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道光皇帝_第十六章 万死难赎百年遗恨 第三节

赵辉
历史小说
总共65章(已完结

道光皇帝 精彩片段:

第十六章 万死难赎百年遗恨

第三节

第二天早晨,老家人王安早早起来打扫庭院,不见老爷起床,觉得不对劲。老爷一向早晨起得很早,今天太阳已是老高,还不见老爷起床,急忙去书房喊。轻轻一推门,吓得转身就跑,边跑边喊:“来人哪,老爷悬梁自尽了!”

全家闻声赶来,见王鼎悬梁自尽已多时,尸体已僵硬。这是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一日的早晨。

王沆听到父亲自尽的噩耗,悲痛欲绝,回想起昨晚父亲的话语和神色,王沆觉得自己因一时粗心而遗恨终身,更是痛哭不止,也不仔细考虑父亲为何自尽。

恰在这时,军机章京陈孚恩赶到王府,听说王鼎自尽,便安慰王沆几句:“沆贤弟,此时不是伤心时候,应设法为王大人料理后事。检查一下,王伯伯留下什么遗言没有?”

经陈孚恩这么一提醒,王沆这才止住哭泣,搜检父亲尸体,找到一份上奏道光皇上的遗疏。这事非同小可,按大清律例,大臣自缢,必须先奉报皇上,派人验视之后,家人才能移动尸体。王鼎家人正准备上报道光皇上,陈孚恩一把拉住王沆说:“王兄,王伯伯遗疏是否是弹劾穆彰阿卖国,建议重新起用林则徐的事?”

“正是此内容,陈兄有何考虑?”

“皇上正为议和之事发怒,不愿听人谈起林则徐一事。你如果据实奏报,触怒皇上,恐怕尊公就得不到恤典了。王大人一生贫寒,皇上再不给恤典,今后你家如何在京中做事?”

王沆经陈孚恩如此一说,沉默不语。陈孚恩见自己的话见效,又进一步说道:“皇上不给恤典是小事,也会牵连到王兄身上。你这翰林院编修要做不成了,将来如何再入仕途?”

“那如何操办此事?”

“你如果还想走仕途,就不能如实陈奏,更不能呈递这道遗书。以暴疾呈奏。”

陈孚恩连哄加骗,终于吓住王沆,一切事听候陈孚思安排。就这样,陈孚思改写了遗书,以暴疾奏给皇上。

道光得知王鼎暴疾而亡的消息,并没深究,下谕旨晋赠王鼎为太保衔,溢文恪,人祀贤良祠了事。

这陈李孚原是穆彰阿亲信,为人机警狡黠。早朝时不见王鼎上朝,知道事情不妙,急忙散朝驾马赶到王府,帮助穆彰阿做了手脚。事后将王鼎的遗疏转交给穆彰阿,由此得到了加倍宠信,五年后,竟然无功而升为军机大臣。

作品简介:

爱新觉罗·旻宁,初名绵宁,1782年生于北京紫禁城内撷芳殿,是清嘉庆皇帝的次子,乾隆皇帝的孙子。1821年39岁时,他登极即皇帝位,改元道光,后人便称他为“道光皇帝”了。道光皇帝在位共3O年,1850年,他病故于圆明园的慎德堂,谥为“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庙号“宣宗”,葬于清慕陵。

道光自幼饱读诗书兼善骑射,深得乾隆、嘉庆的宠爱,并依仗这种宠爱,加上他本人温良恭俭让的对外形象,终于成为大清第八代天子。登基后,雄心勃勃的道光,也曾效仿其先辈,勤力朝政,意图振兴祖业。但是,此时的大清已由盛转衰、渐露败象。官吏贪腐,欺压良善,内地与边疆的百姓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外国列强乘虚而入,以鸦片为先导,开始了对中华民族的双重侵略。

正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势下,道光表现了一个封建君主的复杂性格与令人难以捉摸的处事方式。他重用林则徐,厉行禁烟,但当英军炮舰停泊在离京师几百里之外的白河时,他又退缩、妥协,把林则徐发配到了新疆伊犁;他热恋白莲教女教首红菱,但当白莲教的矛头直指满清政府时,他又割爱绝情,无情地镇压了白莲教起义……

作者:赵辉

标签:赵辉道光皇帝清朝历史

道光皇帝》最热门章节:
1第十六章 万死难赎百年遗恨 第四节2第十六章 万死难赎百年遗恨 第三节3第十六章 万死难赎百年遗恨 第二节4第十六章 万死难赎百年遗恨 第一节5第十五章 天涯海角访明珠 第四节6第十五章 天涯海角访明珠 第三节7第十五章 天涯海角访明珠 第二节8第十五章 天涯海角访明珠 第一节9第十四章 恨无补天手 第四节10第十四章 恨无补天手 第三节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