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我在华为的日子_第十七章 第一节

董延明
政治经济
总共73章(已完结

我在华为的日子 精彩片段:

第十七章

第一节

那天下午突然出现很多手机用户电话无法接通的情况,集中高发在一个县城。董延明非常有幸地就身在该县城的上级机房。

事故出现后,从总部到分公司办事处,所有涉及到的网元部门全都组织起来,迅速成立了攻关小组。这事件从表面上看和小蔡碰到的那次完全一样,但是通讯领域就是这么奇怪,看似一样的结果往往都是不同网元不同原因造成的。

从前董延明在总部也观摩过攻关小组通宵达旦地工作,当时就看见高守他们跟平时一样写写画画开会讨论,等真在现场了才知道这种小组压力之大、范围之广、响应速度之快。

速度有多快呢,客户从投诉问题到电话会议开通不到十五分钟,董延明进到电话会议专线的时候里面也就七八个人,不过BAR的人居然还没有参与。

他自报家门,“董延明,在现场机房”,线路里的人马上哇的一声,“现场居然有人啊!”。然后在现场的董延明就要不断解答那些不在现场的人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参数,帮他们运行命令。一段时间后,大家已经排除了外力因素,断定就是公司的产品出了问题,但是是什么问题呢?最有可能的是BAR以及和BAR接口的网元CVF。

CVF那边的是个女人,一口咬定是BAR的问题,可是BAR这边的人居然半个小时了还没有上线,这女人跟起哄似的来来回回地说:“跟我们没关系啊,是他们的事啊,跟我们没关系啊,是他们的事啊……”

董延明听了半天电话会议,也分不清楚谁是谁,但是CVF那个女人还是听得清楚了,“肯定是BAR的问题”这种话也能听清楚。他马上分辩说,这不可能是BAR的问题。然后就列举了几条证据,大意是如果是BAR有问题,应该出现什么什么样的症状,但是实际情况和现场参数是什么什么样的,绝对不是BAR的问题。

CVF那边很坚持,说:“又没有代码你知道什么呀,你就瞎说吧。”

董延明大怒,差点摔了电话,大声说:“我就是BAR的开发人员,我开发的我怎么不知道!别的不敢说,这个问题我就可以肯定,这个事情绝对不是BAR的问题!如果是BAR的问题,我以后倒过来走!”

线路里很多人都开着电话忙别的事情,只有几个人窃窃私语,CVF那边声音稍微大一些,说,别听他的,赶紧去联系BAR的开发人员来定位,肯定是他们……

董延明说:“你说什么?我就是BAR的开发你听不到啊,有话跟我说,喊什么人喊人!现在我们在干什么呀?推卸责任啊?你推我推都他妈别承认,等明天问题没解决一块死了算球!”

他出差时间长了,连算球这种方言都学会了。这时候电话里有个人说话了,他说:“BAR的兄弟,你是在现场吗?”

董延明答应了一声,那人又说:“脾气挺大呀你。”

作品简介:

《我在华为的日子》里的主人公董延明是一个踌躇满志的菜鸟,机缘巧合成了华为的一员。从传说中的“地狱培训”到新员工答辩,董延明一直学习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华为人。他坚信每一个华为内部的传说,相信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自己却屡屡碰壁,半夜两点抱着啤酒瓶子和羊肉串,对着电视上的粤语TVB,嚎啕大哭。

他把任老板说的“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当信条,却垂头丧气地告诫别人:“其实烧死的那些都是烧鸡……”他一直努力做“领导离不开的员工”,需要他的时候他却回家过年,最终对着本该属于他的五万股票痛心疾首。

他没日没夜地完成工作,他开发,做砸了项目,和测试部对骂、摔电话,最终领导却拍着他的肩头说,大将之风。

他到处吹牛,拉帮结派,欺压善良,同事却评价他:“看他不要脸的样子真有大人物的潜质呀。”他最崇拜的领导黯然离去,他差点一同开路,最终却成了新领导面前倚重的红人。

他经历过的每个项目都是一段“和天斗和地斗和人斗”的经历,工作中每一个时期总会体会更多华为狼性的真谛……

长期以来,对于华为及其床垫文化和狼性管理,各种质疑和责难不绝于耳。那么,到底华为的企业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员工在华为的日子又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外面的人拼得头破血流也要挤进去,已经进去的某些人又总想着辞职?华为是否一座为各色光环围绕下的“围城”呢?

这部由曾经任职华为的程序员书写的职场小说,从一个基层华为人的视角,记录了菜鸟程序员董延明从进入华为到成为华为人,再到最终离开华为的点点滴滴,虽然文风不乏幽默与调侃,但辛酸与落寞亦时而涌上心怀。他的成长贯穿着自己的职业经历,也伴随着华为的成长,伴随着通讯业界的变迁。这是一个菜鸟程序员的职场记录,也是民营企业中的翘楚——华为公司的不为人知的流程制度乃至狼性文化的真实刻画。

作者:董延明

标签:董延明我在华为的日子华为职场管理

我在华为的日子》最热门章节:
1第十八章 第五节2第十八章 第四节3第十八章 第三节4第十八章 第二节5第十八章 第一节6第十七章 第四节7第十七章 第三节8第十七章 第二节9第十七章 第一节10第十六章 第四节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