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六十七回——行者道:“你这贵处,地势清平,又许多人家居住,更不是偏僻之方,有甚么妖精,敢上你这高门大户?”老者道:“实不瞒你说,我这里久矣康宁。只这三年六月间,忽然一阵风起,那时人家甚忙,打麦的在场上,插秧的在田里,俱着了慌,只说是天变了。谁知风过处,有个妖精将人家牧放的牛马吃了,猪羊吃了,见鸡鹅囫囵咽,遇男女夹活吞......前年音访着山南里有个和尚,请他到此拿妖,未曾得胜......旧年又请了一个道士......两个相持。斗到天晚,怪返云霓。乾坤清朗朗,我等众人齐。出来寻道士,渰死在山溪......行者闻风认怪,一霎时风头过处,只见那半空中隐隐的两盏灯来,即低头叫道:“兄弟们!风过了,起来看!”......这呆子就唬矮了三寸,道:“爷爷呀!眼有这般大啊,不知口有多少大哩!”行者道:“贤弟莫怕。你两个护持着师父,待老孙上去讨他个口气,看他是甚妖精。”八戒道:“哥哥,不要供出我们来。”好行者,纵身打个唿哨跳到空中,执铁棒厉声高叫道:“慢来!慢来!有吾在此!”那怪见了,挺住身躯,将一根长枪乱舞。行者执了棍势问道:“你是那方妖怪?何处精灵?”那怪更不答应,只是舞枪。行者又问,又不答,只是舞枪。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聋口哑!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乱舞枪遮拦。在那半空中,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斗到三更时分,未见胜败。八戒沙僧在李家天井里看得明白,原来那怪只是舞枪遮架,更无半分儿攻杀,行者一条棒不离那怪的头上。八戒笑道:“沙僧,你在这里护持,让老猪去帮打帮打,莫教那猴子独干这功,领头一钟酒。”......行者道:“或者是个软柄枪。但这怪物还不会说话,想是还未归人道,阴气还重,只怕天明时阳气胜,他必要走。但走时,一定赶上,不可放他。”八戒道:“正是!正是!”又斗多时,不觉东方发白,那怪不敢恋战,回头就走。”......二人赶过涧去,见那怪盘做一团,竖起头来,张开巨口,要吞八戒,八戒慌得往后便退。这行者反迎上前,被他一口吞之......行者道:“你让开路,等我叫他使个风你看。”又在里面尽着力把铁棒从脊背上一搠将出去,约有五七丈长,就似一根桅杆。那厮忍疼挣命,往前一撺,比使风更快,撺回旧路,下了山有二十余里,却才倒在尘埃,动荡不得,呜呼丧矣。
这个七绝山的蟒蛇精也很弱,第一,袭击人的村庄,拣着鸡子吃鸡子,拣着狗吃狗,拣着人吃人;第二,不会说话;第三,也是不敢看见太阳出来,按照孙悟空的说法,未归人道,阴气还重。
这两处妖怪相对比,双叉岭妖怪会说话,但是不敢主动袭击人,还得下陷阱;蟒蛇精敢主动袭击人,但是不会说话,似乎都很弱,无法对比。
但是,从实力上来说,蟒蛇精能和孙悟空打到天明,还曾经取得过干死一名法师和道士的辉煌战绩,而且吃人吃畜生时,云来雾去,很是威风,貌似要比双叉岭三妖强一些。
所以,笔者就把最弱妖的头衔赏给双叉岭三妖了。
第四章黑熊精——不可小觑的草根奸雄
在《西游记》中,笔者从头到尾最欣赏的一个妖怪是黑风洞的黑熊精。
黑熊精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妖怪,却无疑是最成功的草根妖怪之一,他实力强劲但做事低调,善用计谋;看似愚笨,事实上又大巧若拙,精于投机;虽为妖怪,但是却少有为非作恶之心,安身草莽,却能知天命,应天命,实在是一个不可小觑的草根奸雄!
对于黑熊精,笔者一一分析。
(一)文采斐然又奸诈投机的黑熊
(悟空)正行间,只见一个小怪,左胁下夹着一个花梨木匣儿,从大路而来。行者度他匣内必有什么柬札,举起棒,劈头一下,可怜不禁打,就打得似个肉饼一般,却拖在路旁。揭开匣儿观看,果然是一封请帖。帖上写着:“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佳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清赏。至期,千乞仙驾过临一叙。是荷。先二日具。”
从这一段描写,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个结论:
第一,看黑熊精的请柬,我们不难看出这厮简直是文采斐然,而且有礼有节,谦逊雍容,可谓是所有妖怪里最有文采的一个。
第二,黑熊精很奸诈。这个黑熊派小弟去请金池长老来参加佛衣会,但黑熊想让金池长老来吗?当然不想。
原文中——好大圣,念动咒语,迎着风一变,果然就象那老和尚一般,藏了铁棒,拽开步,径来洞口,叫声开门。那小妖开了门,见是这般模样,急转身报道:“大王,金池长老来了。”那怪大惊道:“刚才差了小的去下简帖请他,这时候还未到那里哩,如何他就来得这等迅速?想是小的不曾撞着他,断是孙行者呼他来讨袈裟的。管事的,可把佛衣藏了,莫教他看见。”
可见黑熊是怕金池长老来讨要袈裟的,但是问题又来了,黑熊既然怕金池长老来讨要袈裟,为什么又请他来?还有他一个妖怪大王,怎么会怕金池长老?
