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西汉是不是“茶马古道”交通线最早的开通时间呢?
事实远不只此!
至少在公元前2300年,这条交通线就一直存在!这条交通线就记载在《山海经》之《南次三经》与《中次十一经》中。
茶马古道其前身即为《南次三经》之西段与《北次十一经》之西段。如上图。
茶马古道在云南之三角区域正好为《南次三经》与《中次十一经》路线的三角区域。上古先民沿喜玛拉雅山脉之南北山麓至云南大理与昆明的交通线早已开通,并记之于《山海经》之《五藏山经》,其开通的年代至少在黄帝时就有了!为什么?因为在《山海经》中,《西山经》首经的路线非常久远,从《西山经》首经描述的秦岭东段的地理特征来看,现在的西安到周至之渭河南部地区,那时尚是秦岭中段部分。也就是说,镐京所在地,那时是秦岭中段。现在的秦岭和西安---周至之间的平原是由于秦岭山崩后才出现的。而这条线路,在远古却是一条通往东南亚和西藏的主要交通线,也就是我们后世所称的茶马古道。
既然早在黄帝时代就已存在,为什么不见于历史记载?
因为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在世界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就是前面所述的俱卢之野大战。从地中海到两河流域、到印度半岛到中南半岛,一直到中国的云贵川,爆发了空前的世界大战,文明差不多被毁灭了!历史被中断。古印度与云贵川的官方交往就此中断。然而,这条路线其实在民间仍在秘密行走。所以到了西汉时,张骞能在西域看到蜀地才有的川布和邛竹杖。
第四,复原后的《山海图》路线和目前的考古发现的遗址是有内在联系的。
迄今为止,考古发掘的旧石器遗址与新石器遗址,如果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缀起来,它所呈现的路径与《山海图》的路径基本是一致的。
也许有人说,新、旧石器时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你这样将它们当时的聚居地不加区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吗?
其实,旧石器时代的人也好、新石器时代的人也好,其聚居区一般来说是相对固定的。除非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地质变化,其集聚居地才会有变化。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河流域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明。在两河流域,考古学家发现文明总是一层一层地深埋在地底下,哪怕有的年代相隔几千年,人类总是习惯于在原居住区生活。在乌鲁克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总计发现了十二层文明,一层一层累积,最上层与最底层年代相隔四五千年。可见不管旧石器时代也好,新石器时代也好,人类聚居区总是相对固定的。考古学家就是根据这一现象开创了地层发掘法。
同时,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也看到,所谓的丝绸之路,其实从炎黄时期就开通了,以后周穆王西征时走的也是后世所说的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走的也是这条路,我们现在到新疆走的也是这条路。茶马古道亦然。可见不管年代如何递延,交通线总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新旧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联系起来加以分析。
我们看一看我们中国目前发掘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看看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东北一线主要有:
黑龙江省呼玛十八站旧石器遗址
讷河市清和屯遗址11800年前
哈尔滨阎家岗遗址
阿城交界镇古人类洞穴遗址17.5万年前
吉林省榆树县周家油坊旧石器4万年前
吉林延边龙人沟1.5万年前
安图县明月镇安图人旧石器初期遗址
这些遗址,自北而南连起来,正好是《五藏山经.北山经》山系的一部分。
山西、河北的所谓旧石器遗址,主要有:
朔县城西北峙峪文化29000年左右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50万年至20万年
山顶洞人 2万年前
许家窑旧石器文化 10万年前
阳原县虎头梁旧石器文化不到20000年
马圈沟旧石器遗址
小长梁遗址
河北阳原东谷坨文化 距今约100万年
这些遗址,正好位于《五藏山经.中次二经》和《中次三经》之间。其走向是东西向的。
山西、河北南段至山东之旧石器遗址,主要有
甘肃镇原寺沟口旧石器遗址
甘肃镇原姜家湾旧石器遗址
庆阳旧石器遗址
陕西长武窑头沟及鸭儿沟旧石器遗址
山西丁村旧石器文化遗址 27000年左右
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24000-16000年前
安阳小南海旧石器遗址13000-50000年前
新泰市乌珠台遗址2-5万年
山东沂源猿人遗址40-50万年
这些遗址,其东西连线,正好是《西次三经》起始线与《五藏山经.中次七经》路线。遗址就分布在此二线附近。
而山西苪城西侯度遗址至蓝田人遗址之连线正好是《五藏山经.西山经》首经之路线!
鄂西至安徽、江浙一线有:
陨西黄龙洞旧石器遗址10万年前
大治旧石器遗址28.4万年 剑齿象
巢湖市银山旧石器遗址20万年左右,
其东西连线正好在《中次九经》沿线。二者走向完全一致。
云贵一带旧石器遗址,主要有:
丽江旧石器遗址
元谋人 170万年前
呈贡县龙潭山昆明人遗址3万年前
富源大河旧石器遗址36000-44000年前
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文化
这些遗址按顺序连缀,其走向正好与《五藏山经.中次十一经》吻合,呈“V”字形走向。
所以,人类的聚居区和交通线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即人类总是趋向于在原有的聚居区生活,交通线一经形成,除非出现地质变化,否则不论年代相距多远,人类总是依照原聚居区和交通线活动。
下面我们再系统地看看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情况。下面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图。
(此图只是粗略划线,精确路线见《山海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山海经》各山路线与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具有相当高的吻合性。
如上图西北角,新疆天山至北疆至甘肃、内蒙所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其连线正好与《北次三经》路线之首吻合。
东北一线,自吉林到黑龙江,其新石器遗址连线刚好是《北山经》首经一部分。
而红山文化,更是《中山经》首经和《中次二经》路线;龙山文化则处于《中次六经》和《中次七经》之间;陶寺文化则在《中次七经》路线之西;彭头山文化在《中次九经》路线之中部,凌家滩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滨文化之连线与《中次九经》路线更是具有相当高的重合性;马家窑文化则在《西次二经》之东。
这说明《山海经》路线是符合考古结果的。这是从遗址分布来看的。
另外从文化的变迁来看,《五藏山经.中山经》的编次顺序实际上也是文化变迁的顺序。
从《五藏山经》之《中山经》经文顺序可以看出,在上古,中国北方文化有一个自北向南扩张的过程。即从内蒙赤峰一带向南发展,一直到云贵、两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