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不过这还不是日本采取军事入侵手段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然因素。1887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主持制订的《清国征讨方略》,指出:“若欲维护我帝国独立,伸张国威,进而巍立于万国之间,保持安宁,则不可不分割清国,使其成为数个小邦国。清国虽老衰腐朽,仍乃一世界大国,应乘彼尚幼稚,断其四肢,伤其身体,使之不能活动,我国始能保持安宁,亚洲大势始得以维持。”也就是说,如果能通过政治手段(支持中国的革命和各地区自治、独立等)将中国拆分成数个小国,分而治之,可大幅削弱中国实力(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1+1肯定小于2,1 X N更会远小于N),使中国彻底失去反抗日本的能力,即使不进行军事征服也会乖乖听命于日本,满足日本关于市场、资源等各方面的需求。世界强国和日本的利益冲突当然是存在的。但日本比其他国家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距离。欧美强国和中国的地理距离都在万里之外。而相比之下日本却近在咫尺。地缘辐射力基本上和国力成正比而和距离成反比。尽管日本的国力可能不及欧美强国,但这种距离上的优势使日本的地缘辐射力得到了弥补。如果中国被拆分成多个小国,日本就可以通过蚕食的方式一点点的从欧美强国手中夺取中国大陆的控制权,通过势力范围逐步扩大推动经济和军事增长,经济军事的增长又反过来促进势力范围的扩张,这种正反馈机制能够建立起来,东亚大陆终将全部为日本所控制。

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相比,一般来说要漫长、复杂得多,但也稳健得多。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往往需要密切配合,例如对革命派和独立派进行政治支持,提供政治庇护和经济武器援助。必要时通过有限战争支持听话的,打击不听话的,展示自己在亚洲的军事实力,确立自己在各华夏小国之间的调停人资格,逐步掌握各小国的控制权。这是比较温和理想的大陆政策实现方式。

然而日本最终选择的却是通过纯军事手段,并且是军事手段中最极端的军事占领方式来解决“中国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倒颇有些复杂。从外部情况来说,清帝国末期革命情绪高涨,辛亥革命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这些都是符合日本期望的分而治之的情势变化。但中原大战后中国大陆重新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中国大陆虽仍然积弱积贫,但老大帝国的旧发展方式已经打破。重新统一之后如果能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假以时日,是否会重新返亚洲之巅,使东亚局势回复中国强日本弱的常态,很难估料。

一战结束时,日本满以为可以利用各世界强国的矛盾在中国浑水摸鱼,在中国捞到实际的地缘利益。却被英、法、美等国联手绞杀,吃到嘴里的肉又重新吐出来,这使日本对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变得悲观。如何打破世界强国在中国的绝对话语权,成为摆在日本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但德国的重新崛起明显使世界关注的重心回到了欧亚大陆西侧。德国和英、法、苏等国的矛盾非常尖锐,大规模冲突一触即发。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一战时日本未能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地缘利益。如果这次不积极参与世界格的局重新洗牌。以后就很难再找到机会突破世界强国在亚洲编织的权力网了。

从内部情况来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圈的日本也难以幸免。走出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最紧迫的任务。新的市场、新的开发建设是挽救经济危机的救命稻草。通过五十年一百年的政治渗透去慢慢摆脱危机,日本等不起。另一方面,以政治手段为主,政府将会是国内局势的主导力量;而以军事为则主导力量将会是军队。在政府和军队的权力斗争中,掌握暴力资源又善于煽动民众爱国情绪的军队最终占据了上风。而军队要维系自己的主导地位,唯一的办法就是“制造战争”。

在这种种复杂局面之下,在一次次未受到最高指示自作主张的军事行动绑架之下。日本最终决定发起以军事手段解决“中国问题”的侵华战争。从宏观上来看,侵华战争符合日本长期以来秉持的解决岛国危机的大陆政策和建立自给自足经济圈的大东亚战略。但在微观上却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而放弃了稳健的以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手段,最终采取了激进的全面战争的解决方式。

