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巨流河_第十章 台湾、文学、我们 第10节 雾渐渐散去的时候

齐邦媛
纪实报告
总共113章(已完结

巨流河 精彩片段:

第十章 台湾、文学、我们

第10节 雾渐渐散去的时候

二十世纪即将过尽之际,日历的撕翻,年历的更换,触动更敏锐的今昔之感,这漫长、苦难、漂泊的百年即将成为历史。我父母的那一代过去了,我自己的这一代也已是落日时分了。

一九九八年,评论集《雾渐渐散的时候》 (九歌)即将出版时,我正在四访德国的旅途中,下榻波昂城外莱茵河上一座旅舍。我日夜坐在伸展到河上的凉台,在水声里写那篇自序。这本书是继《千年之泪》,阅读台湾文学又一层的思索。前人因读杜甫《无家别》而落千年之泪,如今二十世纪将尽,一九四九年以前流离失所的泪已渐止,代之以今世的忧闷焦躁。这五十年来,我看着台湾文学的发展,好似在国际文坛、国内变局重重的迷雾中行走,寻求定位。在整理书中文稿的时候,好似看到一些阳光照亮的土地,个人视野之内,雾虽不曾全散,终有渐渐消散的时候。这本书里有我费时费力编辑文选的几篇序文,也有我最关注的眷村文学和兮一度漂流的文学》、《文学与情操)以及谈翻译等篇。在真正的世纪末那几年,政治的冷手已伸进了文学领域,纯真的爱与信赖已几乎全被放逐,作二度漂流了。

作品简介:

巨流河,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

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郭松龄在东北家乡为厚植国力反抗军阀的兵谏;抗战初起,二十九军浴血守卫华北,牺牲之壮烈;南京大屠杀,国都化为鬼蜮的悲痛;保卫大武汉,民心觉醒,誓做决不投降的中国人之慷慨激昂;夺回台儿庄的激励;一步步攀登跋涉湘桂路、川黔路奔往重庆,绝处逢生的盼望;在四川、在滇缅公路上誓死守土的英勇战士的容颜,坚毅如在眼前;那一张张呼喊同胞、凝聚人心的战报、文告、号外,在作者心中仍墨迹未干……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作者:齐邦媛

标签:齐邦媛台湾回忆录纪实文学巨流河历史传记

巨流河》最热门章节:
1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 第7节 朱光潜先生的英诗课2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 第6节 外文系的天空3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 第5节 大成殿上——初见朱光潜老师4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 第4节 浅蓝的航空信5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 第3节 哲学系新生6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 第2节 白塔街女生宿舍7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 第1节 溯江8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 第12节 来自云端的信9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 第11节 大学联考10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 第10节 永别母校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