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北洋豪富曹锟:北洋兵戈之六_第九章 花钱买个大总统

董尧
历史小说
总共12章(已完结

北洋豪富曹锟:北洋兵戈之六 精彩片段:

第九章 花钱买个大总统

du8.com版权所有

直氏大家族倾果为曹锟贿选总统的时候,直氏二号人物昊佩孚却在中州洛阳平平静静,不是宴宾朋亲友,就是大请名人士,一派礼贤下士的气氛。吴佩孚对夺总统不感兴趣,他认为大位是能人坐的,能人是有实力的。自已腰杆不硬,坐上大位了,还得摔下来。所以,北京无论是驱赶黎元洪,还是收买谇员,还是召开国会,他一概不问。

吴佩孚在于什么呢?

吴佩孚在营造他的天地。

吴佩孚在洛阳的两尖巡阅使暑,原本只是管着两省以上军队的衙门扩大了,他意然建了参谋、军需、军械、副官四个方面的军务个方面的政务处,另外还不一个咨议厅,若把这睦处厅都改“部”,把处厅长改为“总长”,咨议厅改为国会,洛阳严然成了完善的国家首脑机关——其实,吴佩孚营造的,就是一个国家的首脑机关了,到北京紧锡密贿选时,洛阳已驻有十八省的督的代表和代表机构,吴佩孚早已昏然起来,他要在洛阳办几件大事,他真的办到了——

年初,他指挥着军队从就汉铁路北端的长辛店起,直杀到河南,的郑州,湖产的汉口,杀死四十余人,杀伤5百多人,有一百多人入狱、数千人无家可归,把轰轰烈烈地一场“二七”工人大罢工运动给镇压了下去,造成了震撼世界的“二七大惨案”。林祥谦、施洋、曾玉良等一批优秀工人惨死在他的屠刀下。

夏季,他在洛阳为自己举办了一场极其隆重地“五十寿庆”,光是河南、湖北、山东的剧团就请来十多个,各省省长、督军和各界名流都送来了贺账、贺礼。陕西督军刘镇华还送来了八十把“万民伞”;湖北督军萧耀南送来了足有五层楼高的百万头鞭炮;曹锟派他的秘书长王毓芝送来了纯金寿桃一对;连康有为也送来一联极尽奉承的寿帐,亲笔题上:

牧野鹰扬,百岁功勋才半纪;洛阳虎踞,八方风雨会中州。吴佩孚沉沉昏昏,长宴不倒,欢声昼夜,自己也书了一首七绝悬在客厅:

欧亚风云千万变,英雄事业古今同。花开上苑春三月,人在蓬莱第一峰!做寿,成为吴佩孚在洛阳和曹锟在北京贿选同样重大而轰动

的事情。什么做寿,吴佩孚明明是在检验自己的实力。他满足了,到洛阳来为他祝寿的,全国几乎所有的省都派来代表,送来厚礼,光是金制、银制的寿桃、寿羔就摆满了整整四张八仙桌!吴佩孚兴奋了——他,雄踞洛阳,光是自己的部队已有五个师和一个混成旅共十万人,控制着河南、湖北、直隶和陕西等省,且把势力南伸,指挥着孙传芳、沈鸿英、杨森等军阀,企图攻掠福建、广东、四川和湖南等省,梦想彻底消灭孙中山的革命军!

古老而残破的保定城,在1923年10月9日竞突然间变了模样:所有的街道都横空悬起了彩绸;街道上所有的商店、IF-f]外均张灯结彩;所有街头巷尾,一律搭起了彩棚;从天亮起,鞭炮声,锣鼓响就此起彼落,声震长空。

直鲁豫巡阅使署,更是装点得富丽堂皇:朱漆大门,刷新得红光闪闪,大红丝绸的流苏大宫灯挂在门楣两旁;大门外的耸天大旗杆上,飘扬着五色民国旗;整个院墙都被粉刷一新,红色映日。署前广场上,搭起一座高大、壮观、五彩缤纷的典礼台,台上摆满着鲜花,吊满着彩带和旗帜,四周还装有霓虹灯笼!

