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死亡之书_第十七章 黑瞳中的闪电

李西闽
惊悚悬疑
总共24章(已完结

死亡之书 精彩片段:

第十七章 黑瞳中的闪电

1

那也许是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此之前,曲柳村从来没有来过知识青年。曲柳村的三个知识青年是大队支书从镇上公社领回来的。他们一进村就受到了曲柳村村民的热烈欢迎,乡亲们敲锣打鼓地欢迎这三个从厦门来的宝贝。那三个知识青年看着一张张面有菜色的脸,感觉无所适从。

寡妇丘玲娣挤在人群里说:“大城市里的后生哥就是长得白净。”

黑子也在人群中,他看见了知识青年,觉得自己的头脸都在发烫。知识青年的称谓在他的心中光辉灿烂,他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知识青年。

支书丘火木当着欢迎的群众大声说:“我们大队终于有知识青年了,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对于新鲜的事情,曲柳村的人总是报以热忱,虽然三天之后他们的这种热情就会迅速冷却,但现在的掌声中还是饱含了真诚。支书丘火木当众宣布三个知识青年分到三户人家家里去住,并且搭伙在借宿人家里,因为大队也找不出像样的空房子,而且让他们独自开伙吃饭也挺困难,丘火木考虑得还挺周全。

让黑子兴奋的是,其中一个脸很白戴着眼镜的知青分到了他们家里,因为撑船佬家还有一间偏房空着。宣布完毕,支书就让相关人士把知青领回家去,黑子把那个知青领回了家。安置好后,黑子就带他去支书家吃晚饭,支书要宴请他们。

那天晚上,黑子等到很晚,那个知青才回家。知青一进门,就朝偏房走去,黑子听他嚷嚷怎么没有电灯,这破煤油灯那么黑。其实,黑子母亲还特地把灯拧得很亮,天一黑就点亮了灯,平时屋里没人,谁还点着煤油灯呀,一斤煤油要几毛钱咧。黑子母亲对黑子说:“快把洗脚水给客人端过去。”黑子把洗脚水端到了知青面前,知青已经躺在床上了,他没好气地说:“放着吧,我一会儿再洗。”黑子出了门,心里怪不是滋味。最初的兴奋一扫而光。在他的想象和记忆中,有知识的人是应该像朱碧涛、程惠娴那样,这个知青有一点像朱碧涛,那就是也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可其他都不像。黑子想,他不会再给他端洗脚水了,原先想亲近他的念头也荡然无存。

2

撑船佬不喜欢那个知青。那个叫董春水的知青吃饭时特别挑剔,一会儿嫌油放少了,一会儿又嫌青菜太老,牛都不吃。有一个特大的毛病就是剩饭,每顿饭都要剩一个碗底的饭。黑子母亲看了特心疼。撑船佬晚饭都回家吃,他看到董春水扔下还剩着饭的碗,脸就阴沉下来,董春水扔下饭碗就回了偏房。他们听到董春水砰地把门关上之后,撑船佬就说:“这像什么话,没见过这样败家的。”撑船佬就把董春水剩在碗里的饭倒在了自己碗里,发狠地吃着。

黑子也看不惯董春水剩饭,他想,或许他没有经历过饥饿,不知道那些年饥饿的滋味。但他也看不惯撑船佬,不知为什么,他始终对撑船佬有种厌恶感。

撑船佬吃完饭,叹了口气,“唉,我看还是去找找支书,把他弄到别人家里去,那多补助的几斤粮我也不稀罕,家里住着这么一位公子爷,我心里实在不舒服。”

母亲说:“人家是大城市里的人,做派肯定和我们乡里人不一样,剩点饭就剩点吧,没必要和他计较什么。你千万不能去和支书说把他弄走,那样多不好,人家还以为我们家不待见人呢,别人会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的。”

撑船佬不吭声了。

作品简介:

《死亡之书》是一部由二十多个死亡事件构成的,描写中国乡村残酷现实的长篇小说,在李西闽的创作中堪称另类。但它绝对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少年丧父的黑子跟着母亲来到异乡水曲柳村,在那里以他童稚的眼睛记录了发生在周围的一起起诡异的,但真正属于中国乡村的死亡。这些死亡像乡村的野草一样显得卑微和不被重视。但在小说中,它们所发生的现实背景又使得这些死亡事件散发出发人深省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死亡之书》拥有二十多个死亡故事,它是客家人的死亡谱系,或说是一份客家生命的年表,记载着不同样式的死亡案例……其叙事是彼此断裂的,却又散漫地衔接起来,仿佛是一个自我闭合与循环的村庄式环链,不仅维系着我们对于生命的挂念,而且成为心灵史中最坚硬的部分。

——朱大可 (学者、批评家)

作者:李西闽

标签:李西闽死亡之书悬疑恐怖

死亡之书》最热门章节:
1附录 亡者的荣誉2附录 李西闽:穿越死亡的密林3第二十章 无疾而终4第十九章 沉船5第十八章 飞向汽车的肉体6第十七章 黑瞳中的闪电7第十六章 酒鬼的节日8第十五章 绝症9第十四章 老牛泪10第十三章 水中的少年
更多『惊悚悬疑』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