原因很简单,因为金池长老的主子是观音菩萨。金池长老是观音别院的主持。所以黑熊精要巴结金池长老,不能得罪金池长老。这是黑熊投机的准备,他要以此向观音示好。
有人也许会说,黑熊精本领就和金池长老交情很好呀,两个人互相交流修行心得,金池长老还活成了老不死。笔者按,黑熊精如果真的和金池长老关系特铁,那他看见观音别院失火为什么不救,还趁火打劫,盗走佛衣?
所以说,都是假的,黑熊对金池长老的尊敬和交情,那都是冲着观音菩萨去的。
而这样拍观音的马屁,事实证明很有用,黑熊最终被观音给渡走成了正果。
奸诈,善于投机,一点不错。
(二)知天命又修为不凡的黑熊
行者进了前门,但见那天井中,松篁交翠,桃李争妍,丛丛花发,簇簇兰香,却也是个洞天之处。又见那二门上有一联对子,写着:“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洞乐天真。”行者暗道:“这厮也是个脱垢离尘、知命的怪物。”
由此可见,黑熊精有超凡脱俗、上知天命的修为,“这厮也是个脱垢离尘、知命的怪物”是从一向自负的孙悟空嘴里说出来的,可见黑熊精确实修为不凡。
我们再看黑熊精的本事——
行者正观山景,忽听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语。他却轻步潜踪,闪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观看。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上首的是一条黑汉,左首下是一个道人,右首下是一个白衣秀士,都在那里高谈阔论。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旁门外道......行者闻得佛衣之言,定以为是他宝贝,他就忍不住怒气,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金箍棒,高叫道:“我把你这伙贼怪!你偷了我的袈裟,要做什么佛衣会!趁早儿将来还我!”喝一声:“休走!”轮起棒照头一下,慌得那黑汉化风而逃,道人驾云而走,只把个白衣秀士,一棒打死,拖将过来看处,却是一条白花蛇怪。
......
那怪与行者斗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渐渐红日当午,那黑汉举枪架住铁棒道:“孙行者,我两个且收兵,等我进了膳来,再与你赌斗。”行者道:“你这个孽畜,教做汉子?好汉子,半日儿就要吃饭?似老孙在山根下,整压了五百余年,也未曾尝些汤水,那里便饿哩?莫推故,休走!还我袈裟来,方让你去吃饭!”那怪虚幌一枪,撤身入洞,关了石门,收回小怪,且安排筵宴,书写请帖,邀请各山魔王庆会不题。
......
悟空变化人间少,妖怪神通世上稀。这个要把佛衣来庆寿,那个不得袈裟肯善归?这番苦战难分手,就是活佛临凡也解不得围。他两个从洞口打上山头,自山头杀在云外,吐雾喷风,飞砂走石,只斗到红日沉西,不分胜败。那怪道:“姓孙的,你且住了手。今日天晚,不好相持。你去,你去!待明早来,与你定个死活。”行者叫道:“儿子莫走!要战便象个战的,不可以天晚相推。”看他没头没脸的,只情使棍子打来,这黑汉又化阵清风,转回本洞,紧闭石门不出。
......
三藏道:“你手段比他何如?”行者道:“我也硬不多儿,只战个手平。”
......
菩萨道:“那怪物有许多神通,却也不亚于你。也罢,我看唐僧面上,和你去走一遭。”
这五段描写,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黑熊精的武艺略逊于孙悟空。
从三场对战来说,第一次,黑熊精等三妖被孙悟空一声断喝竟然吓跑两个,被打死一个,可以说很是丢人;第二次,黑熊精与孙悟空虽然打得不分胜负,但是主动要求罢战,提出回去吃饭的要求,这个应该就是黑熊精的体力已经到限了,找出个脱身的借口,也幸好这是他的山场,能够回去。相比之下,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时,和天兵天将、二郎神等几乎是打得车轮战,但仍未落下风,黑熊精打了一个下午就体力不支,火候还是差些,而且就像孙悟空说的那样,人家五百年没吃过一次正经饭食,照样熬了过来,这就是修为;第三次,和第二次差不多,黑熊精又是主动罢战,理由是天黑了,不好招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