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兵员:25万人(后备军力180万),机枪:10000挺,重型火炮:1800门,飞机:1500架,坦克50辆。海军:排水量50万吨

中国的现役军人数量是远大于日本的。中国各军阀部队总共有约200万人,日本只有25万。但日本最保守的估计也可以动员180万的预备役力量(日本适龄男子有1800万人,按征召10%估算)。因此在军队人数上,双方大致持平。日本现役和预备役军人都经过了较严格的军事训练,而中国军队因为战事频仍,往往杂凑而成,单兵素质不及日军,按5折考虑其实际战力。两国步枪装备水平差别不大。机枪从数量来看大致相当,日本略占优势,重型火炮数量也大致相当,中国还稍优势,但考虑到中国武器多为各国落后和淘汰产品,技术水平和性能较差,品种五花八门,士兵缺乏培训,配件弹药不足,使用中困难大,效果差。而日本武器全部自产,标准统一,生产供应、维修、培训等皆成体系,技术和质量有保证,且重型火炮是日本重点发展的陆军压制武器,而中国完全没有生产能力。因此,按机枪5折,重型火炮3折考虑其实际战力。飞机是日军重点发展的武器,技术先进。中国的飞机皆为落后产品,且可真正发挥飞机作战性能的高水平飞行员严重缺乏,估计中国飞机的实际战力只有其标称数量的1/3。坦克(战车)不是日军重点发展的陆军项目,因此数量较少,性能也不算高,但中国军队甚至还没见过坦克。数量为0,实际战力也为0。日本海军非常强大,国防预算的一大半(个别年份甚至达到2/3)均用于海军建设。一战后虽与各国约定日本海军总吨位为30万吨(英、美为50万吨),但日本实际上并未遵守该约定。至九一八事变前有各类舰船数百艘,总吨位接近50万吨,并已经拥有了3艘航空母舰。而中国海军自甲午战争后一直相当薄弱,只有各型舰船30艘左右,总吨位约在5万吨水平,且作战能力低下,实际战力只相当于3万吨左右。日本人认为一周即可消灭中国海军,诚非虚言。

从以上分析对比可以看出。日本在军事上对中国的优势是明显的。特别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对中国有压倒性的优势。地面部队在重型火炮的支援下对中国军队的优势也很大。但须看到的是,中国的军事力量力也不是不堪一击。即使经过折算后的实际战力还是可观。日本要实现对中国的军事占领,陆军所面临的抵抗力量不容小觑。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中国军队进行战术腾挪的空间仍然是有的。历史上这种兵力差距却以弱胜强的例子并不是没有。不过这有一个大前提,即中国军队要形成一个整体。要以上述战力的全部和日本抗衡才可能有出现运作空间。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中国依然处于军事力量割据的时代。大致分割为中国东北势力、中国大陆北方势力、中国大陆南方势力三大块。而中国大陆北方势力又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割据力量。中国大陆南方势力也不是铁板一块。在这种地缘背景下,日本的整体军力和中国任何一个割据势力相比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基本上不具备战术腾挪的可能。自1930年中原大战后,张学良带东北军入关拥蒋,中国基本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假以时日,进行可统一指挥调度的全国军事力量整合倒有可能。

