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5月27日下午15点,英国中东战区司令韦维尔下令全部守军撤出克里特岛。6月2日,德军完全占领克里特岛,到此为止,克里特岛空降战宣告结束。
好,到这儿为止,整个巴尔干战役全部结束,英国人再次遭到惨重的失败,德国人又大获全胜,“德军是不可战胜”的这个神话响彻世界。
希特勒,普鲁士军官团都认为,使用这支宇宙无敌的部队,摆平苏联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在他们看来,苏联只不过是一所破败腐朽的大房子,他们只需去踹一脚,这座房子就会倒塌。
但是,事实将会告诉他们,苏联并不是一幢烂房子,人家是不锈钢的房子,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大洋彼岸那个一直在看热闹的美国,也因为希特勒盟友的冒犯,加入战团。
或许,第三帝国即将达到它武功的顶峰,但是代价却是与全世界为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德国是如何走上不归之路的。
世界性大群架,即将在1941年下半年上演!
第十七章全世界都将为之屏息
对苏联命运的安排
1941年春,德国一方面出兵巴尔干,另一方面也没有把进攻苏联的事情拉下。这不,元首就在1941年3月底召集三军首脑,以及重要的陆军指挥官们,到总理府来开会。
这次开会的内容,我在前面说过一部分,是为了解释为何要发兵南斯拉夫,还有一部分,我没有说,因为与苏联有关,所以留在这里说。
会议的开头,与会者们神情严肃地听元首解释他为何一定要打苏联,尤其是在大家普遍认为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去打苏联。
他说,那是因为根据他的揣测,除了他本人之外,没有一个继承人能有足够的权威去承担发动这一战争的责任。他,只有他,才能在欧洲屈服之前,阻止布尔什维克这架压路机滚滚向前。他号召众人起来将布尔什维克的国家一举毁灭,并消灭红军。他保证说,德军将很快取得胜利、辉煌的胜利。
唯一的问题,元首强调说,是如何处置被征服的俄国人,如何对待战俘和非战斗人员?
我们通过元首的表述不难看出,他显然认定,在强大德军的进攻下,苏军必然败北,他并不认为苏军能给德军带来什么麻烦,所以他优先考虑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如何对待即将被征服的俄国人。这与他在西线战役时的小心谨慎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众将领们显然不知道元首特地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说,有何用意?因为他们觉得,这无外乎是另一次征服,跟西线的其他战役没有什么不同,还不是德军占领,挑选当地人组建傀儡政府,然后新政府为德国服务,不然还能咋的?
希特勒见众将领的觉悟显然不够高,他好意提醒说,他的意思是德军在占领俄国方面可以不受限制的采取任何手段?
不少参加过波兰战役的德军将领听完希特勒的这番话,马上就一个激灵,不免回想起几年前发生在波兰的往事,一些令他们这些德国的旧派将领们非常反感的事情。
1939年9月中旬,波兰被德军的闪击战打垮,希特勒立即向党卫队下发命令,要求他们毫不留情地惩罚波兰人。
因为波兰人在立国以后,常常整治其境内的日耳曼人,这是连魏玛德国都看不下去的恶劣行为,至于他希特勒,那就更加看不下去。
元首决心决心教训波兰人,他的办法是打断波兰人的精神脊梁,对波兰的知识分子、牧师和贵族进行“大扫除”。他认为只要清除这些有学识、有号召力的波兰“民族主义分子”,剩下的波兰人必然群龙无首,无法聚集力量来反对德国,永远当德国人的奴隶。
本来杀人这种业务,交给专业的军队来做是最好的。但是我们知道,很多旧派的德国将领,长期受到“骑士精神”的教育,认为放下武器的敌人,以及并不妨碍德军行动的和平居民,不应当再受到额外的迫害,所以他们拒绝这么做。
希特勒当时还要多多依仗陆军,所以他并未强求陆军去干这种“脏活儿”,他决定让党卫队去干。
很显然,纳粹党徒,以及他们的准军事机构党卫队没有陆军那么高的觉悟。党卫队的2号人物海德里希,派出5个“特别行动小组”,一共消灭掉了3500多名波兰知识分子、牧师和贵族。
毫无疑问,陆军的将领们对党卫队的行为颇有微词,因为这些波兰人并没有做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甚至都没有公开表示反对德国,结果就被莫名其妙的咔嚓掉了,这令他们很为不满。
幸好,这种事情在北欧、西欧,以及除了克里特岛之外的巴尔干地区都没有发生。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德国空降兵攻打克里特岛时,岛上一些居民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在对付德国伞兵时,可能手段稍微过头了一点儿,令司徒登徒极为愤怒,他下令夷平了岛上好些个村庄,以示报复。
当然,克里特岛的事情只是特列,在西线战场上发生的战争中,无论是德军还是盟军,都表现的比较斯文,什么“鬼子进村”之类的人间惨剧几乎没有发生过。
不少德国占领军由于具有良好的教养和绅士风度,使得当地军民对他们毫不反感。德军与当地居民大多相处融洽,甚至还有那么点儿军民鱼水情的意思。
正因为如此,当希特勒单独提出如何对待俄国的战俘和非战斗人员时,将领们立马汗出如浆,生怕希特勒要求他们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和举手投降的军人,从而使得他们竭力保存至今的良好声誉受损。
要知道他们可是职业军人,又不是职业杀人犯,如果让他们杀手里没有武器的人,他们觉得这简直是耻辱。
元首稍稍观察一下众将领的神色,知道他们对自己的意思已经猜到几分,而且看情况似乎不想执行,他便决定好好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会把在波兰采取的政策运用到苏联上面。
他说道:“由于对俄国战争的实际情况,不能以侠义方式进行。这场斗争是一场意识形态和种族差别的斗争,必须以空前的、残酷无情的严厉方式进行。所有的军官必须抛弃过时的思想。我知道,用这种方法进行战争的必要性是你们各位将军所不能理解的,但是,我绝对坚持,必须毫无违抗地执行我的命令。政治委员是跟国家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的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因此,要消灭政治委员,对那些因为射杀政治委员而破坏国际法的德国士兵,应予以宽恕。俄国没有参加《海牙公约》,因此不能根据这个公约而享受任何权力。”
这就是所谓的《政治委员令》,这个命令的意思是,即便苏军政治委员宣布投降,他们仍然要被处死。元首表示这条命令德国军队必须不打折扣地执行。鉴于进攻苏联时,唱主角儿的必然是德国陆军,所以这条命令必须由德国陆军来执行。
说句心里话,陆军将领们当时听到这种命令,心里难免嘀咕,我们绝对不会执行这种折辱军人荣誉的命令,但是他们在表面上却不敢提出任何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