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大意就是,你们的老大杀了我们的人,我们是来找你们老大算账的,而你们是你们老大的人,所以也应该跟着一块受到惩罚。我作为上帝的鞭子,专门来抽打你们这些罪人。

这里得提到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词,“上帝之鞭”。

其实,早在我国西汉时期,经过多番激战,匈奴人最终败于汉朝之手,不得不开始向西流亡迁徙。在以后的岁月里,以匈奴王阿提拉为代表的匈奴军队,对欧洲发动了多次战争,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震动了整个欧洲大陆。

基督教徒们认为,这是上帝对欧洲人的惩罚,在意大利南部甚至出现了一个“鞭笞派”,信徒都光着背、手拿长鞭在各地列队游行,沿途祈祷、忏悔、呼喊、歌唱,每走一步,后面的人就鞭打前面的人一鞭,直至流血倒地而死,他们希望能以此得到上帝的宽恕。所以,西方称匈奴人为“上帝之鞭”。

至于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欧洲人则大多称之为“黄祸”。

面对凶神恶煞似的蒙古军队,哪个不要命的居民敢站出来说个不字啊?

随后,成吉思汗命人向不花剌人勒索金钱,但是没有屠杀居民,也没有对他们施以酷刑。

这,也算成吉思汗发了慈悲吧!

不过,外城虽然到手了,可是内城还在花剌子模军队手里。而且据说只有400人,领头的人叫怯失力汗。

仔细的读者会发现这个名字很耳熟。不错,就是和库克汗一块来守卫不花剌的那个将军。只是库克汗跑了,而怯失力汗却坚持了下来,誓与城池共存亡。

成吉思汗命人去招降时,怯失力汗一口回绝,说:“作为本城守军的统帅,在没有接到摩柯末陛下的命令之前,只有誓死守城的义务,没有开城投降的权力,请转告成吉思汗,如果我战败了,我和我的将士可以无怨无悔的付出生命,请不要殃及这些教长、学者和百姓。”

哎!同意做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别看内城里面只有区区400多人,却个个都是不怕死的硬骨头,因为胆小的先前全都跑了,也全都玩完了。

一怒之下,成吉思汗下令放火。在熊熊燃烧的一片火海中,除了用砖头和石头建造的清真寺和宫殿之外,不花剌已经变成了一片瓦砾场。但是达到这份上了,内城的守军还是拒不投降。

真是给脸不要脸,恼羞成怒的成吉思汗强迫已经投降的不花剌人攻打内城,让他们自己人杀自己人。

同时,蒙古军队还推来了许多架弩石机和火炮,对着不花剌的内城堡猛烈的轰击,弩石机将裹着麻硝、树脂的大型火箭以及装着可燃液体的陶罐射向内堡,城内立即是火光冲天,人肉横飞。

这400人在战斗中特别勇敢,英勇赛过雄狮,每次攻击都杀死好多冲上来的蒙古人。

就这样,内城的人英勇顽强,城外的人数量众多,双方反复拉锯,居然打了12天。

城外的壕沟内尸体堆积如山,当然,死的都是不花剌的青壮年男子。成吉思汗才不会舍得让蒙古人去送死呢。

经过惨烈的厮杀,数万蒙古军队最终攻破城池,400人也全部战死。

这是一场不花剌人自相残杀的悲剧,攻城的不花剌青壮年男人几乎都死光了,剩下的只有女人和小孩,全部被作为奴隶。

当然,蒙古人也遭遇了较大伤亡。

暴怒之下,成吉思汗下令拆毁城墙和堡垒,把所有的城市居民赶到草原上,大肆抢掠财物。

对于这场惨烈的战争,《世界征服者史》一书作了详尽的描写,“他(成吉思汗)在这个时刻下令把整个市区用火焚毁;因屋舍全用木头盖造,几天之内市区大部分被焚荡一空……双方战火炽热。堡外,射石机矗立,弓满引,箭石齐飞;堡内,发射弩炮和火油筒。这好像通红的炉子,从外往里添干柴,从炉膛往空射火花。……濠堑填塞着死人活人,堆积着丁壮和不花剌人。外垒被攻陷,火焰投入内堡;他们的汗、将领、名绅,这些都是当代的首领、算端的宠儿,得意时脚踏天顶,现在却变成贱俘,溺死在毁灭海洋中。比鞭梢高的康里男子,一个都没有剩下……”

“城镇和内堡的反抗被肃清,垣墙和外垒被荡为平川,城内居民都给赶到木撒剌平原。青年和成年人被强征入军。不花剌人像大小熊星一样四散,逃入乡村,城址变成平坦的原野”。

“他们到来,他们破坏,他们焚烧,他们杀戮,他们抢劫,然后他们离去。”

此时的不花剌,已经是一片废墟。

随后,成吉思汗把民众中剩下的青壮年编成新军,充当炮灰,准备去进攻花剌子模国首都撒马尔罕。这种手段真是高明,让敌人自己人打自己人,互相残杀,而蒙古人则在后面督战,基本上没有什么伤亡。

呵呵,你现在明白,为什么区区十几万蒙古军队就能横扫欧亚大陆了吧?

后来的抗战时期,小日本也学会了这一招,在占领区召集大量伪军,然后去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让中国人自相残杀。真够毒的!

不花剌沦陷了,下一个倒霉的该谁了?

撒马尔罕,意思就是“肥沃的土地”,是花剌子模土地最肥沃的地方,泉水清冽,绿树成荫,号称是“人间最美的天堂”。成吉思汗的大臣耶律楚材曾这样形容撒马尔罕:“寻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饶故名之。”

撒马尔罕是当时花剌子模的首都,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关于她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善于经商的粟特人把撒马尔罕建造成一座美轮美奂的都城。

在我国史书中,张骞出使西域,玄奘法师西游时都曾到过撒马尔罕。《魏书》中称之为悉万斤,唐代时唐朝军队击败突厥人后,曾在此地设立康居都督府(一说河中府)。《隋书·西域记》、《往五天竺国传》、《经行记〉和《新唐书》则称之为康居国。

由于地处丝绸之路上中国和西亚、欧洲的中转交界处,撒马尔罕成为了亚欧商路货物的重要集散交流地,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城市。

成书于9世纪下半叶至10世纪上半叶的《道里邦国志》赞美撒马尔罕说:“世界上最圣洁美好的高地是粟特山中的撒马尔罕城——她像天空;她的宫殿如繁星;她的河流似银河;她的城垣若太阳。”

《世界征服者史》中这样记载撒马尔罕,“算端(即苏丹,伊斯兰世界国王的别称)诸州中最大的一个,论土地,它又是诸郡中最肥沃的一个。而且,众所公认,在四个伊甸园中,它是人世间最美的天堂。假如说这人间有一座乐园,那乐园就是撒马尔罕。……它的空气微近柔和,它的泉水受到北风的抚爱,它的土壤因为欢畅,如酒火之质。这国家,石头是珍珠,泥土是麝香,雨水是烈酒”。

带血的风---说说蒙古西征的那些事(第一部)》小说在线阅读_第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中之飞雁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带血的风---说说蒙古西征的那些事(第一部)第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