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城落入侯景手中,双方的形势瞬间逆转。
徐文盛的后路被切断,腹背受敌,粮草也濒于断绝,因此很快就全军溃散,徐文盛率少数残兵逃归江陵(后被萧绎关进监狱,死于狱中)。
而在此之前,萧绎也意识到了江夏是沿江防守最薄弱的环节,便任命王僧辩为大都督,率领王琳、杜龛、淳于量等一帮猛将以及荆州军团的几乎全部主力,从江陵火速东下增援江夏,并寻机与侯景决战。
王僧辩大军在行至巴陵(今湖南岳阳)时,就听说郢州已经陷落,便在巴陵驻扎,以逸待劳,静待侯景的到来。
因为,巴陵是进攻江陵的必经之路。
公元551年4月,侯景乘胜率军从江夏沿江西进,兵马号称二十万,船队绵延数十里,史称:江左以来,水军之盛未有也。
侯景坐在楼船上,看着自己浩浩荡荡的船队乘风破浪。
他意气风发,思绪万千。
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从一无所有到一方诸侯,再从一方诸侯到一无所有,如今又从一无所有到一手遮天,距离事实上的一国之主只差一步之遥。
他要一往无前,两全其美,三分天下,四面凯歌,五湖四海,六六大顺,七窍玲珑,八面威风,九五之尊,十拿九稳……
无限的豪情在他的胸中油然升起。
轻敌的心情也在他的胸中油然升起。
侯景的大军很快来到巴陵城下。
他派任约率部分兵力继续向西直取江陵,自己则率主力把巴陵城团团围住。
巴陵城不大,侯景有足够的信心攻下这座小城,他立即下令发起攻击。
然而侯景错了,王僧辩守城的本事一点也不逊色于他的族人王思政,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侯景的部队却根本攻不进去,反而伤亡惨重。
巴陵久攻不下,侯景心神不宁。
与此同时,萧绎也在江陵城内坐立不安。
大敌当前,他的侄子也是他的死对头萧詧也来趁火打劫。
萧詧率军从襄阳南下,声称前来援助萧绎抵抗侯景。
萧绎当然知道这个侄子的心思,但自己的主力大多被王僧辩带出去了,江陵城内兵力薄弱,怎样才能让萧詧退兵呢?
有人建议以侯景已被打败为由让萧詧撤军,萧绎却不以为然:我太了解这个侄儿了,这家伙像弹簧,你硬他就软,你软他就硬。如果这么说,他一定会进军。对他,不能太好说话,得吓唬他。
萧绎派使者前去威胁萧詧:你来吧,我早已让大将胡僧祐率甲兵两万、骑兵五千严阵以待。
萧詧果然被吓住了,不敢再进军,立即率军退回襄阳。
听说侯景兵围巴陵,萧绎不由得笑了起来:侯景如果水陆并进直取江陵,这是上策;据守江夏是中策;围攻巴陵是下策。巴陵虽然城小,却易守难攻。侯景却偏取下策,这是天要亡他啊。
随后萧绎派老将胡僧佑率水军沿江顺流而下,前往支援王僧辩。
临行前他关照胡僧祐,千万不要与叛军在陆地上交锋,要找机会与它水战。
胡僧祐行至半途,正遇到任约统率的叛军,胡僧祐不等交手就匆匆撤退,任约以为他胆怯,率军紧紧追赶。
很快胡僧佑退到了赤沙湖。
赤沙湖位于今湖南南县附近,如今已经淤积成陆。不过当时的赤沙湖与洞庭湖和长江相连,浩浩荡荡,一望无际,唐代诗人刘长卿在“湘中纪行赤沙湖”一诗中形容说:秋水连天阔。可见其水域之宽广。
在那里胡僧祐碰到了率军前来增援自己的信州刺史陆法和,两人遂合兵一处。
陆法和是个世外高人,但凡高人总会有与众不同的来历。陆法和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他更神——他的来历是完全空白。
人们只知道他曾经隐居在长江中的一个小岛——百里洲(今湖北枝江百里洲镇)。却没人知道他来自哪里,更没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仿佛他和孙悟空一样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
据说他不仅会各种法术,能预卜吉凶,而且还会医术,替人看病只需三副药就可痊愈,因此他在当地名气很大,信徒很多。
侯景刚投奔梁朝时,陆法和就对弟子说:你们跟我去打侯景吧。
弟子不理解:侯景弃暗投明,为我国效力,为什么要去打他?
陆法和却回答:正因为这样啊。
弟子听了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他的意思。
说实话,就连冰雪聪明、智商高达二百五的小子我听了也是一头雾水。
不过这就高人的风格,高人讲的话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正如名医开的处方总是让患者看不懂一样。
在侯景包围台城的时候,有弟子问:现在可以去打侯景了吧。
陆法和的回答耐人寻味:果子熟了,就会自己掉下来。
直等到侯景率军围攻巴陵,也就是萧绎最窘迫最紧急最缺人手的时候,陆法和终于行动了,他召集八百弟子出山,自告奋勇愿意前去讨伐侯景。
这真是雪中送炭,于是他立即被萧绎任命为信州刺使,率部开往巴陵前线。
和胡僧祐会合后,足智多谋的陆法和决定采用火攻。
此时西北风正劲,风助火势,很快叛军战船就纷纷着火,场面一片混乱。
梁军顺势掩杀。
最终叛军全军覆没,主将任约不知所踪。
这家伙到底是死了还是逃了?
熟知地形的陆法和开口了:以前水干的时候,此地曾经有一座佛塔,何不到那里看看有没有贼首?
部下将信将疑地赶到那里,果然看到任约抱着塔尖仰着头,张着口,在那里艰难地喘气,那样子,很像一只奄奄一息的青蛙。
叛军头号悍将任约就此束手就擒。
被俘后的任约一心求死,陆法和和蔼可亲地开导他:你与湘东王有缘,必不会死。
果然,萧绎后来不仅赦免了任约,还给予了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