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五)逐鹿中原 七.强弩之末
在黄河决堤之后,黄泛区的存在使进入洛阳-南阳盆地的日军会成为孤军,并且得不到平汉路方向的运力支持。战斗优势将会锐减。而在未占领洛阳-南阳盆地的前提下沿平汉路攻击武汉,更有直接被南阳盆地中国军队切断后路的危险。因此对侵华日军来说,南阳盆地已经不适合作为下一军事目标。这个时候如果仍不考虑停止战争推进,与中国谈判停战协议的话,就必须在江汉平原和关中平原两大地理版块之间作出选择了。
历史上的日本选择了江汉平原。这缘于日本一个最基本的战争思维,即“以战逼和”。日本方面始终认为,不断攻克中国的中心城市就可以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逼迫中国屈服,签订有利于日本的城下之盟。因此,拿下后能否守住并不是重点,能否拿下才是重点。沿长江一线的推进,因为河流的连接作用,及日本海陆军的协同作战,攻占难度相对较小。武汉会战日本以35万人击溃了中国110万人的军队,可以以多胜少,军力优势得到充分体现。而关中历来是绝险之地,日本曾用四万人进攻陕西,却被中国军队1万人击退,以多尚不能胜少。如图《攻取关中平原路线示意图》所示,关中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数个朝代的发源壮大之地,和其良好的地缘封闭性有很大的关系。关中平原东部的黄河,南部的秦岭更是天险。扼守关中平原东大门的潼关,是从山西、河南两个方向突入关中的必经之路。要从山西进攻必须攻克中条山。要走河南则必须突入洛阳盆地。中条山有二十六万守军依山势抵御,洛阳盆地北部沿黄河有德国人指导修筑的“东方的马奇诺防线”,都不容易对付。而潼关则更是千古雄关。日本最终夺取关中的代价必然是高昂的,而且必须调集关内日军的绝对主力进行大会战才有可能获胜。
除此之外,陕西的地位尚不可和湖北同日而语。由于气候变迁,西北的黄土高原早就不象古时候沃野千里了。无论农业还是工业,陕西在全国都谈不上举足轻重,而武汉则在江东沦陷后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因此从“以战逼和”的角度来讲,攻取武汉的确比攻取西安更具有军事价值。
但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以战逼和这种策略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很难认同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性受到侵害。即使日军的军事行动已经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即使在这样的军事压力下中国政府愿意妥协,也不可能在主权问题上给出日本满意的条件。就在武汉沦陷后中日最有可能达成停战的“桐工作”谈判中,中国方面的主权底线只维持在东北的独立和内蒙的自治。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即使要以战逼和,也要做好逼而不和的持久战考虑。在每一次扩张时都要为自己的占领区寻求新的地缘平衡线,使自己居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
如图《花园口决堤后日本攻取江汉平原的效果分析》。日本攻克武汉占领江汉平原后,在华中地区形成了一个突出部。江汉平原历来是四战之地,既有利于下一步继续的军事展开,又同时受到来自湖南(洞庭湖平原)、四川盆地、南阳盆地和鄱阳湖盆地四个方向的军事威胁。当日本没有进一步扩张的动力的时候,据此守成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日本只有保持绝对的兵力优势才能保持对这些地区的占有。在占领武汉后,日本曾一度打算将中国的兵力从85万削减至55万(我们前面说过,日本不可能长期维持高额的战时军事预算),但由于中国发动的冬季攻势威胁,最终只敢削减到80万。并且必须在这一地区以攻为守来维系占领地安全。
日本在江汉平原以后的下一步扩张,强大的海军已不太能帮上忙。关东军不敢动。甚至同在关内的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派遣军也只能各自为战。日本的侵华战争就此进入了一种极其不利的相持阶段。江东平原和长江中游的完全占领,及随后华南沿海城市的占领,使美国等远洋国家在中国的利益受到全面影响。这时候美国已经逐渐改变原来的绥靖政策,开始采取援华制日的方式来限制日本在中国的发展了。
相对来说,向关中平原的扩张却能解决很多日本的现实问题。如图《花园口决堤后日本可采取的战略取向示意图》。进取关中首先是保障山西的安全。日本最初占据山西是为了保障华北平原,特别是平汉路的安全。但山西本身是重要的煤产地。日本一直希望能在山西大量开采煤矿资源。却一直受到来自陕西的军事干扰,产量极不稳定。关中平原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并和陕北高原西部的黄河、贺兰山一起形成陕西的西部地理屏障。加上北部的黄河河套和阴山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封闭性区域。而且这一地区以西以北中国的兵力部署也较薄弱。关中平原对四川盆地是一种俯视的地缘态势,这比江汉平原仰视的态势对四川盆地的地缘压力更大。因此一样能够起到以战逼和的效果。从军队联络的角度来看,江东平原的华中排遣军和华北平原的华北方面军可以通过津浦路、陇海路获得良好的联系。以互相支援。兵力运用可以更加合理。
占据关中平原后,中日的地缘格局将重新呈南北分布,从而回到日本的步调上来。在中日沿实际控制线形成相持局面后,日本方面可以通过放弃江东平原来和中国达成临时停战协议(前面分析过,达成和平协议较难)。由于江东平原涉及到美国等远洋国家的重要利益,日本如果能以放弃江东平原,终止对中国南方的攻击为条件,并表现出剿共和进一步积极北进的姿态,是有可能得到美国支持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的。此后,日本可以通过对占领区的反复扫荡,特别是对中共势力的剿灭来巩固占领区。鉴于国共之间的矛盾,这种剿灭行动,中国政府并不会有太大的反弹。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共军队进行的大规模战争极少,但对日本在占领区的统治威胁很大。日本能否顺利实现裁军,维系国家预算平衡,并开始收割占领区的战争红利,决定于地缘平衡线上的攻防压力和占领区的治安压力。而利用日军和国军战争之机,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是中共扩大势力的重要手段。而这和日本巩固占领区,实现稳定生产的目标有着结构性矛盾。中共在日本占领区内建立的大量农村抗日根据地,以及对铁路交通安全的破袭对日本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剿灭这些势力成为日本的重要任务。实际上占领江汉平原后,日本在准备进攻东南亚的同时,就开始了对占领地的大扫荡。而关中以北的陕北高原则正是中共敌后组织的策源地。在攻取关中后进一步扫清陕北中共势力对于稳定整个华北的局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高昂的代价和关中资源贫瘠的状况,在以战逼和的指导思想下,是以关中平原还是江汉平原作为主攻方向当时的确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当代人在事后虽更容易分析其利弊,但把我们放到那样的具体环境中时,其实也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在“桐工作”谈判中日本和中国都能够有更大的让步从而达成协议,则夺取武汉的战略取向恐怕就没有人会说是一种错误了。
武汉会战之后,日本还陆续进行了一些较大的战役来巩固对整个江汉平原的占领。并尝试从南向北突入南阳盆地,从北向南突入洞庭湖平原,但收效甚微。另外日本利用海军的巨大优势,控制了广州等南部主要沿海城市,断绝了英美从越南到广西的援助通道。至此,日本的军事推进能力基本达到极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日本仅能保证城市、重要资源产地及铁路沿线数十公里内的治安状况。而此时与中国政府的谈判也陷入僵局。下一步何去何从,成为了摆在日本面前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