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卫少儿有个相好的,是个姓霍的小公务员,这个小公务员和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勾引公主家的丫鬟,是大罪,所以这个小公务员就跑了,把儿子留给了情人。

情人卫少儿没法带儿子,就丢给了弟弟卫青。卫青带着私生子外甥霍去病,整天泡在羽林郎。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私生子居然是绝世奇才。

霍去病最匈奴作战,和他的舅舅一样,从无败绩。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则是“封狼居胥”。南宋著名词人将军辛弃疾说,他做梦都想取得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战绩。

狼居胥,是今天的蒙古境内肯特山。

公元前119年,年仅二十一岁的霍去病率兵出征,长驱直入两千里,斩杀匈奴七万余,俘虏匈奴王侯将相八十三人,在狼居胥举行了祭天仪式。

然后,霍去病带着羽林郎八百健儿,一路向北追赶,一直将匈奴赶到了瀚海边。如果不是瀚海挡住了去路,他们还会继续追入北极圈内。

瀚海,今天的名字叫贝加尔湖。这是中国军队出兵北方最远的地方。

八百羽林郎中,有一个人叫李敢。

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三儿子。

李广少时,汉武帝从六郡招收良家子弟,组成期门卫士,李广入选了。李广根正苗红,他的祖上是亲国将军李信,燕国就是他率兵灭的。

李广在期门卫士中迅速成长,在多次与匈奴交战中,战绩辉煌。有一次,他在战场上俘虏了一名匈奴大当户,班师回长安,听闻妻子刚刚产下一子,他就将儿子名叫李当户。大当户,相当于万户侯。

李广有三个儿子,最有名的是三儿子李敢。

一次李广出击匈奴,带着十几岁的李敢。李广只有五千人,突然与五万名匈奴遭遇。别人劝李广赶紧跑,李广豪迈地说:“匈奴再多,又有何惧!”

五万匈奴将李广的五千汉军包围了,准备进攻。

李广让儿子李敢带着几十个勇敢少年,旋风般地冲入匈奴阵营中,三进三出,匈奴对这支彪悍的小分队,毫无办法。

汉军士气大振,围城圆圈,和匈奴交战,杀敌数千。天亮后,援军赶到,匈奴逃走。

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这得之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激情飞扬的描写。

李广骁勇异常,可惜命运多舛,他在历次远征中,要么是碰不上匈奴,要么就是遭遇匈奴重兵,所以导致他战绩有限,难以封侯,郁郁而终。司马迁担任好好的史官,只因为替李陵说好话,就遭受宫刑。司马迁从自身的遭遇,联想到一辈子遭遇坎坷的李广,他对李广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史记》中,最精美的华章,是项羽本纪、飞将军列传、刺客列传。项羽是刘家的死对头,飞将军李广和司马迁一样经历悲惨,所以司马迁写作的时候,满怀激情。在铁板一样的官场文化中,遭受奇耻大辱的司马迁连个倾诉的人都没有,他幻想着自己像刺客一样,用手中的利刃划破沉沉铁幕,他笔下的刺客列传,同样文采飞扬,令人心驰神往。

飞将军李广的大儿子李当户早早去世了,他留下一个遗腹子,这就是李陵。

李陵自小就在羽林郎长大,和他的爷爷李广叔叔李敢一样,浑身是胆。

公元前99年,李陵带着五千名步兵,深入北地,被匈奴十万人围困。李陵与匈奴血战,杀敌数万,箭镞用尽,枪折刀断,李陵和战士们拆开木车车轮,用车辐作为兵器,与匈奴血战到底。

最后,李陵力竭被俘,五千步兵几乎全军覆没,仅逃回四百人。

就在此时,长安城中疯传着一个消息,一个姓李的汉军校尉在替匈奴练兵,汉武帝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人就是李陵,他要将李陵灭族。史官司马迁为李陵争辩,被打入牢狱,身受腐刑。

悲愤异常的司马迁,奋笔疾书,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史记》。

实际上,替匈奴练兵的人叫李绪,而不是李陵。

被俘后囚禁在北地寒彻入骨的牢狱中的李陵,听闻全家被杀,愤怒异常,投降了匈奴。

李陵在匈奴,依然心系汉室,他从不领兵与汉军交战,而且,他还刺杀了投降匈奴并替匈奴练兵的李绪。

此时,那个持节牧羊的苏武还在边地,他写信呵斥李陵投降匈奴,满腔悲愤的李陵给苏武回了一封信,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李陵答苏武书》。

两千年过后,我们阅读《李陵答苏武书》,仍然会泪流满面。

历代的文人骚客们,对羽林郎毫不吝啬溢美之词,比如“长安年少羽林郎,骑射翩翩侍武皇。”又比如“汉家官兵名羽林,臂鹰走马长楸阴。”又比如“少年出猎出长扬,禁中新拜羽林郎。”还比如“十八羽林郎,飞腾事朔方……王庭须远遁,卫霍在边疆。”

羽林郎,是大汉最精锐的军队,是大汉武力的象征。

李陵之后,羽林郎就走向了没落。

没落的原因是晚年的汉武帝彻底变了,他不再是那个雄才大略的帝王,而是一个疑神疑鬼的糟老头,那些护卫在他身边意气风发的良家子,渐渐被油嘴滑舌阿谀奉承的宦官所代替。

羽林郎在征战匈奴中,完成了自己的辉煌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两汉过后是三国,三国为英雄们纵横驰骋提供了最广阔的舞台,它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走完了别的朝代几百年也无法走过的辉煌。它的精彩和惊心动魄,绵延了后世几千年。

史书中记载了这个时代多支精锐部队,其中为人最熟知的,是白马义从、虎豹营。

白马义从是三国时期出现最早的精锐部队,共三千人,全是骑兵,全骑白马,每逢交战前,必大声齐呼:“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然后发起排山倒海的冲击。

白马义从的首领叫公孙瓒。在刘备还没有暂露头角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一方诸侯,镇守边关四郡。

边关以北,就是乌桓人。乌桓人长于骑射,战力剽悍,他们经常南下劫掠,中原人深受其害。

公孙瓒决定成立一支顶级骑兵,战斗力更要求在乌桓人之上,以快打快,以强攻强,这样才能免除边疆之患。

这就是三千人的白马义从。因为公孙瓒青睐白马,所以这支部队里人人都骑着白马。

白马义从最初只有十几个人。有一次,公孙瓒带着十几个骑士,在边境巡逻,突然遭遇了几百名乌桓骑兵。公孙瓒的武器是双头枪,就是说,枪杆的两边都安装有枪头。公孙瓒挥舞双头枪,向着乌桓人冲击,居然将乌桓人打败了。

此时的公孙瓒,担任的是长史的职务。长史,就是掌管文书的官职。此后,乌桓人称呼他“白马长史”。

三千人的白马义从就是从这十几个人发展起来。白马义从在对乌桓人的作战中,保持全胜。乌桓人相互转告,见到白马义从,赶紧躲开;见到白马长史,赶紧躲开。

白马义从在三国历史中,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它败给了袁绍的弓弩手。

古代战争观赏指南(想看中国古代军队如何作战,就请进来探讨)》小说在线阅读_第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李幺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古代战争观赏指南(想看中国古代军队如何作战,就请进来探讨)第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