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案例(第三辑):返回原点_第七篇 隐形冠军 这里的营销静悄悄

吴晓波
政治经济
总共28章(已完结

案例(第三辑):返回原点 精彩片段:

第七篇 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系列之三:

这里的营销静悄悄

文/邓地

“营销”和“品牌”也许是过去十年中国企业里最流行、最让人血脉沸腾的两个字眼。每当提起自己的企业刚刚在上海锦江饭店开过的新闻发布会,或者即将在央视黄金时段亮相的广告片,人们常常兴奋莫名。然而,在我们所接触过的诸多隐形冠军企业当中,极少有人谈及这样的排场和做派。因为它们所从事的行业以及它们所采取的战略的缘故,它们往往无缘成为大众瞩目的热点,也难以进入所谓主流企业的行列。有意思的是,就因为这样,就因为没有按照世俗洪流所推崇和熟悉的方式来做品牌,它们甚至还被某些浅薄的媒体讥为“不思进取”、“夜郎自大”。

虽然“深居简出”确实是多数隐形冠军公司共同的特征,但是我想再一次提醒每一位读者——这绝不意味着它们拒绝品牌营销(branding),更不意味着它们在所有人心目中都是籍籍无名。正如西蒙所说的:“所谓的‘隐形’只是对于大众或者不相干的人而言。每一家隐形冠军公司对于它们的客户和对手来讲不但是显形的,而且是最引人瞩目的。”事实上,隐形冠军们不仅懂品牌,而且非常重视品牌;不但做营销,而且常常做的是富有创意、充满激情的营销。

在采访隐形冠军的过程中,我们多次被那些精彩的营销故事所吸引。比如,中国本土测绘仪器行业最优秀的企业——南方测绘公司是所谓“文化营销”的典范。虽然他们的产品是“冷冰冰的仪器和软件”,但是这家公司才两岁的时候(1991年),公司创始人之一杨震澎就开始办起了一份一两页纸的宣传单式的东西,称为“南方新信息”。虽然寒酸、土气,但是用户“开始觉得南方跟其它代理商有些不同”。后来这份东西逐渐发展成为在内容、形式、出版周期上各有分工的两份报纸、一份刊物,不但承担公司的信息、文化的输出,同时也传达客户的反馈、行业的动向,逐步扩展成为公司凝聚客户、员工和业内专家们的纽带。这些企业文化载体所具有的真诚、互动、生活化的特征与今日最新颖的营销手段之——“企业博客”有着重要的相似之处。

而这一期我们想重点介绍的两位“隐形冠军”——圣雅伦日用品公司和丽华快餐公司,同样是他们所在行业当中最重要的营销创新的推动者。尤其令人起敬的是,这两家企业所从事的都是非常传统的产业,生产的是非常平凡甚至有些卑微的产品。但是正因为它们在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上的突破,它们不但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成为了市场的领袖,而且让整个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作品简介:

这是由吴晓波主编的蓝狮子财经丛书《案例》第三辑《返回原点》。此套丛书是中国企业家很好的商业读本。

本书从结构上分为“主编的话”、“专家论道”、“主题案例”、“深度解读”、“情景课堂”、“第一学习”、“另类案例”、“隐形冠军”、“商业历史”、“案例写作”等部分。本辑重点介绍了维维:在牛奶与豆奶间摇摆、美特斯·邦威:该不该放弃“虚拟经营”?、海信吞“龙”:多品牌的困局、制药界的龙象之争等案例。广大的读者朋友一定会在其中得到许多的启迪。

作者:吴晓波

标签:吴晓波案例经济管理商业

案例(第三辑):返回原点》最热门章节:
1第九篇 案例写作 读者回音2第九篇 案例写作 我写《105亿传奇——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帝国》3第八篇 商业历史 郭鹤年:“糖王”的成吉思汗梦想4第八篇 商业历史 1978:中国,回来了5第七篇 隐形冠军 案例二 丽华:快餐业的鲇鱼6第七篇 隐形冠军 案例一 卖“隐形冠军”的隐形冠军7第七篇 隐形冠军 这里的营销静悄悄8第六篇 另类案例 汉武大帝的御人术9第六篇 另类案例 公共关系管理之神王莽10第五篇 第一学习 CEO客厅·史玉柱:“他们说我根本不了解企业运作”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