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斧声烛影_第九章 爱恨一线

吴蔚
历史小说
总共10章(已完结

斧声烛影 精彩片段:

第九章 爱恨一线

都亭驿中毒的使者及随从大多数被及时抢救了过来,但还是有两人因体弱毒深而死去。这件集体中毒的案子极大地震撼了皇帝,赵匡胤亲下谕令,必须彻底追查清楚,案子仍然按惯例发交开封府,但却多派了两位堂官。程羽被点名负责问案,因未能捕获宋行,只得立即带其父宋科上公堂讯问。

程羽道:“老宋,你也是开封府的老公门,该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宋科道:“小人能不知道么?今日坐堂的堂官除了程判官,还多了两位将军。”他指的是坐在一旁听案的殿前司指挥使皇甫继明和侍禁田重。

程羽道:“二位将军是奉旨跟开封府一道办案。宋科,快说你儿子宋行人去了哪里?”宋科道:“小儿昨日被人叫出门,再也未回来过,小人实在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捕小人的官差说他昨夜勾结鬼樊楼的人拐卖妇女,小人从未听过。”

程羽道:“你倒是推得一干二净。本官知道你父子一向仇恨契丹人,你可知道宋行下毒毒害辽国、北汉使者一事?”

宋科一直以为程羽问的是跟关于拐卖妇女的案子,至此方才知道驿馆使者中毒一事,先是吃了一惊,随即问道:“那些人都死了么?”他这般回答,未免令旁人疑忌更深。程羽重重一拍桌子,道:“果然你也知情。可有旁人指使你这么做?”

宋科摇摇头,道:“既然程判官早知道我父子深恨契丹人,又何来旁人指使?”程羽道:“那么你儿子眼下藏在何处?”宋科道:“小的实在不知。”

一旁田重道:“宋氏父子不过是小小的官吏,如何敢对使者投毒,幕后定有主使,须得立即动刑拷问清楚才事。”

开封府大堂坐着两名皇帝心腹大将监督问案,这是从所未有之事,程羽早备受压力,听田重明言,只得命人取出刑具,将宋科双腿夹上,喝道:“田侍禁的话你也听见了,快些交代是谁指使你们父子这么做的?”见宋科不答,便要抽出竹签下令用刑。

张咏跟同伴站在一旁,见状忙挺身而出,道:“且慢。宋科年事已高,用大刑多半捱不过去。”田重道:“这老汉狡诈透顶,不用大刑如何肯招供?”

张咏道:“即使宋科事先知情,可是被人叫走的是宋行,下毒的也是他,他才是破案的关键人物。眼下最要紧的捕到宋行,在这里拷问宋科又有何用?”田重道:“不拷问如何能知道宋行下落?”

张咏道:“宋行生在开封,长在开封,与契丹人并无恩怨。他之所以恨契丹人全是因为其父宋科当年深受契丹人侮辱,脸上刺下了这样的大字,终身不能摆脱羞辱,由此可见宋行是个大大的孝子。何不给他一个机会?派人在城中四处张贴告示,告知若他肯来开封府自首,就赦免他父亲的罪行。”

田重冷笑道:“这如何使得?宋科也是谋划者、知情者,仅此一条,他就是死罪。”寇准忽然插口道:“侍禁,你的话实际上是自相矛盾的。若宋科是谋划者,那么就没有什么人指使他。实际上,我看宋科也未必是知情者,不然他不会一开始就那般惊讶了。”

田重道:“他明明问那些人都死了没有。”寇准道:“这只能说明宋科心中盼望那些人死去,但未必他就事先知道。他若真是田侍禁说的那般狡诈透顶,就该立即否认说不知道而已。可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恨意,恰恰说明他不知道发生了下毒事件。”

田重无话可驳,气恼不止,只拿眼睛去看身旁的皇甫继明。皇甫继明咳嗽了声,道:“既然如此,就按张咏说的办吧,派人去张贴告示,只要宋行投案自首,就释放他父亲宋科,不再追究。”

作品简介:

商队于开封府博浪沙遭遇两批神秘刺客狙杀,两名开国名将同日异地身亡,到底是敌国阴谋诡计,还是私人恩怨情仇?

太祖皇帝赵匡胤创,宋朝十余年,太子之位始终虚悬空缺,未来的储君是皇弟光义,还是亲生的皇子德昭或德芳?

万世上法,父死子替;金匮之盟,兄终弟继;朝堂宫闹,传位危机:千秋万岁,悔之莫及。

千古之谜终将在苍茫雪夜的斧声烛影中揭开。

作者:吴蔚

标签:吴蔚斧声烛影悬疑推理历史

斧声烛影》最热门章节:
1第十章 斧声烛影2第九章 爱恨一线3第八章 美人如花4第七章 登闻天听5第六章 惊天秘密6第五章 风云再起7第四章 清明上河8第三章 老鼠弹筝9第二章 樊楼灯火10第一章 博浪飞鹰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