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_第九章 四落四起,一代良相李泌 战争与和平

王觉仁
历史小说
总共50章(已完结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精彩片段:

第九章 四落四起,一代良相李泌

战争与和平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秋天,历时五年的诸藩之乱终于尘埃落定,可德宗李适还来不及享受一下久违的安宁,西北边境就传来了令人心惊的战报。

战报中说,吐蕃宰相尚结赞悍然发兵,大举入寇泾州(今甘肃泾川县)、陇州(今陕西陇县)、邠州(今陕西彬县)、宁州(今甘肃宁县)等地,大肆掳掠人畜,强行收割庄稼,以致边境骚然,各州县莫之能御,纷纷闭城自保。

内忧方平,外患又起,这大唐帝国真的是永无宁日了!

接到战报后,德宗匆忙下诏,命浑瑊率一万人、骆元光率八千人,即日进驻咸阳,以防吐蕃趁势入侵关中。九月中旬,吐蕃前锋的游骑兵果然深入到了好畤(今陕西乾县西北)一带,距长安仅一百五十里路。

德宗大为震恐,慌忙下令京师戒严,又派左金吾将军张献甫开赴咸阳,加强防守。

虽然陆续派出了三个大将驻防长安门户,但是,二十多年前(代宗广德元年)吐蕃入寇长安的一幕还是不断在德宗眼前闪现。

当年的历史会重演吗?

德宗感到了恐惧。

几天后,长安坊间忽然谣言四起,说天子李适已经备好行装、带齐干粮,随时准备逃离长安。宰相齐映意识到这样的传言不会纯属空穴来风,赶紧入宫去见德宗,说:“皇上,坊间流言纷飞,都说您打算离开京城,现在整个京师已经人心惶惶!皇上啊,两年前您巡幸奉天,虽有幸得返长安,但这样的福气还会有第二次吗?万望皇上三思,凡事与臣等商议之后再作定夺。”

说完,齐映跪伏在地,涕泪交流。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坊间之所以流言汹汹,当然是因为德宗已经动了逃跑的心思,而且确实已经吩咐宦官着手准备了。其实德宗这么做,心里也是很矛盾的。如果唐军将士能够阻遏吐蕃人的兵锋,他怎么可能想去过那种丢弃京城、四处流亡的生活呢?

一想到流亡,两年前仓皇辞庙的酸楚不禁再度涌上李适的心头。

齐映说得没错,如果轻易放弃长安,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再回来。

作品简介:

即使你没有读过前五本,依然不影响你直接读《血腥的盛唐6》。

唐朝不仅有“开元盛世”,还有“安史之乱”,身处晚唐的颓丧、战乱之年,到处是藩镇割据、战火不断,入目狼烟、残骸与断井颓垣一色,乱世人不如狗……不用怀疑,这里就是唐朝,但是是晚唐。如果你只想看所谓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只想热血一把,那么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这里没有李白,只有杜甫。

《血腥的盛唐6》讲述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对地方藩镇的威慑与统治瞬间崩塌、衰落,犹如股市的抛物线,再也没爬起来。叛变、造反、外族入侵此起彼伏,唐王师穷于应付,甚至唐皇也被逼得连番抛弃京都而逃。期间即使出现了一位四朝元老李泌力挽狂澜,运筹帷幄堪比诸葛,即使有过短暂的回光返照,也难挡历史的潮流,最终“流水落花”,唯等待那“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慨叹。

“盛极而衰”,这是封建专制王朝永恒的旋律。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草寇名臣,粉墨登场,不容喘息地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郁愤填膺!一场比一场痛心疾首!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由此,你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这个曾经辉煌的朝代弥留之际的钟声、挽歌。

作者:王觉仁

标签:王觉仁血腥的盛唐唐朝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最热门章节:
1第九章 四落四起,一代良相李泌 围堵吐蕃的战略2第九章 四落四起,一代良相李泌 李泌:一身系天下安危3第九章 四落四起,一代良相李泌 一石三鸟:危险的“平凉会盟”4第九章 四落四起,一代良相李泌 战争与和平5第八章 濒临破产的大唐朝廷 胜利:一种“否极泰来”的假象6第八章 濒临破产的大唐朝廷 德宗勒紧了裤腰带7第八章 濒临破产的大唐朝廷 三朝帝师李泌8第八章 濒临破产的大唐朝廷 王者归来9第八章 濒临破产的大唐朝廷 造反也是个技术活10第八章 濒临破产的大唐朝廷 图穷匕见:李怀光叛乱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