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赌神数学家·战胜拉斯维加斯和金融市场的财富公式_第七部分 信号与噪音的故事 自负的猩猩

威廉·庞德斯通
政治经济
总共74章(已完结

赌神数学家·战胜拉斯维加斯和金融市场的财富公式 精彩片段:

第七部分 信号与噪音的故事

自负的猩猩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香农的远见卓识让他在挑选技术股票时占据优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农站在历史的前沿。他预见到数字革命的发生,并把钱押在这上面。普通的华尔街分析师都根本无法像香农一样预测未来,更不用说普通的投资者了。

这不可能会让顽固笃信市场有效性的人信服。香农的几乎全部收益都来自其聪明地(或幸运地)挑选出的3只股票。3个数据点并不具备太大的统计显著性,科学依据需要重复性。

重复性一直都是学术文献中对有效市场理论假说(EMH)进行广泛重新评估的要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计算机和数据库让金融学者们可以根据投资者的偏见挑选出历史数据,而这些偏见可能展现出市场的无效性。他们发现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偏差数据,足以在期刊上发表一篇相关文章。

学界讨论的“不合理”效应包括:P/E效应(低价格——收益比率的“价值股”,据推测应该比其他股票表现更好)、规模效应(小公司比大公司收益更高)、元月效应(股票市场1月份公布的收益更高)、星期一效应(星期一的收益低),甚至还讨论了天气效应(市场收益与晴天有关联)。

报告中的偏见几乎没有能通过重复性测试的。一旦某种“效应”被曝出,立即就会出现另外一种数据更多或者含有更现实假设的研究表明之前的效应并没有报告的那么具有统计显著性,或者根本不存在,或者第一次出版后就已经消失,很可能是因为人们开始试图利用这种效应。

经济学家和投资组合经理人理查德·罗尔(Richard Roll)在1992年抱怨称:“我本人曾用学者们研究出来的每一种异常的预见性策略为我自己和客户做投资,我一定要在这些所谓的市场无效性中赚一笔……如果日复一日投资者们都无法通过系统的方式有所收获的话,那么很难说信息没有被恰当地嵌入股票价格中。”

大多数信奉有效市场假说的经济学家们都承认,确实存在一些市场异常无效的情况,但他们不屑理睬。那些看起来似乎战胜了市场的交易员或者对冲基金只是运气好罢了,最终都会像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或者永福基金一样走向破产。没有人真正获得了超额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辩论的另一方常常要对这种挑战加以回答。很多论文中都几乎没有提出利用报告中的偏差情况获利的方法。比方说,如何利用天气效应赚钱?如果这种效应真的存在,那么曼哈顿的天气预报就能在预测纽约证券交易所当日表现时提供一点优势。好吧,那你就可以在晴朗的纽约购买股票,然后在大雾重重的伦敦卖空股票(如果这是天气预报倡导的)。与良好的对冲操作不同,股票不会在纽约下跌、在伦敦上涨,这根本不具有逻辑必然性,无论天气如何。你可能会在交易两端都遭遇失败。这种风险以及大笔交易费用(天气每天都在变化)使得这一计划不可能被用来获得超额风险调整后收益。

文献中提到的“效应”和成功的套利者使用的效应之间几乎没有重叠。大多数研究涉及的都是相对简单的股票选择或者市场实际揣测系统,这是投资者的时尚。在延长期成功进行基础分析的极少数投资者都是对人或者价格——收益比率的评判者。沃伦·巴菲特的超额收益可能都源于他在阅读资产负债表时的发现。这不可能通过任何从数据库中调用“官方”数据的模型而捕捉到。

在1984年的一次演讲中,巴菲特让他的听众想象一下所有2.15亿美国人都结成对子向一次抛硬币活动下注1美元。猜错的人被淘汰并把他的1美元交给猜对的人。

第二天,所有猜对的人再结成对子玩这个游戏,现在赌金为2美元。输家被淘汰,然后当天的赢家将持有4美元。游戏继续,每天的赌金都翻倍。20次抛掷后,游戏中将剩下215个人。每个人持有的钱都将超过100万美元。

根据巴菲特的说法,这些人中,有些会把他们的方法写成书,书名就叫“我是如何在20天中每天早上工作30秒就将1美元变成100万美元的”(How I Turned a Dollar into a Million in Twenty Days Working Thirty Seconds a Morning);有些则会去纠缠象牙塔中说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经济学家们:“如果不可能做到,那我们这215个人是怎么回事?”“然后商学院的一些教授将很可能会粗鲁地提出一个事实,如果2.15亿个猩猩也去做类似的运动,结果也是一样的——连续赢了20次的215只自负的猩猩。”

那么,什么样的证据可以说服我们相信有人可以很好地选择股票战胜市场呢?每年,晨星公司评级都会报出表现优于市场或者其他同行的互惠基金经理人。其中有一些连续多年蝉联评级榜单顶端。他们的基金广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人们认为过去的这些傲人的记录说明该基金具有超前的预测能力(忽略保留条款)。但是正如巴菲特讲的故事所说,肯定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小部分非常幸运的经理人可以实现长期的傲人成绩。

作品简介:

20世纪60年代,一向纸醉金迷、莺歌燕舞的美国赌场风云突变。几位神秘客横扫各大赌城,用匪夷所思的方法大把捞钱。美国各大赌场一时间乱了手脚。他们是几位让世人顶礼膜拜的数学家,把自己的实验室搬到了赌场!他们的目的就是在实践中证明一条“财富公式”。

“财富公式”在赌场里证明了威力后,证券市场成为下一个目标。书中介绍的能够给人带来财富的神秘公式,本是信息理论学家的研究成果,虽然受到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为首的经济学家们的严厉抨击,却在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实战中屡屡得到验证。很多著名的投资者都是财富公式娴熟的应用者,包括凯恩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捐赠基金)、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索罗斯(量子基金)等。

本书集历史、赌博、数学、经济学、投资和奇闻轶事于一体,《商业周刊》评价本书,这是一个迷人的故事,它让一个伟大的思想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彼得?伯恩斯坦的《与天为敌》、塔勒布的《随机致富的傻瓜》以及罗杰?洛温斯坦的《赌金者》的读者一定会深深地迷上《赌神数学家》。这些书籍都设法解释为什么聪明人要去冒愚蠢的风险。

书中的“财富公式”就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凯利在1956年提出的一个数学公式,被称为“凯利公式”。如果可以在信息传输中,将噪音干扰引起的错误降低到零,那么同理,投资者在追求最大收益的同时也可以把破产的风险降低到零。

如今,凯利公式已经成为智慧型投资者在确定投资策略时的金科玉律。

作者:威廉·庞德斯通

翻译:李春梅

标签:威廉·庞德斯通赌神数学家金融数学经济股票

赌神数学家·战胜拉斯维加斯和金融市场的财富公式》最热门章节:
1致谢2第七部分 信号与噪音的故事 无穷数的阴暗面3第七部分 信号与噪音的故事 香港辛迪加4第七部分 信号与噪音的故事 指标计划5第七部分 信号与噪音的故事 自负的猩猩6第七部分 信号与噪音的故事 香农的投资组合7第六部分 大爆炸的故事 情感丰富的人生经历8第六部分 大爆炸的故事 永恒的福气9第六部分 大爆炸的故事 生存动机10第六部分 大爆炸的故事 大尾巴效应与科学怪人
更多『政治经济』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