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听了德军的威胁,荷兰人不免想起了华沙,去年,也就是1939年,德军的轰炸机直接将那个维斯瓦河上的明珠炸成了一片废墟,他们不想重蹈覆辙,所以荷兰人非常有诚意地派出了一名军官到德军的司令部去谈投降条件去了。

荷兰军官跟德军代表们很是扯了一番皮之后,就带着德方的谈判条件通过大桥朝北岸走去。

就在此时,德军的轰炸机出现了。地面上的陆军见状,急忙通过无线电通知飞行员,谈判正在进行,轰炸暂时可以取消。陆军发出的信息只有一部分轰炸机接收到了,而另外一部分则并未接收到,于是,一出悲剧就此在鹿特丹上演。

鹿特丹的中心城区直接被德军轰炸机给炸平了,大约800人(几乎全是平民)死于非命,几千人受伤,78000人无家可归。

吃了德军如此猛烈的一计轰炸,荷兰人终于崩溃了,鹿特丹守军宣布投降,接着荷兰武装部队也宣布投降,威廉敏娜女王和荷兰政府成员不想落入纳粹的手里,他们乘坐两艘英国驱逐舰逃到伦敦去了。

5月14日黄昏时分,荷兰武装部队总司令H.G.温克尔曼将军命令他的部队放下武器,次日上午11时,他签署了正式的投降书。就这样,仅仅5天的工夫,荷兰攻防战结束,荷兰陷入了德军之手。

说完了荷兰战场,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比利时战场的情况!

比利时与它的邻居荷兰不同,在一战时曾经被德国占领,所以它对德国的防备心理就不免极重。

1933年,攻击性极强的希特勒上台之后,比利时觉得自己的安全很成问题,它就沿着靠荷比以及德比边境一带修建了一系列坚固的要塞,防备着德国的进攻。在比利时修筑的诸多要塞中,犹以埃本.埃玛尔要塞最为著名。

埃本.埃玛尔要塞地处荷兰与比利时边境的比利时一侧,位于马斯特里赫特城和维斯城中间。该要塞是阿尔伯特运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比利时东部防御体系的核心。

要塞于1935年竣工,当时被列为欧洲最重要的防御阵地之一和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它被形象地比喻为比利时东部的“大门”和阿尔伯特运河上的“铁锁”。

比利时军方骄傲地向全世界,当然,尤其是德国人宣布,埃本.埃玛尔要塞易守难攻,固若金汤,能够扛得住敌军两个装甲师的进攻。

不得不说,比利时人放出如此豪言,当然是有根据的。从外表上看,埃本.埃玛尔要塞简直就像是一座花岗岩小山,工事和掩体全部依托山体而建,简直是纯天然的作品。

要塞的东北和西北面几乎是垂直的断崖绝壁,高约40米,阿尔伯特运河流经崖下;南面横亘着巨大的反坦克壕和7米高的防护墙;北面有一条人工开凿的长壕,随时可以防水断敌退路。

要塞所在的山脚周围都构筑有很深的防坦克壕,并设置了大量的爆炸性和非爆炸性障碍物。整个要塞的外围都被所谓的“运河带”和“堑壕带”给重重包围着,堪称忍者神龟加强版。

当然,如果只凭险要,埃本.埃玛尔要塞是绝对不会被冠以世界第一堡垒的称号的,它更加的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的防御系统,说起它的防御系统,岂止一个猛字了得。

埃本.埃玛尔要塞把炮台、转动式装甲炮塔、高射炮阵地、反坦克炮阵地、重机枪阵地等防御设施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完备的防御体系。要塞里隐藏着特别加固的屯兵所,各种生活、作战设施一应俱全,各部分之间由总长达45公里的地下加固坑道和交通壕连接在一起。

要塞顶部的炮塔和机枪也有不少,其中包括4座暗炮塔,用液压机供给弹药,每座炮塔上都有120毫米火炮2门,射程达到了16公里。此外,还有75毫米火炮16门,60毫米反坦克炮12门,高射炮6门,轻重机枪37挺。

沿着要塞的外沿,在壕沟的旁边,还有很多掩体、掩蔽壕、以及相互支撑的火力点。这些火力点通过渗入地下的交通壕相连,每个火力点中都配备了数量惊人的双管重机枪和轻机枪。

为了迷惑德军,让其搞不清楚要塞的真正实力,比利时军队还在要塞各处布置了假炮塔。

守卫要塞的部队一共有2000人,隶属于比利时军队的第7步兵师,由乔兰兰德少将指挥。为了防备德军对要塞进行突然袭击,比军在加强要塞战备的同时,拟制了其它部队支援要塞作战的预案,并进行了多次演练。

我们把埃本.埃玛尔要塞的地理位置、火力配置、和兵员素质一看,就可以肯定,德军如果想从地面上突破埃本.埃玛尔要塞,不死也要脱层皮。

德军如果想要进攻比利时,占领布鲁塞尔,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埃本.埃玛尔要塞的,德军必须夺取这个坚固的要塞,并且夺取由它守护3座大桥,才能保证德军的装甲部队快速地向比利时腹地推进。既然埃本.埃玛尔要塞一定要拿下,那么,摆在德军面前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攻克如此坚固的埃本.埃玛尔要塞。

如果使用常规的方法,即便德军攻下了埃本.埃玛尔要塞,也会伤亡惨重,到时候,英法联军从法比边境拍马杀到,遭到重创的德军是绝对打不赢的。

既然不能使用常规的办法,那就要考虑非常规的方法了。

我们知道,早在波兰战役的时候,德军就开始使用空降部队去夺取重要的桥梁,在丹麦战役和挪威战役中,空降兵们初露锋芒,协助德国陆军完成了攻占丹麦和挪威的军事行动。

最近的荷兰战役中,空降兵们再度出击,拿下了一些重要的桥梁。这一次比利时战役,希特勒打算再次使用空降兵,从天而降,攻占埃本.埃玛尔要塞。

至于究竟是使用伞降部队,还是机降部队,希特勒略微动了一下脑筋。我们知道陆军出身的元首对空军的业务是不太精熟的,不过他倒也还是知道,让伞降部队去直接袭击敌军重点布防的要塞,基本等于送死,所以,他的意思是让滑翔机部队进行空降奇袭。

为了确认自己的想法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希特勒专门征询了德国滑翔机女飞行员汉娜.莱契的意见,女飞行员告知元首,他的方案完全可行。

收到了肯定的答复,大受鼓舞的希特勒当即召见了德国空军司令戈林、空降部队司令司徒登特和航空工程师康拉德,要求他们制定一份空降突袭埃本.埃玛尔要塞的作战计划。

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司徒登特迅速拟定出了奇袭埃本.埃玛尔要塞的空降作战计划,该计划规定:以空降兵第7师第一团的第5和第6连为主,抽调其他人员和滑翔机飞行员共700人组成突击队担负此次空降突击任务,这支空降部队将乘坐德国空军的DFS-230滑翔机去完成任务,由沃尔特.科赫上尉担任指挥员。

1939年11月,科赫在希尔德斯海姆空军基地召集了所有的参战人员,他的部队被希特勒亲自冠以了“科赫突击团”的称号。

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科赫将他的突击团分成了4个突击队和1个预备队。第一突击队由85人编成,代号“花岗岩”,队长威齐格中尉,配备轻武器和2.5吨炸药,分乘11架滑翔机,主要任务是在埃本.埃玛尔要塞的顶上机降,夺取外围碉堡,并坚守到陆军第51工兵营前来换防。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