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与楚太子盘算道:“秦国留下太子您,想以此来换取利益。现在楚王一旦去世,阳文君的儿子肯定会被立为继承人,那么太子您就不能继承祖业了。太子不如秘密逃离秦国,我留在这里拖延时间,以死来对付秦王。”
太子于是化装成楚国使者的车夫,跟随使者混出关外,而黄歇则守在馆舍中,对外宣称太子生病,谢绝一切秦国官员来访。
他估计太子已经走远了,便去告诉秦王:“楚国太子已经秘密回国并且走得很远了。我黄歇情愿接受死罪。”秦王勃然大怒,当场就想把黄歇拉出去砍了。
这时范雎站了出来,把秦王拉到了一边儿,跟秦王低声说道:“大王您想,黄歇作为臣下,为了救他的主子都能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如果楚太子即位,凭借他和黄歇的关系,一定会重用黄歇。现在楚太子已经回去了,我们不但要赦免黄歇无罪,而且要好好护送他回去,这样就可以与楚国搞好关系了。”
秦王听从了劝告,马上回到朝堂上面,面带微笑地下令放走黄歇,并护送他回国。
就这样,黄歇和楚国太子在楚国的领土上再次相见。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后,楚顷襄王就去世了,太子也顺利即位,对外称楚考烈王。新任楚王任命黄歇为国相,封给他淮河以北的领地,号称春申君。
对于秦国而言,楚太子不回去是最好的,因为秦王手里有一张牌可以打。楚太子秘密逃走之后,秦王手里少了一张牌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秦王的面子问题。
而且黄歇还摆出一副“我就把太子送走了,要杀要剐随你的便”的流氓架势,换做任何一个人被愤怒冲上头是必然的。
再看一下范雎。范雎在第一次听到黄歇提议放走楚太子回去的建议时,并没有着急表态说行,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前面有说到,此事重大,范雎不敢轻易同意,必须征得秦王的同意。但是,范雎也没有着急表态说不行,按照前面章节中范雎的表现,此人也是个杀伐决断之人,他不可能把自己不认同的事情拿去找秦王商量。由此可见,范雎内心里面其实认同放楚太子回去是上策。
后来,发生了楚太子逃跑并且成功的事情。楚太子这样做确实不合适。既然木已成舟,范雎需要考虑的是在此情况下怎么实现秦国的利益最大化。
秦王这边儿需要过一关,那就是因为失掉面子导致的愤怒。
范雎这边儿当然也就对应着需要完成一个任务,那就是熄灭秦王的愤怒。
范雎作为职业化超一流的职场高手,利益的最大化是其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情绪化对他们而言早就变成了不需要走脑子、费精力的东西。就好比人在吃桔子的时候,很自然的要去掉桔子皮一样,根本不用在桔子皮的去留上费什么精力。
秦王就明显差一些。
能够做成大事的人,总是会在任何时候轻轻拂去自己负面情绪的蛛丝网,用理性来武装自己,在冷静的算计和推理后,做出最能让自己获取利益最大化的决定。
在竞争的环境中被惨烈淘汰出局的选手,是不能有享受自尊的——不是不配享有,而是没有能力更没有机会享有。
这一次,范雎又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办公室实用暴力美学》【第一部】【第43节】《办公室实用暴力美学》【第一部】【番外篇】《菜根谭》的智慧
职场,其实只是一个小的环境,即使一个人所在的企业是世界级的跨国企业,比如沃尔玛、ibm这一类。而社会才是大舞台,职场是社会的子集而已。职场的智慧是在社会中立身智慧的体现,二者往往分不开。
在中国,要想在职场甚至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有用的智慧是绝对不可能的。西方式的诸如法治、监督、自由等等的思想我们绝不拒绝,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我们更永不放弃。只有这样,你才能一方面在中国现有社会的改革和进步中跟得上大环境的步伐,另外一方面你也不会迷失自我,而是内功十足,经受得起激烈竞争的考验。
本番外篇提到《菜根谭》,就是希望借着这本书中的智慧,给各位看官一些新的启发。有了这些思想的启发,对于后面我们理解《资治通鉴》中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以及揣摩他们那时那景那境下的人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闲言少叙,切入正题。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菜根谭》成书于明代,行文采用了语录体,作者洪应明。此人年轻时狂热追求仕途功名,晚年大彻大悟后归隐山林,一心向佛。
历史上这种人很多的。例如,近代的弘一法师李叔同,标准的富二代,还去日本留过学,在书画、音乐上颇有建树,没有出家前就有一首到现在还很知名的作品《送别》(一提歌词,大家就都知道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就这么一个人,突然遁入空门,必然有他内心里面挣扎和顿悟的过程。
这种人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入世和出世。一般他们过人的天赋决定了他们在这两个阶段里面的表现都会异于常人。
回过来再说洪应明先生。老洪由一个苦心于仕途权术的人变成一心向佛的人,其必然对入世和出世都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正是因为他曾经那么执着的入世,所以他后来出世的情怀才变得那么真挚,正是因为他后来那么毅然的出世,所以他之前入世时的感悟一定会无比的深刻。
看一本书之前一定先看看作者。如果作者是个不着调的人,他的作品不用去阅读,也知道没什么技术含量。如果作者是一个国家的缔造者这种级别的半神级人物,那么他的作品中就必然有我等去苦心研究的地方。读读《***选集》对于每一个年轻人的成长都大有裨益。
让我们一起进入《菜根谭》的世界吧。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勿取万古之凄凉。”
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就是:遵守道德的人,仅仅会寂寞一时;依赖于有权势者的人,早晚凄凉万古。真正聪明的人会看到物质之外的东西,思考未来的自己;做人宁可受一时的寂寞(遵守道德),也不要让自己凄凉万古(依附于有权势者)。
这是字面意思。
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可就真拿着鲍鱼、海参、鱼翅当咸菜吃了。
古人的“道德”跟现在普通话中的“道德”含义大相径庭。古人的“道”和“德”是分开的两个概念。“道”广义上可以表述为这个世界的自然规律,狭义上可以表述为做人的规律。“道”的存在和人怎么想没有关系。“道”的最大特点是:作为人,你不遵守,你就活该等着倒霉吧!
“德”是说人的行为规范,也就是说在遵守“道”的前提下,人最应该怎么做。
由此,也就演变出了现在普通话中的“道德”这个词的含义。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就是要告诉我们,最正确的做人方式,其优势往往在短期内不会有所体现,甚至会体现为负面的东西。但是只要我们按照一些做人的正确的规律去做,早晚就会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