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御家人在抗元战斗中做出的贡献最大,然而战争过后,许多御家人特别是中下层御家人就已经负债累累,濒临破产。实际上,早在蒙元入侵之前,不少九州御家人就已经沦落到变卖或典当家族领地为生的境地了,然而元军的大举入侵则加速了御家人的破产,所以战争结束之后,御家人们都希望幕府能早日实行恩赏,以解决经济困窘的局面。但是最大的问题是用于恩赏的土地从哪里来,全日本的土地就这么多,而当时幕府调查认定战功的文书就达2000多份,要想全部进行恩赏,幕府显然是拿不出这么多的土地。
究竟该怎么办,为了应对当前的困局,镰仓幕府于弘安七年(1284年)五月下了一道命令,主要包含两条内容:
1、九州的神社领地,已卖却,或典当给百姓、高利贷者的,一律无偿归还神社。
2、九州御家人的名主职及所领,或卖,或典当,没有超过20年的,只要守护人证明其勤于御家人役者,幕府即可发放安堵下文。①
这两条命令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一、凡是九州的神社将土地贩卖给百姓、商人或高利贷者的,购买土地的人都要无偿归还给神社。二、抗元战争中立下战功的九州御家人,如果将其土地变卖给百姓、商人等,如果时间没有超过20年,买者必须要无偿归还,同时幕府向御家人颁发安堵状,承认其领地所有。
幕府发布这道命令虽然用意是好的,在恩赏土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希望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御家人的利益,但却完全忽视了购买者的权益,因此这道命令在九州各地遭到了强烈的抵制。
在恩赏方面,安达泰盛亲自担任幕府的奉行,来处理在战场上立下战功的御家人的恩赏问题,然而幕府实行恩赏的条件又是极为苛刻的,比如以竹崎季长为例,就是因为在战斗中没有保存好敌军的首级,所以战功没有得到幕府的承认。
说到竹崎季长,恐怕没有多少人了解,在历史上是个真正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以他为主角绘制的《蒙古袭来绘词》却在日本家喻户晓,成为研究元日战争的第一手史料。
实际上早在蒙元入侵日本之前,竹崎季长的生活就已经日渐困窘,在文永之役时,这个愣头青仅仅带领着身边五个郎党就冲进了蒙元大军的军阵之中,结果付出了三死两伤的惨痛代价,可是战争结束之后,幕府却迟迟没有进行恩赏。
无奈之下,手头拮据的竹崎季长只得变卖掉自己的坐骑和家产,凑足了路费,走上了艰辛的上丨访丨之路,两个月后,竹崎季长抵达了镰仓,并最终幸运地得到了安达泰盛的亲自接见。在安达泰盛的面前,竹崎季长愤愤不平地拉开了一幅长长的画卷,此画便是他花钱请人绘制的《蒙古袭来绘词》。安达泰盛定睛一看,画上确实有他本人,而且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情况确实属实,于是安达泰盛慷慨地将其封为肥后国海东乡地头,此外他还赠予竹崎季长一匹宝马送其回家。
当然安达泰盛之所以这么做,并非是简单地出于同情心,而是想借此达到维护御家人的利益的目的,并通过此举树立幕府的威望,以此来稳定幕府的统治。
①王金林:《日本中世史》下卷,第481页
公元1284年,日本弘安七年,在安达泰盛的扶持下,北条贞时成为幕府新一代执权,由于尚未成年,幕政仍由安达泰盛主持,他实施的一系列改革,让镰仓幕府的政局逐渐稳定下来,与此同时安达泰盛与其子宗景的权势也在迅速扩张,从而引来了众人的非议,这其中就有御内人“内管领”平赖纲。
平赖纲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在他眼里,安达氏已经成为自己扩张势力的巨大障碍,然而要想彻底扳倒安达泰盛绝非易事,唯有等待时机。
机会很快就来了,一天安达宗景为了炫耀家世,洋洋得意地对别人说,自己的曾祖父安达景盛是源赖朝之子,曾经姓源氏。不料这话传到了平赖纲的耳朵里,平赖纲觉得其中大有文章可做,于是悄悄地跑到执权北条贞时的宅邸,对贞时说:“安达泰盛之子安达宗景说他的曾祖父是源赖朝之子,要改姓源氏,这是什么意思?这不就是有图谋不轨之心,想夺取幕府将军的位置吗?”懵懂少年北条贞时听信了平赖纲谗言,在他的默许之下,平赖纲积极谋划讨伐安达氏的军事行动,终于在弘安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平赖纲发难了,武装部队包围了安达泰盛在镰仓的宅邸,安达一族奋起反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很快这场骚动演变成内战,战争又演变成屠杀,整个镰仓陷入到战火之中,一片混乱,幕府将军的宅邸也在战争中被焚毁,在激烈的战斗中,安达一族极其郎党500多人遭到屠杀,其中死者还包括二阶堂行景、少贰景泰、大江泰广等一干幕府元老。
平赖纲在镰仓清除了安达一族后,又将屠刀指向地方,无数御家人遭受株连,纷纷倒下。这场政治动乱历史上称为“霜月骚动”。“霜月骚动”实质上是幕府内部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大量御家人遭到清洗,从而动摇了幕府统治的根基,这场动乱成为幕府走向衰败的开始,镰仓幕府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