军事力量的运用还和交通状况关系密切。一般来说,高大的山脉和宽阔的河流会形成横向的交通阻碍。而纵向的河流和道路则便于军事力量的投放,特别是从上游到下游,因此对进攻方有利。当然,防守方也可以借助河流和道路的运力将资源运送到前线阵地。铁路产生以后,对军事的影响非常大。其速度和运力都超过了河流和公路。成为现代战争的交通命脉。至九一八事变前,中国铁路总里程达到约1万公里。七七事变前达到1.2万公里。七七事变前中国铁路建设情况见《侵华战争期间中国铁路示意图》。在地缘结构一节我们曾说过,中国大陆南北向由河流和山脉所切割。形成了横向防线。但铁路线的建设,特别是平汉、粤汉、津浦路的建设却为纵向的兵力投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于重武器占优但行进速度缓慢的日本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陆地上的攻防战一般发生在两个地点,一个是高大的山脉和宽阔的河流所形成的地理边界,主要是山脉中可供通行的道路关隘和河流的渡口、桥梁。一个是城市。至于平原会战则多发生在缺少大型地理屏障,双方实力又接近的情况下。冷兵器时代,无论地理边界还是城市,攻克的难度都非常大。山体、水面、城墙具有强大的阻隔力。没有高超的战略战术和政治手段,单凭人力硬攻,往往损失惨重。一般来说至少需要三到五倍的兵力,才可能达到目的。但热兵器时代,因为远程攻击能力大大增强。在飞机大炮的轰炸之下,很容易造成防守士兵伤亡,火力干扰及掩体破坏。只要有两倍于防守方的军事优势就可以突破防线(这是就总体而言。具体战斗需具体分析)。另一方面,夺取城市的目的要么是攻克战略要点,要么是占领地缘中心。要实现对占领区的稳定统治,必须在城市中保持相当的兵力维持治安,保证行政措施(如税收、建设等)顺利施行。因此,随着战争的进行,即使不考虑战斗减员。前线总兵力也会不断下降。直到不再对防守方具有军事优势(如果防守方有足够的战略纵深的话)。

战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后勤保障。解决士兵的吃穿,解决弹药的补充和武器耗损是最基本的。后勤保障分为物资保障和运输保障两部分。对日本来说,来自本土的后勤物资主要是通过军费购买。维系常备军的吃穿并不是问题,因为在非战时期这些人也是要吃穿的。日本的军费足以维持常备军的需要(否则常备军就不叫常备军了)。但在战时,往往要征召预备役入伍,扩大参战人员规模,以形成兵力优势。这时原有的军费就不够用了,需要增加税收及军费开支比例。日本如果将军队从25万人扩大到200万人,增加八倍。以人为单位的消耗品也就增加了八倍。但其军事预算很难增长八倍。这就导致了其维系200万人投入战争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军事预算就会超支。另一方面,非站时期的弹药和武器损耗很少,其生产大都形成库存。但战事一启,这些物资就会大量消耗。库存会逐渐减少。如果库存耗尽,只有靠加大生产规模来补充。这也涉及到增加军费的问题。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在军费增加有一定上限的情况下。能够持续的战争时间也有限。1932年“1·28淞沪抗战”,在战局僵持不下时,日本藏相高桥是清曾说:“我国海外信誉正在急剧下降,目前在海外筹划资金已不可能,这样下去,军费连3个月都维持不了”。说明了日本当时的后勤保障能力还是有限。要想解决物资保障问题,日本一方面需要在战争中获得物资获取的实质性进展。即战线不断推进,占领区不断扩大,并且可以利用占领区的物资来充实军备,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其次是必须确定战争的止赢和止损点,在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后尽快结束战争。使后勤保障恢复到可维系的正常水平。

后勤保障的另一方面是运输保障。在战争中,后勤补给线越长,补给速度越慢,补给安全的压力越大,护卫部队的数量和战斗力消耗越大,后勤部队和护卫部队本身的物资消耗也越大。十八十九世纪欧洲战争中有“五天补给线”的说法,就是说如果作战部队离补给基地的距离超过五天路程,那么后勤物资就会被后勤部队本身消耗光,补给将失去意义。从日本到中国,一方面可以通过海路进行补给,因为日本海军的绝对优势,并不用担心后勤物资受到军事威胁。但海上补给线只是补给线的一段,进入大陆后的主要运输手段变成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这时就要消耗相当数量的陆军和空军对补给线进行保护。其中铁路运输的运力和速度是整个运输保障的关键,维系铁路安全将成为护卫部队的首要任务。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小说在线阅读_第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涯孤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第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