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中国历代出了无数将军,能称为“名将”的,不过一二百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名将们艰辛成名的真实写照。

而本朝拥有军队数百万,将军数千人,无一人能称“名将”。这激起了我对“名将”深深的向往。

在我心里,一员“名将”,能抵百万军队,是一个国家的保护神,一根“定海神针”。有“名将”在,魑魅魍魉不敢犯边,国家有底气,百姓感到自豪。

在一个把“不给国家添麻烦”的大婶奉为“脊梁”的神奇国度,墙头草就是人民身体里德那根“脊梁”。可见这个国家何等堕落,人们的价值观扭曲到了何等程度。而那些曾经震古烁今的“名将”,我认为他们才是“脊梁”。他们曾经为中华民族写下辉煌一页,曾经让我们中华民族威风凛凛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抚今追昔,怀恋先贤,就是想要振奋民族精神,找回我们的“脊梁“,让中国人重新挺直腰杆。

我在跨越了3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评选了10为最优秀的“名将”,并对他们做了排名。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我要申明这个遴选是经过了作者数月的深思熟虑的,是不带个人色彩的,是以“名将”们的战绩和历史贡献为主要依据的,在前两项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再考虑他的名气等因素进行综合排名。虽然不管怎么排,老和尚都免不了要挨砖,但好在在天涯发帖挨砖已成习惯,关键是要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呈现出来。所写的东西都是出自本意,是发自内心的表达敬意。

在这个没有“名将”的后现代。让我们一起来向“名将”们表达敬意。

如百晓生著《兵器谱.》,龙头寺住持也写了自己的《千古10大名将排行榜》奉献给大家。

好了,我们现在开始排吧。

千古名将第10位,老衲把他授予明代的战神——

呵呵,把明朝的战神戚继光排到第10位,有点委屈戚大将军了。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戚大将军吧。

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安徽定远。明朝杰出的军事家、华夏杰出志士,民族英雄。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1562年戚继光受命入闽剿倭,先后荡平宁德城外的横屿、福建福清牛田等三大倭巢,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为扫除东南倭患作出很大贡献。隆庆二年(1568年)调往蓟州,加高加厚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创立步、骑、车、辎重诸营,边境得以安宁。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往广东,后罢归登州,不久病卒。戚继光以捍卫边疆为己任,屡克强敌,战功卓著, 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书传世。

出生背景

戚继光出生于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的

倭患十分严重,北部也经常受到蒙古的侵扰。明朝建立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1336-1392),南、北朝廷及守护大名除互相争战外,还不时侵扰中国沿海。北朝统一日本后,失败的南朝武士流落海上,对中国沿海的侵扰更趋严重。到嘉靖时期(1522-1566),由于明政府停止对日贸易,倭患的严重达到顶峰。蒙古族是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元、明以来,散居内地的蒙古族已逐渐和汉人融合,但居于漠北的蒙古族仍然过着游牧生活。元朝灭亡后,他们多次南下掳掠,对明朝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是在当时,朝廷比较重视北虏(蒙古),认为蒙古骑兵比东南倭寇的威胁更大。

倭寇 日本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倭,来自日本的海盗因此被称为倭寇。四出抢掠时,常分成几队、十几队甚至几十队,以当地奸民为向导,用海螺号互相联络。刀枪磨得雪亮,且大多用武士刀,杀伤力极强。擅长近身格斗、火枪射击,惯于设伏偷袭,常用川字或一字长蛇阵。由于当时明朝军队腐败,明军开始时常吃败仗。

蒙古 元朝灭亡后,居于漠北的蒙古族分为三部,自东向西分别为兀良哈、鞑靼、瓦剌。三部除互相攻杀外,还经常掠夺明朝边境。明成祖朱棣在位(1403-1424),先后五次率兵亲征,大败鞑靼、瓦剌,保障了边境的安宁。后瓦剌征服鞑靼,势力迅速扩张,常常南下侵扰。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首领也先大举内犯,在土木堡(现在河北怀来县)俘获英宗,明朝几至覆亡。也先及后被部下杀死,蒙古重新陷入分裂状态。成化、弘治年间,达延汗逐渐强盛,一度统一全蒙古。达延汗死后,蒙古又分裂成数十个独立的领地,其中以土默特部俺答汗最为大,多次举兵内犯。其中以俺答、小王子最为出名。

戚继光祖籍江西赣州,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 元朝末年,六世祖戚祥迁居安徽定远,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农民军,随其部将朱元璋转战各地。明朝建立后,戚祥战死于云南平元朝之战,明政府追念他的功劳,让其子戚斌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为明威将军戚家又搬回了山东。自戚斌至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历五代近一百四十年,一直袭任这个职位。戚景通袭职后,任过都指挥、大宁都司、江南漕运把总,还在禁军神机营中任过职。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1528年11月12日),戚继光诞生于山东微山西北的小镇鲁桥,第二天阳光灿烂,戚景通于是给儿子取名继光,希望他继承祖上的光辉,并发扬光大。

教育

戚继光出身于将门世家,父亲戚景通武艺精熟,为人正直,忠于朝廷,为子孙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受家庭的影响,戚继光从小就喜欢军事游戏。戚景通对儿子期望很高,亲自教他读书写字,练习武艺,经常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戚继光不仅获得行军打仗的真实学问,还养成了良好的品质,树立了高远的志向,为以后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编辑本段抗击倭寇

山东备倭

嘉靖二十三年(1544),戚景通因病去世,十七岁的戚继光袭任父职,做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二十五年(1546),分工管理本卫所的屯田事务。二十七年(1548)至三十一年(1552),奉命率领卫所士兵远戍蓟门(今北京市东北),春去秋归,每年一次。二十八年(1549)考中武举,次年进京会试,正逢蒙古俺答汗兵围北京城,戚继光临时守卫京城九门,并两次上书陈守御方略。三十二年(1553),被提升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到任以后,戚继光整顿卫所,训练士卒,严肃纪律,使山东沿海的防务大为改观。

浙江抗倭

千古10大名将排行榜》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龙头寺住持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千古10大名将排行榜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20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