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同时,蒙古士兵也迅速跳上船,船夫们将白色的长桨插入水中,挥动起来,大船缓缓地出发了。

庞大的蒙古大军的像蚂蚁覆盖在伏尔加河两岸,黑色大船飞舞起白色的长桨,向对岸返回。其余的无数大船迎着返回的船只驶来。宽阔的河面上到处是竖着的马耳和马头。

渡过河后,蒙古人发出野性的呼喊,向俄罗斯腹地开拔。

梁赞,是俄罗斯中部城市,位于奥卡河右岸,是梁赞州的行政中心。十四世纪初为梁赞公国都城,它还是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故乡。

巴甫洛夫大家应该知道吧,就是那个创造条件反射学说的伟人。

那时的梁赞城,建在在奥卡河边高高的悬崖上,梁赞的外城是泥土筑成的城墙,内城是树桩围成的板墙,板墙上有百年橡树木板筑成的塔楼。

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他们的城墙不像中国一样,用石头筑成呢?那样不是会坚固的多?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辽阔的俄罗斯草原没有石头啊,所以只好用泥土和木材做城墙了。

其实,据史书记载,蒙古西征军以若毛而杜因人作向导,分为三路沿着顿河和顿涅茨河,自东南进入俄罗斯边境,向北进攻。

大军前面有侦察部队,打听情况,勘察地形和了解敌人设下的哨卡以及捕捉"舌头",然后送交速不台的营帐。情况提供:敌人构筑了难以攻破的要塞和高耸结实的城墙,森严壁垒。夏季到来时,那里到处是森林和沼泽、泥潭。只有在严寒的冬季,才能畅行无阻。

为使各集团军和统帅部的联络畅通,专门设有联络分队。他们还设有一支由骆驼组成的庞大运输队,驮运营帐、毡块、铜锅、面粉、饲料、干肉、食盐、油脂和其它物品。骑兵都备有两匹或者更多的乘马,马群在后紧跟,在长途急行中可以轮换,加快进攻速度。因此西征大军一路换乘,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大军进入森林地带后,用俄罗斯俘虏砍树开路。

当时的梁赞公国大公是尤里·英格瓦列维奇。听说蒙古人来了,便打发人到各乡村去要他们出兵保卫梁赞城。使者到每一个村庄召开村民大会,对他们说有一个叫做鞑靼人的陌生民族正向他们打过来,使者命令十六岁以上的全体成年人和小伙子,带上家里的斧头和刀剑,到梁赞去。

蒙古人做事一向是先礼后兵,派出了三个使者,一个是老头,老人家见多识广,作为使者还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是面色阴沉,目光威严的军官,应该是个地位比较高的人,大致相当于代表团团长,据说他是速不台的儿子兀良合;还有一个最令人奇怪,竟然是一个老巫婆,这个巫婆肩上披着一张熊皮,头上戴着一顶高高的尖顶帽,皮腰带上挂着几只熊爪和熊齿、一些小贝壳、几把长刀和一面绘着星星的圆形大铃鼓。

有人很奇怪,蒙古人怎么会派出一个巫婆呢?其实,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记录,其实人家不是巫婆,而是我们熟悉的宗教人士。蒙古人信仰萨满教,他们的宗教人士在人们心目中很有地位,就像西方的教士和僧侣一样,他们也经常担任使者。后来,蒙古人把欧洲打趴下之后,教皇也派了一个传教士加宾尼出使蒙古,还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出使蒙古记》。就是我们今天,宗教人士还是很有社会地位的,要是少林寺的主持释永信大师出使其他国家,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样一说,你也就不会对蒙古人的使者队伍中有巫婆感到奇怪了。

使者说:拔都的祖父成吉思汗已经征服了大多数民族,现在俄罗斯人应该臣服于拔都,倘若不向他叩头称臣,那么拔都的铁骑就会像荡平钦察人那样荡平所有的俄罗斯人,把俄罗斯人变成他的牧马人和马夫。

至于投降的条件,使者提出了要缴纳什一税的要求,就是所有人要把所有财物的十分之一交给蒙古人,蒙古人就可以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有的人都要缴纳,无论是公爵,还是百姓;当然,蒙古人最需要的马匹也要十头交一头;还有,每十个男子中也要出一个人来替蒙古人服务。

蒙古人提出的要求其实并不苛刻,就是缴纳百分之十的税收。这个税率,在古代是司空见惯的,就是现在,也不算重。

但是,他们的条件中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要公爵也像其他人一样缴纳十分之一的财产,这就很伤梁赞大公尤里的面子。换了谁谁也不愿意。

我想,其实当时蒙古人压根儿就不想多费心思跟梁赞大公周旋,你投降就投降,不投降就灭了你丫的。

这样的投降条件是梁赞大公没法接受的。

毕竟,我也不认识你们,你们大老远的来到我面前吹你皮,说投降就投降,太没面子了。尤里很干脆的拒绝了,还没开战,怎么就投降呢?做梦去吧

不投降归不投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尤里心里也没底。

于是,他决定召开市民大会准备抵抗。

清晨,召开市民大会的钟声就响起来了,就像我们今天的防空警报一样,召唤着市民们前往广场召开会议。

“咚、咚、咚......”连绵不绝的钟声在寂静而寒冷的城市上空回荡,给人们带来一种莫名的惊恐之感。这样的钟声响起,说明一定有非常紧急的事情发生了,人们纷纷跑出家门,抓起帽子,披上大衣,往广场跑去。城外的百姓也纷纷向城里涌去,积雪覆盖的大地上,到处是向城里涌去的农民。

在广场的教堂台阶上,梁赞大公尤里身披缀满宝石的红色斗篷,在二十个护卫的保护下,正站在那里,旁边还有他的夫人以及大公夫妇七个年轻的儿媳和大公的亲近们。

呵呵,夸张吧?这么显摆,难怪蒙古人不会放过他呢

尤里大公面色凝重地望着手下的百姓,向突然弯下腰向他们鞠躬。

老百姓被弄晕了,什么意思啊?堂堂一个大公、国王陛下会向老百姓弯腰鞠躬?

这一反常的行为更加说明了情况的不妙。台下的老百姓顿时开始了窃窃私语,议论着这一不寻常的事情。

尤里大公用沉重的声音对百姓说:“东正教徒们!我是因为有要事才把你们召集来的。早在今年春季,就从草原传来了一些不好的消息,波洛维茨人(俄罗斯人口中的波洛维茨人就是钦差人)的部队与来自伏尔加河边的一支从未听说过的民族打起仗来。这支民族十分凶狠而且强悍,他们打败了波洛维茨人,把波洛维茨人赶出了荒原上的游牧地,他们摧毁了波洛维茨人的帐篷,宰杀了他们的牛羊,把波洛维茨人抢了个一干二净。这些外来的家伙还把最显贵的波洛维茨大汗做他们的马夫。”

带血的风---说说蒙古西征的那些事(第一部)》小说在线阅读_第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中之飞雁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带血的风---说说蒙古西征的那些事(第一部)第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