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件受累不讨好的事,无论能否从舰上查出有价值的东西,中情局都将得罪这整条船上所有的人,弄不好还会惹出麻烦来以致与海军部结怨。所以,佩奇.波特兰将这份差事下达给了自己的助手,年轻气盛的华裔特工贺海,授权他全权负责“小鹰”查谍的工作,以期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一个退身步来,以防事情不顺时好出面斡旋。
在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简易停机坪上送走了“平头”贺海之后,佩奇.波特兰就打算躲回他在基地的临时住所里,关起门来与远在中国大陆的“老爹”联络,查证清楚“猛禽”坠落的细节,以防参联会甚至是国会质询时,自己好有洗脱责任的证据。毕竟是两架横空出世的“猛禽”啊!真的追究起来,其责任可大可小,是怪罪军方呢?还是责难中情局?倒时候就看白宫和国会更偏袒哪一方了。
如果,这家伙能在“小鹰”号上鼓捣点名堂出来,嗯,或许真的能够逮住一条“大鱼”也是说不定呀!毕竟,今晚航母猎情的消息是从中情局在大陆的一条极其秘密的渠道里传来的,可信度极高,没理由怀疑。那么,作为常驻东方的唯一一艘航母,“小鹰”号上的谍雾自然也就越来越浓重了,航母情资的源头必定就出自于它。佩奇.波特兰心里想着,禁不住叹道:
“啊!长夜漫漫,真的好难熬哇!”
贺海在舰岛三层的一小块封闭的舱室内焦急的等待着,隔壁就是“小鹰”号的舰长室,他看见舰长的联络副官刚刚敲开了舰长的舱门,自己闪了进去,却把贺海一个人丢在了外面。
想必他此时正在费劲的向舰长解释中情局染指“小鹰”号的意图吧!贺海悄悄推测着,心里却在为自己该如何面对这艘巨大的海上巨兽而暗暗发愁。
这可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城市啊!它全长三百二十三米,宽七十六米,由甲板到舰桥高十一层,有二千四百多个舱室,除了二千九百多名船员,还有近二千五百余名航空人员,这里有医院、百货店、邮局、药店、银行…哦,天呐!
贺海不得不强迫自己停下思绪,转而面对现实。如此巨大的一条船,不要说舰长不为难自己,就算他敞开大门让自己随意检查…哦,兄弟,你该从何下手呢?
舰长室的舱门打开了,联络副官一个人退了出来,他的手上拿着一张绿色的胸卡,那是舰长特批的准许进入船上各个部门的通行证。
“好了,先生。舰长准许我来陪同您随意检查这条船上的任何一个舱室,也包括他的住舱,如果你觉得有必要的话。”
联络副官非常客气的说着,把那张绿色的通行证帮忙挂在了贺海的胸前。贺海脸上泛着笑容,边向联络副官道谢,边迈步走出了那间让他感觉憋气的舱室,来到了露天的剑桥上。
看着满天的星斗,呼吸着咸涩的海风,贺海茫然的望着脚下的这个庞然大物。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自己的上司为何如此放心的让他一个人独立承担起这样一个意义非凡的重要使命。
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在心里肯定的对自己说。想到这里他垂头丧气的耷拉下脑袋,像只泄了气的皮球,刚才的潇洒举止和踌躇满志转眼一扫而光。他的目光落在了胸前刚刚由舰长签发的特别通行证上,不由得想道,既然已经惊动了“小鹰”号的舰长,总得干点什么才好,不能就这么放弃呀!不然,怎么跟舰长解释呢?贺海用手糊掳了一下二茬头,禁不住愁容满面,自己该如何收场呢?他可是航母战斗群的司令官呐!
一辆支楞着梯形弧状天线的电子测量车在空旷的飞行甲板上缓慢的开进,它车顶上的天线一刻不停的旋转着。从舰桥上望下去,就像是一辆遥控行进的玩具车一样。贺海觉得奇怪,怎么?舰载机入库以后,还要用这玩意儿来检修跑道吗?
贺海觉察到了自己身后的那个联络副官正默默的等候自己的命令,于是,苦于无从下手的他没话找话的问道:
“上尉,像这样的检查,每天都要做吗?”
年轻的联络副官生得仪表堂堂,估计靠着他的身形长相到了好莱坞也能混成个二三流的明星了,只是那样一来却远没有跟着“小鹰”号的舰长来得实惠了。像现在这样,每天养尊处优的混迹于舰长和各部门主官之间,既不用操心费力,又深得人们的尊敬,三五年之后便能升为校官,所以,何乐而不为呢?此刻,这位极有耐心的副官终于等到神秘的中情局特工发话,便连忙应道:
“噢!不是每天都做,今天是个特例。”
贺海没听明白,但又一时找不到其它的话题,于是,他回头看了眼联络副官,随口问道:
“怎么?今天是个很特殊的日子吗?”
也许是因为大人物见多了的缘故,副官仍旧是一副淡然的口气说道:
“啊!不是,刚刚接到舰队司令部的通知,说十分钟之前监测到一段强烈的信号,他们说有可能是从“小鹰”号上发出的。所以,舰队基地派来了监测小队,分乘两架直升机,就在你之前的十分钟里刚刚降落。
哦,上帝啊!听了联络副官轻描淡写的解释,贺海的大脑中灵光一闪。信号?什么信号?难道就是自己挖空心思正要查找的那个发送航母情资的信号源吗?
想到这里,二话不说,贺海转身便朝舰岛的舷梯走去,这让联络副官的神情为之一变,他以为自己刚才的话说得有不妥之处,但转念一想便当即明白了原因。
信号!间谍?哦,难道有这么巧的事?不等他想明白其中的联系,贺海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舷梯口,联络副官只好连忙跟着追了下去。
12.3.2
佐世保军港 “小鹰”号航空母舰
23:10
贺海大大咧咧的坐在密封得严严实实的车厢里,眼睛盯着身边的这三名身着蓝色迷彩军服、头戴捂耳辨听器的技术士官们,看着他们正全神贯注的辨别着从灵敏的监听天线上截获的各种讯号。这是一件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必须在千奇百怪的声音当中分辨并剔出那些自然的、合理的和没有危险的信号。这需要检测者具有极专业的知识和极丰富的经验,因为他们听到的是被放大了数千倍的信号,那可能是忙碌了一天的水兵的鼾声,也可能是偶尔游过舰舷的海豚的低语声,甚至包括了蚊子一类的昆虫的交配声。
贺海惊诧于这辆改自福特商务型小客车的特种车厢里的宽敞容积,在安装了大量的精密设备之后,居然还有足够的空间能让操作设备的士官们舒适的坐在那儿,却一点也不觉得压抑。他们真的很能干呐!一切都体现着利益最大化的理念,看看这一次他们是不是也有一个最大化的收获吧!不然,就是浪得虚名了。
贺海远不及那位联络副官表现得有涵养,刚刚坐上车没几分钟便显出了焦躁不安的神情。他看着这辆“海上城市”里唯一的夜班车在结构简单的“城市街道”上来回的扫马路,心头便不由的起火,他时不时的看看手表,又抻抻领带,一副抓耳挠腮的样子,这让一旁专心于监听的士官们不由的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