,非常惊讶地和她打招呼。她也装出惊讶的样子,仿佛也是意料之外的相逢一样。他请她上楼。她的心再一次狂跳起来;她知道只要一点暗示的接触她就会融化在他的臂弯里。

他给了她一杯红酒,还让她看自己新画的油画;他友善地微笑着,就像过去那样;他没碰过她一下,然后他也把她送到了电车站。

作品简介: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作者:米兰·昆德拉

翻译:袁筱一

标签: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捷克外国文学

生活在别处》最热门章节:
1第三部 诗人自渎 152第三部 诗人自渎 143第三部 诗人自渎 134第三部 诗人自渎 125第三部 诗人自渎 116第三部 诗人自渎 107第三部 诗人自渎 98第三部 诗人自渎 89第三部 诗人自渎 710第三部 诗人自渎 6
更多『外国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