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些情况,多疑的斯大林终于确定,英法应当不会跟德国私下媾和,再挑唆德国来打苏联。
于是,斯大林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全新的计划,他始终认为跟希特勒合作基本上等于与虎谋皮。他担心希特勒在搞定英法之后,又跟日本联合进攻苏联。
所以斯大林决定趁着德军的主力集中在西线的机会,调集重兵前往苏德边境地区,等到英法联军缠住德军的机会,让苏军发动雷霆一击。
最终,苏军将与心怀感激的英法联军在易北河畔,甚至夸张一点儿,在莱茵河畔相见,也不是不可能。
英法方面在战后必然会发放“许可证”给苏联,允许苏联“合法”持有半个欧洲,这样苏联就可以出最少的力,得到最大的实惠。如此买卖,如何做不得!
斯大林想明白利害得失,当即开始采取行动。他从1940年3月开始,就陆续将部队从苏芬战场调往苏德边境地区。
随后,在1940年4月17日召开的苏芬战争经验总结大会上,斯大林向与会的高级军官们强调道:“我们军队在新的、真正的、现代化的苏联战争中要用两条腿走路,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们还要从芬兰战场上学习经验,这场战争使我们的战士枪法更准。幸好,我们军队是从芬兰人那里,而不是从德国空军那里学到了经验。感谢上帝的恩赐!”
斯大林的意思不难理解,芬兰人与德国人的关系密切,他们的军队基本上都是由德国教官训练的。
苏军与芬兰军队开仗,就相当于跟迷你版的德军打,这有助于苏军了解德军的特点,另外还有助于苏军锻炼自己的战士,使他们获得战斗经验。
而斯大林特意提到德国空军,显然是让苏联空军注意戈林所部德国空军的威胁,在现代化的战争中,谁掌握了制空权,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不过,斯大林的空中“雄鹰”们显然无法跟戈林的手下们匹敌,东线的天空甚至一直到1944年末,也依然属于德国人,至于苏联空军为何这么水,我后面再说。
同样是在1940年的3月份,由于斯大林想跟德国开仗,那么按照惯例,英国、法国,还有在伦敦流亡的波兰政府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苏联的盟友,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斯大林的计算中,波兰这个国家将来可以在苏联的监督下复国,不过,波兰必须成为被苏联控制的傀儡国或者卫星国,新生的波兰绝对不能拥有自己的灵魂,它不能再次成为一个反苏的国家,成为一个帝国主义攻击苏联的跳板。
目前,苏联还羁押着15000名波兰军官和10000名知识分子、牧师、富农和资本家,这些人都是铁杆的反苏派,要是英国人要求苏联方面释放波兰战俘,苏联就不得不答应。
这些波兰人回去,几年后又是一条反苏的好汉,只要有他们存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也就有了与苏联对抗的本钱。
所以,斯大林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那些不肯跟苏联合作的波兰人全杀了,以后如果英国和波兰找苏联要人,就说不知道。反正“大清洗”的时候,斯大林杀自己人眼睛都不眨,杀几个波兰人算个啥。
只要这些反苏的波兰人全部都死的精光,波兰的流亡政府全算能够回到波兰执政,也会被淹没在亲苏派的人海中,就此被架空权力,从而失去政权。
到时候,斯大林不仅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把波兰兜进苏联的荷包,还能让英国和法国那帮政客无话可说,这一招真可谓是妙极了。
打定主意之后,斯大林说干就干,他授意乌克兰内务部门头子伊凡.亚历山德罗.谢洛夫来执行此事。
谢洛夫肃反时期在乌克兰大杀特杀,威风八面,杀几个波兰人还不是小意思。很快,2万多波兰人就分别在斯摩棱斯克的卡廷森林和哈尔科夫森林公园被处决。
后来,波兰人的尸体被德国人发现,德国人便说这件事是苏联人干的,苏联人马上就反咬一口,说是德国人干的。
两个侵略者为了这件事大吵特吵,后来甚至在纽伦堡审判的时候,苏联方面还特别要求德国人承认卡廷惨案就是他们干的。
要说德国人身上的血债多了去了,只要是他们干的,他们也就爽快地承认,但是不是他们干的,他们死也不认。
再后来,这个事儿就真相大白了,憋屈的波兰人还特地拍了一部名叫《卡廷惨案》的电影来抒发他们的悲愤之情。大家有空可以看看这部电影,不得不说波兰人的人品不咋地,但是电影拍得还算不错。
斯大林在解决掉反苏的波兰人之后,授意军队方面和政治局把那些愿意跟苏联合作的波兰人集中起来,再添加上一些会说波兰语的纯种苏联人,秘密组建一个波兰第238步兵师。
波兰第238步兵师隶属于红军,驻防在哈萨克斯坦地区,是将来反攻德国时被用来解放波兰的部队,同时也是未来苏维埃波兰红军的骨干。
类似的部队还有专门由驻留在苏联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组成的红军捷克部队和斯洛伐克部队,他们在将来对德作战时,同样也是解放军和未来捷克斯洛伐克的红军骨干。
至于德国嘛,用不着寻找代理人,只需要把关在集中营里的德国***党员放出来,纳粹德国立马就可以转变成苏维埃德国。
1940年5月6日,德国正式发动西线战役前4天,斯大林在他的莫斯科郊外别墅会见他的老朋友们。在这个私人聚会上,斯大林透露出了他打算进攻德国的想法。
当时,斯大林的一个亲信在聚会上说,他有一个亲戚住在美国,是个美国人,他那个亲戚很担心德国跟美国开仗,而苏联又迫于盟约的关系,也跟美国开仗。那样的话,他的亲戚会感到非常遗憾。
斯大林闻言,安慰这个亲信道:“不用担心!我们要跟德国打,英国和美国会是我们的盟国!无需害怕!来,让我们为健康干杯”!
说完,斯大林举杯,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1940年中期,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总参谋部制定出《关于苏联军事力量于1940年及1941年在东西部国境的基本战略部署》。
这项计划中,苏军总的来说将遵循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的精神来布置苏德边境的防务。
苏军总参谋部根据作战区域的不同,又将这项防守反击的战役计划分为“北部方案”和“南部方案”两部分。
其中,“南部方案”将由基辅军区改编而来的西南方面军实施,该方面军将在战役初期粉碎德军及其仆从军的进攻,然后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向德国东部的布雷斯劳和西里西亚展开强大攻势,切断德国和巴尔干半岛的联系,迫使巴尔干半岛诸国(比如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退出战争,从而令德国丧失这个重要的石油供应基地。
“北部方案”将由波罗的海特别军区改编而来的西北方面军,以及驻扎在白俄罗斯,由西部特别军区改编而来的西方方面军实施。
他们的任务是依靠坚固的要塞地区坚守明斯克——普斯科夫战线,然后,在动员令下达的第25日转入反攻阶段,进攻东普鲁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