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事实上,这段残存的桥体建筑只是整个立交桥的匝道引桥,但恰恰这段匝道却是敌人向我们连当面发起进攻的必经位置。也正是如此,连长才想出了这招。

然而当我在污水和烂泥里爬行到那断裂之处,想要重新连接断裂的电缆的时候,我却发现,我根本无法做到。因为整个电缆完全被铁钎给插断成了两截了。这玩意儿不是电话线,随便搭上两根铜丝就可以通电的。

我咒骂了一声,回头向战壕那边看了看,呼叫了钟飞钟班长,要求他带起爆器过来。

电缆被切断了,这也意味着我们无法保持阵地与丨炸丨药之间的起爆连接,但是我们可以在这里引爆丨炸丨药。但这样也就意味着我们将突出在阵地前数十米。

趁着敌人还没有发起进攻,我和林深河班长、钟飞班长抓紧时间开始部署防御。我将电缆向废墟这边拉了拉,同时连接上起爆器,而钟班长、林班长两人则是匆匆的构筑阵地,两个浑身泥浆的家伙趴在地上拼命的用头盔在地上刨,大雨滂沱,泥土也变得很是松软,所以很快他们便是刨出了三个并不是很深的散兵坑,继而整个人缩身到了坑内,再用头盔往外舀水,而我在连接好起爆器后,也摘下头盔,往往舀泥浆。

构筑防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这样的大雨中,横流的雨水很快便是将我们挖出的散兵坑变成了水塘,不得以之下,我们只能先暂时躲在相对没有积水的废墟瓦砾中。我将自己裹在冲锋衣里点上一支烟,然后将剩下的两支递给钟班长和林班长,自己将冲锋衣顶在头上,很舒服地吞云吐雾起来。难得有会儿时间可以暂时休息一会儿。不过让我头疼的是,这该死的雨,下个没完。嗯,妈的,香烟也被刚刚的泥水给泡了一通,虽然装在塑料袋中,还是有点潮巴巴的,抽起来都不给劲。真他妈的不开眼,这个时候下什么鬼大雨。

虽然敌人的进攻被我们暂时给打退了,但我知道,在天气好转之前,敌人肯定不会放弃进攻的机会的。毕竟这样的瓢泼大雨之中,我们的空军是根本无法出动的,陆航的武装直升机也无法给于对地支援的。敌人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的,他们不会坐看着这个机会不去把握的。我坐在一块混凝土石块上,看着我的两位班长,他们也在静静地抽着烟,虽然两人共顶着一件冲锋衣显得有些滑稽,虽然香烟有些湿巴巴的,但能够在战斗的间隙抽上一根烟已经算是很惬意了。

就在我们估摸着敌人什么时候开始进攻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一阵怪异的嘶嚎。

“炮击!”我拐叫一声,扑声上前,将两位班长扑翻在地。

咣当,一声撕心裂肺的巨响几乎就在身旁响起,不等我们醒过神来,咣当,又是一声巨大的爆炸,随即第三声、第四声接连而起。敌人开始以炽热的炮火轰击我们的阵线。2连的防线方向更是一片火光。

“妈的,是重炮,敌人的主力上来了。”震得我胸腹部隐隐作痛的强烈颤撼感让我意识到这起码是105毫米以上口径的重炮,看样子敌人突围的主力到了。

“干他妈的,我们的炮兵呢?”浑身滚满了烂泥的钟飞钟班长破口大骂着,敌人的炮火都已经打了过来,我们的炮火在哪里。

几乎就在我们咒骂着炮兵的时候,124师炮群的大口径重炮开火了。十二公里之外的炮群按照炮兵引导员的坐标指示,开始猛烈的还击。105毫米榴弹炮、155毫米榴弹炮,单是听那一声声巨大的爆炸,我就知道有什么口径的火炮加于进来。敌人的炮弹和我们的炮火在天空中纵横纠错出无数的轨迹。甚至双方还鲜有的发生了互相炮击。一时间到处都是炮火。

瓢泼大雨并没有使得双方的炮击强度受到影响,雨是越下越大,而炮击的密度和强度也在逐渐升级。很快124师炮群的122毫米火箭炮也开始加入进来。一时间到处都是纷飞的炮火和林立的烟柱。

硝烟在饱含水汽的空气中愈发的难以散去,以至于呛得我从肺部到喉嗓都极为难受。我忍不住一阵的咳嗽。

2连的阵地显然是敌人炮击的重点,那边不断的砸落下敌人的炮弹,我粗略的估计了下,敌人至少在短短三分钟内向2连的守备阵地发射了两百发100毫米以上口径的炮弹。

随着双方之间互相的炮击进一步加剧,印尼军的进攻也开始了。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恐怕出现在我们当面的敌人不仅仅只有印尼国民军步兵第17师了。因为我看到远处的雨幕中开始出现了装甲战车那庞大的身影。

“印尼国民军步兵第17师、第3装甲旅、步兵312师残部、步兵311师大部,在这一天内同时向我在哥达布米以东之立交桥附近的守军发起反扑。”军史上对于这一幕只有如此简单的寥寥一段文字。然而作为那场战斗的亲历者,我清楚的记得那次战斗的残酷性。对于我们来说,这场战斗也是我们开始攻略雅加达之前,我253团所经历的一场最为残酷的战斗。

敌人第一轮进攻便是投入了第3装甲旅第1营大部及步兵第17师两个营,这点是我们完全没有意料到的,因为我们最初估计敌最先到来之兵力最多就是国民军步兵第17师以及步兵312师残部。然而显然我们估计错误了。

“坦克,坦克,八点钟方向!”耳麦内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叫。

我扭过头去,只见不远处3连的防御当面几个庞然大物正钻出雨幕。“我操,是m1艾布拉姆斯!”我的心骤然一沉。

冷战时期,可谓是主张坦克的发展巅峰时期,在1963年8月1日,为了对抗苏军在东欧部署的大批主战坦克,美国和联邦德国开始联合研制1970年代的主战坦克,即mbt-70,并于1967年10月各自展出样车,但随后因两国在设计上存在分歧,加之成本较高,联合研制计划终于1969年底破产。后来美国人在mbt-70基础上开始研制新的xm803坦克,于1970年制成样车,但仍因结构复杂,成本过高,故而这两个方案又于1971年底被国会否决。

在两车计划被相继取消后,美国陆军随即提出研制xm1坦克计划,并于1972年2月成立了一个由使用单位、研制单位和陆军参谋部三方组成的特别任务小组,正式开始了xm1坦克的研制工作。1973年1月美国陆军参谋部正批准特别任务小组提出的xm1研制大纲,1973年6月,陆军分别与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签订了研制样车合同。两年多后的1976年1月底,两辆样车完成,并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对比评价试验。当年年底的11月12日,陆军宣布克莱斯勒公司的样车获胜,并与之签订了制造十一辆样车的合同,从而开始了该坦克的全面工程研制。

研发计划于1979年11月完成,共历时三十六个月。而就在全面工程研制阶段进行的同时,利马陆军坦克修配厂被改造为m1坦克的第一制造厂。

战火再燃》小说在线阅读_第8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大麓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战火再燃第8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