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一百双眼睛里的战争_六、亲情篇

丁隆炎马夫可苏应奎
纪实报告
总共13章(已完结

一百双眼睛里的战争 精彩片段:

六、亲情篇

承受战争重负的不仅是前方和征战者,也有他们在后方的亲人,首先是他们的父母和妻子。在绝大多数尚不知道什么叫“旅游”的中国老百姓中,知道老山在何方的怕比知道五岳在何方的多不知道好多倍,因为他们都有亲人在那里战斗,是他们魂系梦萦之山。

我的一段罗曼史

——龙洪春(团部协理员)

1979年打仗我当班长,立了一等功,回来就当了排长。

1980年我排来了个新兵,姓王,昆明市人。不能说他表现哪点不好,但我发现他情绪不高,老出神,有时眼发直。我找他谈,他不说,只摇头。

后来我到昆明,找到他家,对他母亲说是来看望,其实是想给小王的情绪找找原因。她母亲听说儿子想家,哭了。说:孩子不是想家,是记挂他姐姐。老太婆觉得一言难尽,就邀我到监狱看她女儿。她大概觉着一个部队干部来家看望也是个荣誉,还叫我多说小王在部队表现好,当姐姐的要为弟弟前程着想。

我去了。小王姐姐叫王莜春。她几乎不敢抬头看我,眼泪成串往下滚,很悲观,对人世很失望的样子。我说了要相信组织,相信政策,有错就改之类的话。

听她妈说,王莜春是一个机械厂工人,因车废了一个零件被抓起来的。

她关了一年,1981年元月放出来了。1981年2月,我回贵州老家过春节,小王叫我捎点东西回家。那时我们部队住弥渡县。

她姐姐见我带东西多,说春运期车站挤,帮我把东西提到车站,还给我买了水果、糕点什么的。两次见面我对她还谈不上什么印象,但隐约想过:这不像是个故意捣乱,把工作搞坏的人。

我到家十多天,部队来电报:“速归!”我以为又要打仗了,后来才知是叫我到军里集训。

我正病着,高烧39度8。我哥哥无论如何不让我走,我说“军令如山倒!”在镇上打了一针,带了药就上车了。车上挤得扭动一下都困难,没座位,我本来烧得昏糊糊的,在安顺又是费了吃奶的劲从窗户爬进来,没站好久就昏倒了。

旅客们同情我,给我在门边让了一屁股大的地盘坐下来。

车到昆明,我烧得像火炭团,什么也说不出来。列车上的人只好找我的证件。我兜里只一封小王给他家的信——怕我忘了门牌号,所以在信封上写明了地址,只因我上次匆忙忘了把这信交出。

作品简介:

本书收集了近百篇在对越作战中战争记实的文章,在这一篇篇文章里作者真实再现了当时我们的官兵的作战和战地生活的情景,文章里没有吹捧,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虚构和虚伪,字字句句都是真实的,是珍贵的对越作战史料,文章主要搜集了云南老山地区1979——1987年的部分作战情况。

作者:丁隆炎 马夫可 苏应奎

标签:丁隆炎马夫可苏应奎一百双眼睛里的战争军事纪实中越战争

一百双眼睛里的战争》最热门章节:
1十二、思考篇2十一、边民篇3十、理解篇4九、失利篇5八、战神篇6七、守备篇7六、亲情篇8五、奉献篇9四、攻防篇10三、初战篇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