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二突击队由96人编成,代号“水泥”,队长沙赫特少尉,该突击队将与科赫突击团团部一起,分乘11架滑翔机,主要任务是在横跨阿尔伯特运河的弗洛嗯哈分桥机降,阻止比军炸毁大桥,并构筑桥头堡,一直扼守到陆军部队到来。

第三突击队由92人编成,代号”钢“,队长阿尔特曼中尉,分乘9架滑翔机,主要任务是在埃本.埃玛尔要塞西北6公里的菲尔德维兹尔特铁锹附近机降,将大桥从比军的手里完好无损地夺过来,并守住这座桥梁,等待大部队通过。

第四突击队由90人编成,代号“铁”,队长施勒希特少尉,分乘10架滑翔机,主要任务是在坎尼桥附近机降,保证桥梁安全,掩护大部队通过。

预备队由300名空降兵编成,主要任务是在埃本.埃玛尔要塞顶上伞降,增强第一突击队的突击力量。

在此次空降作战中,将会有第2飞行训练团第2大队和第2俯冲轰炸机团共100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担负空中支援任务,莱希瑙将军麾下的第6集团军担负地面火力支援。

这个详尽的作战计划马上就得到了希特勒的批准,接下来,科赫突击团就理论联系实际,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展开了训练。

早在1939年春,德军就已经通过埃本.埃玛尔要塞的设计者获得了要塞内部的详细设计图。根据这些设计图,德军于1939年秋仿造了两个埃本.埃玛尔要塞:其中一个是按一比一的大小制作的,位于德国与与捷克边界的格拉芬菲尔军事训练基地;另外一个比真正的要塞要稍小一号,位于希尔德斯海姆空军基地。

科赫突击团组建之后,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在格拉芬菲尔的训练基地进行了绝对保密的严格训练。训练是先从理论开始的,教官们利用沙盘和立体模型等非常形象的教学工具教突击队员们如何夺取桥梁和要塞。

在训练过程中,突击队员们还以苏台德地区的阿尔特法塔要塞为假想敌进行了12次演习。密集和训练和演习,使参战人员对自己担负的任务完全达到了了如指掌的水平。

1940年4月下旬,科赫突击团转场到了科隆的尼斯特哈芬和布兹勒哈儿机场待命,随时准备出击。

1940年5月10日凌晨3点10分,埃本.埃玛尔要塞的指挥官乔特兰德少将接到了比利时陆军司令部“务必严加戒备”的命令,他接到命令后,立马就组织部队进入了临战状态,并派出了巡逻哨担任警戒。哨兵们紧张兮兮地监视着要塞的周围地带,却根本没有料想到他们的敌人会从天而降,给他们来一个突然袭击。

凌晨4点35分,德军41架Ju-52运输机拖着41架DFS—230滑翔机,从科隆的尼斯特哈芬和布兹勒哈尔机场起飞,一路向西,朝着比利时的埃本.埃玛尔要塞飞去。

当飞行编队飞跃荷兰领空时,引起了荷军的警觉,荷军的高射炮部队当即将连绵不断地高射炮弹送上了天空。在荷军的炮击下,“花岗岩”突击队的两架滑翔机由于在爬高时意外拉断了钢索,不得不被迫降落。在这两架迫降的滑翔机中,恰好就有“花岗岩”突击队的指挥官威齐格,他算是第一时间到不了现场指挥了。

其它的滑翔机与拖曳机脱钩后,经验老道的驾驶员们开着自己的飞机左闪右躲,非常机敏地避开了荷军高射炮的射击,终于飞到了比利时埃本.埃玛尔要塞附近,开始实施空降作战了。

虽然没有指挥官,但“花岗岩”突击队在要塞上方降落后,仍然借助着长期训练养成的本能,按照预定的行动计划,在区区10分钟的时间内,就利用手提式火焰喷射器,特制的“空心”炸药,一连炸毁了10多个碉堡,并使其它碉堡的瞭望口统统被烟幕给包围了起来,如此,比利时军队的大小钢炮顿时就失去了作用。

10日上午7时,运载着300名预备队员的18架Ju—52运输机飞临要塞上空开始伞降,生力军的加入无疑大大增强了攻打要塞的突击力量。8点30分,威齐格中尉乘坐的滑翔机再次起飞后赶到了现场,恢复了对“花岗岩”突击队的指挥。然后,“花岗岩”突击队在威齐格的率领下不仅击退了要塞后方比军增援部队的进攻,还与要塞守军展开了拉锯战。

在“花岗岩”突击队正在要塞上与比军激战正酣时,“水泥”和“钢”两个突击队按照计划分别在弗洛恩哈芬桥和菲尔德维兹尔特桥着陆,并迅速朝着桥身猛攻。比利时守军甚至还来不及作出炸桥的举动,德军便迅速、完整地占领了大桥。

“铁”突击队也按照计划在坎尼桥的西侧着陆了,由于该突击队的进攻时间比另外3支突击队的晚了那么十几分钟,等这支突击队的伞兵们冲上大桥时,早有准备的比军立马就把桥给炸了,这使得已经到达桥面上的6名空降兵阵亡。

5月10日5点30分,德国第6集团军越过德比边境线,向比利时发动了进攻。德军地面部队顺利地突破了比军的前沿防线,于10日傍晚渡过了马斯河,抵达了阿尔伯特运河,与除了“花岗岩”突击队之外的其它3个突击队完成了会师。10日黄昏,德军派出第51工兵营前去支援“花岗岩”突击队。

11日一大早,德国第6集团军的装甲先头部队越过阿尔伯特运河上伞兵夺取的两座桥梁,将埃本.埃玛尔要塞团团围住,并在斯图卡轰炸机、突击队和工兵们的协助下,对要塞中的比利时守军发起了猛攻。

到中午时分,德军已经攻入了要塞的内部,比利时守军见大势已去,只好撤出白旗,宣布投降。到此为止,这个异常坚固的要塞就被德军利用空降突击这种异常新颖的战术给拿下了。

这次奇袭的成功,桥梁的被夺取以及冯.莱希瑙将军的第6集团军在霍普纳将军的两个坦克师、1个机械化步兵师编成的第16装甲军支援下所进行的攻势之猛烈,使盟军最高统帅部深信,这次西线的战役跟1914年一样,德军攻势的主要锋芒是在右翼。

自认为参透了德军小伎俩的英法参谋人们们齐齐发出了同样的感慨:难怪大家都说德国人脑子不好使,这次我们算是见识了,他们居然又照搬了施利芬计划!

为了制止德军的攻势,将德军的兵锋挡在比利时境内,驻扎在法比边境的法国第1、第7和第9集团军,以及哥特勋爵指挥的英国远征军一共9个师,立即进入了比利时境内,并与比军一道沿着安特卫普、鲁汶、伐佛尔、昂布热缺口、直到那慕尔,建立了一条坚固的代尔河防线。

在比利时坚固的那慕尔要塞和安特卫普之间,短短60英里的战线上,盟军的数量其实已经超过来犯的德军,约有36个师对阵莱希瑙的第6集团军的20个师。

有这样的兵力对比,再加上武器装备方面盟军与德军相比不落下风,莱希瑙的部队攻到盟军重兵把守的代尔河防线后,就再也拱不动了,比利时战场呈现出了胶着的状态。

对于比利时战场上的状态,英法的军政高层们相当地满意,他们认为德国人又会像一战时那样,陷入无休止的堑壕战,然后输得倾家荡产,最终只有投降这一条路可以走。乐观的甘末林将军甚至已经开始起草对德和约,这一次,他提出的条件比《凡尔赛和约》中的更为苛刻。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