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逃离_罪债|TRESPASSES

艾丽丝·门罗
总共11章(已完结

逃离 精彩片段:

罪债|TRESPASSES

他们是在半夜左右驾车离开小镇的——哈里和德尔芬坐在前座,艾琳和劳莲坐在后座。天空清明,积雪已从树上滑落,但是树下的雪和矗立路边的那些岩石上的雪仍未消融。在一座桥的旁边,哈里停下汽车。

“这儿可以了吧。”

“车停在这里别人看得见的,”艾琳说,“他们说不定会停下来察看我们想干什么的。”

于是他又开动汽车。他们拐进了遇到的第一条乡村小路,在那里大家都下了车,小心翼翼地从路堤上走下来,走不多远,就置身于黑杉树丛之中了。雪面上发出毕毕剥剥的轻微爆裂声,虽然下面的土地是松软和潮湿的。劳莲在大衣底下穿的仍然是睡裤,不过艾琳已经让她换上了皮靴。

“这儿行了吧?”艾琳说。

哈里说:“离大路还不算很远。”

“也够远的了。”

那是哈里从原先在干着的那家新闻刊物辞职之后的那一年——他已经腻味透顶,不想再干了。他把这个小镇的一份周报买了下来。他从小就知道这个小镇,他家过去在这儿附近一个小湖的岸边有一座夏季别墅,他记得,就是在小镇大街的一家旅馆里,他喝下生平的第一杯啤酒。他和艾琳来到小镇的第一个星期天的夜晚,晚餐就是在旅馆里吃的。

可是酒吧没开门。哈里和艾琳只能喝水了。

“怎么搞的嘛?”艾琳说。

哈里向旅馆老板扬了扬眉毛,这老板同时兼任侍者。

“是因为星期天?”

“没有执照。”老板说话口音很重——而且说话口气像是不太瞧得起人似的。他穿着衬衫,打着领带,外加一件开襟羊毛衫、一条裤子,所有的衣服都像是一起长出来的——全都是软绵绵、松皱皱、毛茸茸的,像是他长在外面的一层灰乎乎的易剥落的皮肤,而他的真皮肤则隐藏于下。

“跟老年间大不一样啰。”哈里说,见那人不搭腔,便着手点菜,要了烤牛肉,一人一份。

作品简介:

为了获得独立和完整的自我,

我们逃离沉闷的家庭、僵化的感情,

逃离熟悉的人群、令人窒息的生活……

为此,我们付出代价,遭受混乱,造成伤害

2013年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最经典、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中文版累积销量已超70万册!

《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长文导读

对译文进一步修订,装帧精美典雅

本书获2004年加拿大文学大奖吉勒奖《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2008年法国《读书》杂志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逃离》讲述爱的力量和无止境的背叛,讲述琐碎生活中的不安分、错过的机会,讲述一次又一次的逃离,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门罗关注日常生活,善于捕捉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不同年龄、不同境况中的人,在门罗朴实克制的文笔下生动鲜活,似可触摸。

每个人总会遇到什么事,什么人, 让你觉得像肺里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能不感到疼。可是每当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便能觉出那根针一直存在。

“生活的要义,就是满怀兴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睁大你的眼睛,从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身上看到各种可能性,看到人性。要时刻注意。”

事物的复杂性,即“层层剥开的事物”,似乎本就是无止境的。没有什么是容易的,没有什么是简单的。——艾丽丝·门罗

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每读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诺贝尔奖颁奖辞

人们永远无法得知门罗的故事会在何时收场,作者拥有高深的心理洞察力。——《出版人周刊》

自然的精准,从容的洗练。门罗是创造独特人物关系和氛围的天才,唤起那些未说出口的压力和期待。——《卫报》

妙语如珠,泼洒而出,只为试图精准地告诉我们,生而为人意味着什么。表面沉静得像握在手中的一杯茶,内里却是暗涌的风暴和深不可测的深渊。——《泰晤士报》

《逃离》是一大盘航行于闪闪发光冰层中、配有珍珠色汤匙的鲟鱼鱼子酱。你记得:这也是为何你进食、阅读、做爱,诸如此类事情,还满怀崇拜和欣喜。--《华盛顿邮报》

超越了乔伊斯,击败了契诃夫,《逃离》的每一个故事中都饱含着丰沛的人生与张力,人物形象久久令人难忘。——《波士顿环球》

门罗是描写“决定性的瞬间”和“人生的岔路口”的大师。——亚马逊(日本)

作者:艾丽丝·门罗

翻译:李文俊

标签:艾丽丝·门罗逃离加拿大短篇集

逃离》最热门章节:
1译后记2法力|POWERS3播弄|TRICKS4罪债|TRESPASSES5激情|PASSION6沉寂|SILENCE7不久|soon8机缘|CHANCE9逃离|RUNAWAY10序 是什么让你那么确定:自己不是邪恶的那一个?
更多『』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