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你去投诉呀,水德星君和我的舅舅们称兄道弟,那几大水系都有我嫡亲的哥哥镇守,你去哪里投诉啊?就算投诉进去了,也不给玉帝说,气死你!
黑水河神真是欲哭无泪啊,幸好,遇上了孙悟空,也幸好那个小鼋龙傻叉,竟然去劫唐僧,要不然孙悟空平平安安过去了,那会发现西海龙王徇私枉法啊,你黑水河神恐怕是一辈子都甭指望再回家了。
问题是,黑水河神能遇上孙悟空,我们能遇上谁?
第八章女儿国国王——佛陀不能爱的美人
(一)女王的求亲
一直很喜欢六小龄童版《西游记》里的女儿国国王,在电视剧里,国王对唐僧苦苦哀求,要唐僧留下来和他成亲,唐僧招架不住,甚至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若有来生,我......”国王则打断他说:“我不要来生,我只求今世。”这段对白成了以后许许多多电视竞相模仿的经典。
但是,在《西游记》原著中,女儿国国王的形象不如电视剧中那么饱满,对爱情的追求也没有电视剧中的那么迫切,唐僧也没想象电视剧中那般动心。
《西游记》第五十四回中,西梁女国国王听驿丞来报唐僧等人路过,这国王几乎是想也没想就说要嫁给唐僧,原因很简单,驿丞说唐僧是个帅哥。
驿丞道:“微臣在驿,接得东土大唐王御弟唐三藏,有三个徒弟,名唤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连马五口,欲上西天拜佛取经。特来启奏主公,可许他倒换关文放行?“女王闻奏满心欢喜,对众文武道:“寡人夜来梦见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乃是今日之喜兆也。”众女官拥拜丹墀道:“主公,怎见得是今日之喜兆?”女王道:“东土男人,乃唐朝御弟。我国中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更不曾见个男人至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赐来的。寡人以一国之富,愿招御弟为王,我愿为后,与他阴阳配合,生子生孙,永传帝业,却不是今日之喜兆也?”众女官拜舞称扬,无不欢悦。驿丞又奏道:“主公之论,乃万代传家之好。但只是御弟三徒凶恶,不成相貌。”女王道:“卿见御弟怎生模样?他徒弟怎生凶丑?”驿丞道:“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天朝上国之男儿,南赡中华之人物。那三徒却是形容狞恶,相貌如精。”女王道:“既如此,把他徒弟与他领给,倒换关文,打发他往西天,只留下御弟,有何不可?”
女王的最后一句话“只留下御弟”甚有趣味,让笔者猜测到女王最初的原意是四个都留下,驿丞一说三个徒弟甚丑,就专门留下唐僧一个了。
当驿丞前去唐僧处求亲的时候,唐僧的表现实际上很是暧昧——
太师躬身道:“此处乃西梁女国,国中自来没个男子。今幸御弟爷爷降临,臣奉我王旨意,特来求亲。”三藏道:“善哉!善哉!我贫僧只身来到贵地,又无儿女相随,止有顽徒三个,不知大人求的是那个亲事?”驿丞道:“下官才进朝启奏,我王十分欢喜......知御弟乃中华上国男儿,我王愿以一国之富,招赘御弟爷爷为夫,坐南面称孤,我王愿为帝后......”三藏闻言,低头不语。太师道:“大丈夫遇时不可错过,似此招赘之事,天下虽有;托国之富,世上实稀。请御弟速允,庶好回奏。”长老越加痴哑。
八戒在旁掬着碓挺嘴叫道:“太师,你去上复国王: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决不爱你托国之富,也不爱你倾国之容,快些儿倒换关文,打发他往西去,留我在此招赘,如何?”太师闻说,胆战心惊,不敢回话。驿丞道:“你虽是个男身,但只形容丑陋,不中我王之意。”......行者道:“呆子,勿得胡谈,任师父尊意,可行则行,可止则止,莫要担阁了媒妁工夫。”三藏道:“悟空,凭你怎么说好!”行者道:“依老孙说,你在这里也好,自古道,千里姻缘似线牵哩,那里再有这般相应处?”三藏道:“徒弟,我们在这里贪图富贵,谁却去西天取经?那不望坏了我大唐之帝主也?”太师道:“御弟在上,微臣不敢隐言。我王旨意,原只教求御弟为亲,教你三位徒弟赴了会亲筵宴,发付领给,倒换关文,往西天取经去哩。”......那驿丞与太师欢天喜地回奏女主不题。却说唐长老一把扯住行者,骂道:“你这猴头,弄杀我也!怎么说出这般话来,教我在此招婚,你们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
整个求亲过程中,唐僧只说了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我没带儿子来,就有仨徒弟,你看中哪一个了?”第二句话是:“悟空,你说了算啊。”第三句话是:“我们在这里爽,谁去取经啊,我老哥李世民不想死我了。”第四句话是:“你这个死猴子,咋能这么安排呢?你们去取经,我在这里成亲,打死我也不敢啊!”
(二)唐僧的暧昧
除了这四句话以外,唐僧在整个过程中是装聋作哑的。
这四句话说明很多问题,首先,唐僧愿意自己的徒弟在这里成亲,也即对女王的要求没有极力反对,甚至是迎合。
其次,唐僧说自己不敢不去取经,而非不愿不去取经,不敢不去是客观原因限制,不愿不去是主观上态度;唐僧不敢不去取经的客观上限制就是,这个任务是李世民交代的,不敢违抗皇命,所以他才怕李世民望坏了。这也和唐僧胆小的性格特点符合。
第三,全凭孙悟空安排,也就是他在这件事情上放弃了领导权,为什么要放弃,有三种可能:一是激动地不知道怎么办;二是为人处世能力有限,确实不知道怎么办;三是自己愿意,但是不愿意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笔者阴险地推测,唐僧内心深处是愿意的,所以当孙悟空说的时候,他不吭声,当只剩下他们四个师徒在的时候,唐僧才大骂孙悟空,说自己不敢。这样的话,太师和驿丞肯定会去报告女王自己的态度,而自己在徒弟们面前也有了交代。
其实,唐僧作为出家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坚持自己不能犯了淫戒,但是已经撒了谎,骗了女儿国国王。
且看下文——女王看到那心欢意美之外,不觉淫情汲汲,爱欲恣恣,展放樱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
佛门弟子,讲究四大皆空,肉身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一身臭皮囊而已,然而唐僧作为圣僧、高僧竟然“面红耳赤,羞答答不敢抬头”,这说明唐僧的定力和佛法修为远远达不到圣僧和高僧的境界,他还没有完全摆脱女色的诱惑,不然的话,心中一片澄明,如何不敢见女王,如何不敢答话。
(三)唐僧的不坚定
很多人都说唐僧四人众中最坚定的取经人是唐僧,而笔者常认为最坚定的取经人是孙悟空。唐僧曾多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过要放弃取经,而孙悟空常常是安慰唐僧的人。
这一点不是笔者胡诌的。有实例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