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便是我的推测,但还有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明智光秀之所以叛变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信长将光秀安排到出云、石见两国,目的是让其与羽柴秀吉共同消灭毛利氏。不过出云、石见两地仍在毛利氏的掌控之下,要想获取这片领地,必须先要进行一场大战才行,况且出云、石见两国远没有光秀原先的领地丹波富饶,满含怨气的明智光秀对信长产生了极大的不满,从而萌生了取而代之的野心。
事实上,痛恨信长的人何止明智光秀,朝廷痛恨他,日本的寺院势力因为它火烧比叡山等一系列暴行而仇视他,敌对的武士大名因他大开杀戒而仇视他,信长在“天下布武”的道路上树立了太多的敌人,最终让他走上了不归路。
天刚微微亮,光秀的士兵就将借宿在本能寺的织田信长团团围住,本能寺的守军不足百人,很快就被攻陷,本能寺的大殿着了火,绝望的织田信长退入殿内,关上拉门,就这样与寺庙的殿宇一同化为灰烬,至此他的生命便定格在了49岁。接着明智光秀立即进军京都,京都守备信长的嫡长子织田信忠率部在妙觉寺转入二条所与光秀激战,结果不敌光秀,切腹自杀。这便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本能寺之变”。
六月一日晚,光秀率领13000人的部队从丹波龟山城出发,向京都进发,二日凌晨渡过桂川后,光秀突然扬起马鞭,下达了“敌在本能寺”的命令。
天刚微微亮,光秀的士兵就将借宿在本能寺的织田信长团团围住,本能寺的守军不足百人,很快就被攻陷,本能寺的大殿着了火,绝望的织田信长退入殿内,关上拉门,就这样与寺庙的殿宇一同化为灰烬,至此他的生命便定格在了49岁。接着明智光秀立即进军京都,京都守备信长的嫡长子织田信忠率部在妙觉寺转入二条所与光秀激战,结果不敌光秀,切腹自杀。这便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本能寺之变”。
信长与信忠双双殒命,不可一世的织田氏由“天下霸者”逐渐沦落为三流大名。织田信长在统一日本的道路上倒下了,而此时46岁的羽柴秀吉就如同一颗冉冉的新星,他将完成信长未竟的事业。
本能寺之变发生的时候,羽柴秀吉的军团正在二百余公里外的备中高松城攻打毛利氏,当时信息传播的速度远不如今日快捷,直到羽柴秀吉意外截获了明智光秀向毛利氏传送的信件,才得知主公织田信长已死。
信长横死的消息让秀吉极为震惊,一开始他还将信将疑,无法确定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就在秀吉心中充满疑惑的时候,手下的军师黑田官兵卫告诉他这是夺取天下的大好时机,于是羽柴秀吉当机立断,在毛利军还不知此事的情况下与其议和,按照双方议定的条件,高松城主清水宗治切腹自杀,秀吉便撤离高松城。
六月六日,秀吉率军离开高松城,上演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大折返”。
与此同时,明智光秀也在紧锣密鼓地筹谋他的霸业。杀死信长和信忠之后,六月五日,光秀带兵占领了信长的大本营安土城。六月九日,光秀回到京都,向朝廷献上白银500枚,并迫使天皇册封自己为征夷大将军,一跃成为时代的中心人物。之后,他又占领了山城国和近江国几乎全部土地。然而光秀的反叛行为并没有得到织田氏众将的支持,就连与他有姻亲关系的细川氏也拒绝与其合作。
明智光秀向全日本发布檄文,号令各地诸侯大名响应自己,不过遗憾的是他没有得到任何积极的回应。
与光秀孤军奋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羽柴秀吉得到了织田氏诸家臣的拥戴和支持。秀吉回到大本营姬路城后,随即将所有的钱粮财物全部分发给下属,紧接着,他便回师京都,一路上,秀吉以信长的名义积极收纳各地信长的旧属,十一日抵达尼崎城时,其部队人数已经增长到三万人,十二日,秀吉的军队已抵至今日大阪府和京都府的交界之处。
六月十三日,一场关乎两人命运的决战开始了,对于秀吉而言,如果此战胜利,不仅能为主公信长报仇而且还能继承信长的霸业。
下午四点,羽柴军团的三万人与明智率领的一万六千人在摄津与山城交界的山崎展开了对战,然而战斗刚刚开始,明智光秀的大军就处于不利的局面。
两个小时之后,光秀军便因寡不敌众而败北,明智光秀仓皇出逃,晚上七点左右,他逃入胜龙寺城,企图取道淀川前往坂本城。
然而不幸的是,在途经伏见的小栗栖时遭到当地山民的袭杀,身受重伤的光秀自知大势已去,便就地自杀,享年55岁。
从获得征夷大将军之职而自称天下人到兵败身死,光秀的政权仅仅维持了一个星期左右,故而历史上称为“三日天下”。
在击败明智光秀之后,羽柴秀吉迅速清除了明智光秀所有的残余势力,成功将近畿地区掌控在自己手中。
凭借着显赫的战功,羽柴秀吉称为织田氏家臣中最具有威望的人物。
六月二十七日,羽柴秀吉、丹羽长秀、柴田胜家、池田恒兴四人齐聚清洲城,召开了一场重要的会议,它将决定织田氏的家督之位由何人来继承。
会议上柴田胜家拥戴信长的三子织田信孝,而羽柴秀吉则拥立信忠之子,年仅三岁的三法师(织田秀信)为继承人。
最终,秀吉以绝对优势成功压倒了柴田胜家,以三法师监护人的身份成为了织田氏的实际掌权者。
此后,秀吉继续完成信长统一日本大业,在贱岳之战中,羽柴秀吉联合丹羽长秀、池田恒兴,力挫劲敌柴田胜家,最终柴田胜家兵败自杀。
在铲除了柴田胜家的势力之后,秀吉已经掌握了织田信长原有的全部领地,成为了不折不扣,无人能及的霸主。
天正十一年(公元1583年),羽柴秀吉下令在石山本愿寺的原址上建造了一座比昔日信长的居城安土城更加恢宏壮丽的大阪城。
大阪城号称天下第一城,此城耗时三年,动用了十万民夫才得以建成,在世人眼中,大阪城就是座牢不可破的金汤之城。此后的数年间,秀吉便以大阪城为大本营,加快了统一日本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