这一天,要在这座古城举行授受大总统证书典礼仪式,以便大总统赴京就职。

寒露刚过,秋高气爽。

作品简介:

十卷本系列纪实文学《北洋兵戈》是董尧先生的有谓之作。为十人立传,耗二十年功,积三百万言,先生大可无憾矣。丹青施于天地,臧否贯乎古今,物议何如,不必理它,做成了一件自我选择的事,总是痛快淋漓的。

名为纪实文学,史传的色彩毕竟浓烈。故《北洋兵戈》既可视为小说家言,亦可作史读、作野史读、作闲史读、作逸史读、作奸雄史读、作英雄史读……无意间,董尧先生又做了一回太史公。幸甚!幸甚!

这太史公很难做。一难,相隔时距太短,历史的混沌尚未沉淀出水清沙白的了然;二难,主流偏见太重,武断的谳议依然左右着官方民间的口舌。你写,你写什么?你凭什么写?好在,董尧先生早在写作的中途,即已脱离了鱼贯相随的精神队列,借离休之机,完成了他无职无位的平民回归。每每相聚,杯酒畅言,董尧先生无不慨然于精神之自由、笔之自由得来不易。常聚常饮,常饮常醉,常醉而常清明,醉眼中回望二十年心路,《北洋兵戈》只能是一个平民文化人历史思索后的个人话语。

目下流行的中国近、现代史,将公元l912年至公元l928年间的中华民国史定性为军阀政府背景下的军阀割据与军阀混战是不很恰当的。如果多一点历史的权衡,我们自会承认,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们当年的理想,辛亥之后九十年尚未完全成就,谁又有权利气壮如牛地将中华民国最初的十六年描成污团?中国,至今依然还处在转型期。转型期的不确定因素极多,所以这期间多无验之成效的思维定式、行为定武或权力定式。中华民国初期的大局波荡,这也是武人、文人、能人、坏人一逞其志的诱因。

《北洋兵戈》纪实文学的传主共十人,不论于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大抵皆为否定对象。董尧先生为这些历史人物立传,无异于公开了一种有别于政治审判的文化评判立场。这是需要胆气的。粗览《北洋兵戈》,我知道董尧先生的文化评判还包含了更多的历史理解和人文宽容。因为,他追踪的是历史的人迹,并由此探寻历史的人心、人情或人智;转换为文字,《北洋兵戈》自然也成为一份迟到的关于中华民国初期风云人物的奋斗、发达、寂灭的记录。何必要分什么反与正呢?那是戏台的演出之需。生活中,没有人来得及丈量人性,匆匆过客,抓住了所求,又纷纷抛弃了所得。我钦佩董尧先生的写作毅力。我更钦佩他对十位传主的人性、人格所作的历史开掘。辫帅张勋,何其反动耳!但他的政治忠诚所折射出的人格坚定,正是他之后纷纭政坛上消磨最甚的良知良能。他如吴佩孚、段琪瑞、张作霖诸公,在爱国守节的层面上,也是没有污点的。

因为资料所限,《北洋兵戈》一书目前还做不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大略如此,皂白仿佛,作者与读者,基本可以无憾也。是为序。万千言又在序外。

作者:董尧

标签:北洋豪富曹锟:北洋兵戈之六董尧

北洋豪富曹锟:北洋兵戈之六》最热门章节:
1第十章 孙段张三角联合2第九章 花钱买个大总统3第八章 我得要玉玺4第七章 务必抓住国会议员5第六章 邵瑞彭算个屁!6第五章 段祺瑞不是死老虎7第四章 要的是你表表心8第三章 总统大印我得收下9第二章 黎元洪又当了大总统10第一章 卖布的曹锟走出家了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