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红楼梦断2·茂陵秋_第七章

高阳
历史小说
总共15章(已完结

红楼梦断2·茂陵秋 精彩片段:

第七章

终于还是恂郡王府的人,替李绅找到了一条可以划拨十万现银的路子。内务府有个承揽宫中所用皮货的商人,名叫范芝岩,为人极其热心;他家早在明朝,便从山西迁居张家口,经营皮货、药材、牲畜、以及其他口外的土产,买卖做得极大;蒙古人都很相信他。恂郡王岳家是蒙古科尔沁的亲王;以此渊源,他亦常在恂郡王门下行走。偶尔得闻此事,一时起了侠义心肠,愿意拿他在江南的货款,拨给李家。至于这十万银子如何向恂郡王去收,不在他考虑之内。

李绅在西宁也见过这范芝岩,自然直接商谈,“李二爷,”范芝岩说,“我在清江浦、苏州各交三万;扬州跟杭州各交两万。我把情形告诉你。”

十万银子从四处来;来源各各不同。清江浦为南河总督驻扎之地;总督衙门岁修经费四百万,用在维护堤防、疏浚河道的费用,不过三分之一,其余的都用来应酬打点;每年总要买十几万银子的“大毛”皮货,大半由范芝岩经手。他在南河总督衙门还有八万银子的价款可收;即使价款已清,要预支三万银子,亦不算回事。

在扬州,要找一家安远镖局。在两淮盐务上发了财的旗人,拿现银运回北方,都找扬州安远镖局。通常春秋两季,镖局的买卖最忙碌,因为春暖花开,秋高气爽,都是宜于走镖的天气;如今让安远镖局在扬州付三万银子,由范芝岩在京拨付,既无风险,又省了川资,等于让安远镖局,白赚一笔保费,是求之不得的事。

“苏州的孙春阳,李二爷当然知道。他家每年要办四、五万银子的北货;我跟他家也有往来。”范芝岩说:“不过,这得好好写封信;不能凭我一张条子,就能取银。”

“是!”李绅无可赞一词,只有他说什么应什么。

“杭州就不同了。有家种德堂,每年光是人参就要买两三万银子,加上另外的药材,总要办到六、七万银子的货。跟他收两万,一定也是靠得住的。”

“太好了!”李绅满心欢喜,由衷感激,“范老,你真是帮了家叔的大忙了。”

“令叔,我也见过好几回,人很豪爽、够朋友。如今在难中,能效棉薄,无有不尽心之理。不过,”范芝岩放低了声音,神情显得极其郑重,“这件事干系甚重,不但我的身家,也关连着王爷的祸福,所以千万要秘密。我写的,取银子的信;必得交到信面上指明收信的人!”

“是,是!决无差错。”

于是范芝岩交出四封信来;李绅一再道了谢,方始告辞。回到客栈,跟李果商议,应该怎么样分头去提款?由下午谈到晚上,尚无结果;佛宝却派人送了一封信来给李果。

信上只极简单的几句话:“顷得确息,李去胡继,特先驰告。五鼓乞顾我一谈。闻缙之兄与兄同住一处,并请转告。”

看完信,二李心乱如麻,楞在那里好半晌作声不得。

“现在什么时候?”李绅问。

作品简介:

“红楼梦断”,用高阳的话说,写的是“曹雪芹的故事”,是一部写尽曹、李两家由朱门绣户、锦衣玉食到家道中落乃至籍没归京的荣辱兴衰过程的历史小说。

《茂陵秋》是第二部。李煦家族的败落已不可逆转,终致繁华成梦、家破人散。本书与《秣陵春》一春一秋,写尽李家各个人物的私衷款曲,道尽了世态的炎凉。

作者:高阳

标签:高阳红楼梦断茂陵秋红学

红楼梦断2·茂陵秋》最热门章节:
1第十五章2第十四章3第十三章4第十二章5第十一章6第十章7第九章8第八章9第七章10第六章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