对中国这个具有广阔纵深的国家来说,即使要用军事手段进行占领,也需要首先进行全面周详的战略部署,特别是战略方向和进军路线的选择对战争的结果尤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事实上中国战场的最终发展正是这种战略选择的直接结果。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四)如此江山

既然日本已决定将中国作为主要扩张目标,那就不得不对这个国家进行深入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实际上日本也的确通过“满铁”等组织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地理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所使用的军事地图甚至比中国军队的还要精确。那么,日本所面临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下面就让我们对当时的中国作一个解剖和透视。

一.地缘结构

一个国家的地缘结构,往往体现为由山脉和河流所切割出的各个地理单元的相互关系。山脉和河流会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使得各个地理单元内部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生存聚落。而被同一条河流穿越的地理单元又往往因为交通的便利而有着更强的相互联系。无论文化融合、政治划分还是军事战斗,都会受到地缘结构的影响。因此,研究对一个国家的扩张战略,首先要弄清楚其地缘特点。看下图:

中国主要地理单元示意图

中国西部的西域、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形成了东亚大陆对西部的屏蔽,而东部邻海又使得很长一段时间来自东部的地缘威胁不足为虑。整个冷兵器时代,中国的南北对抗与交融成为了历史主旋律。如果要画一条中国南北分界线的话,可以将其划在秦岭、淮河一线。当北方力量强大时,往往可以将南方政权压迫到这里达成地缘平衡和对峙。因此可以将这条线作为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北方。中国北方大抵由西北、华北、东北和中原四部分组成。

西北最重要的地理单元是关中平原。是今陕西的主要部分,由秦岭、陕北高原、黄河围成,具有良好的防御性和较好的农业潜力。是中国的周、秦、汉、唐等多个王朝的发祥地。历史上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但随着工业时代经济重心东移。民国时期的关中平原逐渐变得落后。而和其相邻的陕北高原更是一片贫瘠的黄土地。位于黄河河套处的河套平原因为水草丰美,历来是中原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争夺的焦点。

华北地区最主要的地理单元有汾河谷地(山西)、海河平原(河北)、山东丘陵(山东)。汾河谷地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地理版块,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此立国,晋文公据此得以称霸中原。汾河谷地与关中平原以黄河为分割线,历史上关系比较密切,“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就出自这两个地理版块。这里也是关中平原的东部屏障。汾河谷地北部边界在阴山,阴山以北的蒙古高原则是游牧民族的天下。汾河谷地的东部隔太行山与海河平原相邻。由于连续山体的阻隔能力总是大于河流,又因为汾河谷地整体地势较高,因此对海河平原有比较良好的防御性,这个地理版块上的政权也经常扩张到海河平原。中原政权定都,往往选择比较靠北的城市。这主要是为了使帝国的支撑力量最大限度的贴近和游牧民族的防御前沿。早期主要在关中平原的长安。但关中平原与外界物资沟通的能力较弱。不利于调集全国的力量对京城进行支援。因此中华帝国后期主要的政治中心选择在了海河平原的北京。而这大大提升了海河平原的地缘地位。民国政府虽然定都南京,海河平原依然是中国举足轻重的地理版块。山东丘陵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所在,齐国在整个东周俨然大国。齐桓公也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近代因来自海洋的地缘影响增加而成为东部沿海的突出部,一战前曾被德国侵占。一战后日本在此有少量驻军。

东北地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而在陆地上与海河平原有燕山阻隔,仅有山海关处的少量陆上通道。因此孤悬于中原大陆主体之外。中原政权对此的控制力历来较弱。其东南部则紧邻朝鲜。

中原地区主要包括洛阳盆地和黄河淮河之间的黄淮平原。是今天河南的主要部分。洛阳盆地及其外围地区是进出关中的门户,又是治理和控制黄河的枢纽,对海河平原、黄淮平原有着决定性意义。黄淮平原处于四战之地,主要以河流为依托构筑地理边界,独立性较差。历史上往往成为相邻地理版块地缘博弈的焦点。

再看看中国南方,中国南方大抵由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四部分组成。其中西南、华中、华东由长江串联而成,关系尤为密切。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小说在线阅读_第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天涯孤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第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