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33. 武松打虎

《水浒传》描写武松打虎这一段,非常精彩。

作者从很早之前就预先埋下伏笔,交代武松上路的时候,“拴了梢棒要行”;“提了杆棒相辞了便行”;酒店里,“武松倚了俏棒下席坐了”;“拿了梢棒出酒店”;“提了梢棒,”;“提着梢棒”……

那个棒子,不厌其烦的写了约有十多次。让读者产生幻觉,以为棒子会有大用场,但真到了有大用场的关键时刻,作者却突然将棒子毁掉!让他打不成虎,从而营造紧张气氛。

当时,武松“双手轮起稍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原来慌了,没打到老虎,却打在树枝上,“把那条稍棒折做两截”。

这样,武松就只有被迫徒手斗猛虎。

徒手搏虎这一段,作者写的也非常有意思。

那老虎扑过来,武松望后一跳,却退了十步远。老虎的两只前爪刚好搭在武松的面前。武松就将半截棒丢了,腾出两只手来,就势把老虎的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在地上,死死地不放。

那老虎急要挣扎,被武松双手尽气力纳定,哪里肯半点儿放松?同时,脚也没闲着,望老虎的脸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猛虎)发狂了,咆哮起来,又挣不脱身,爪子乱抓,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呵呵,自掘坟墓。

正好。武松就把那老虎的嘴望下按,一直按到老虎自己刨好的那个坑里面,刚好塞进去,看你还怎么咬!

接着,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乱打!

一口气连打得五七十拳,打得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顿拳脚之后,那大虫动旦不得,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

武松还不放心,又把那打折的棒橛寻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最后,武松准备把虎尸拖下山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哪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动旦不得。”

就这样,武松一个人,徒手打死了一只老虎。

仔细品味,究竟写得好在哪呢?哦,原来,施耐庵把武松打虎的过程,其实写的很“笨拙”。

看过“唐打虎”的朋友应该知道,那个杀法,才叫专业!才叫技巧!一把小刀,瞬间叫猛虎开膛破肚!

武松呢,既没唐氏祖传的这种精致技术,也没职业猎户那样的捕杀工具。他就凭一身蛮力,掐住老虎,与之肉搏!

武松已经吓懵了,分析他的“战略战术”,似乎没有意义。那老虎倒是有战略战术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只能是靠着条件反射、自然反应与其周旋。

最后,武松竟然是把老虎按在地上!我们可以想象,把老虎按在地上,应该是各类捕杀老虎方法之中,最笨的一种方法了吧。

对。武松就用这种最笨的方法将老虎制服,老虎居然挣不脱。

注意:作者并不是说武松笨,而是只有这样描写,才能更加突出武松的神力!试想,如果用工具捕,用刀杀,用棒打,或用其他什么巧胜方法,其效果必然又逊色的多了!

一人一兽,相互都面对着面,扭缠在一起,都各以体力相角,都各以性命相搏。这样描写,展现的就是武松的绝对实力了。此时的武松就比野兽更野兽,野兽的力气还没他大。暴力,顿时宣泄至极至。

曾有人怀疑过,是不是这个老虎根本就不凶狠?

这是没道理的。因为书中写老虎的战绩非常清楚:“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我们猎户,也折了七八个”;“过往客人,不记其数,都被这畜生吃了。”

那么,武松能够徒手击毙这只凶残的猛虎,就只能说明武松真的是神人、是天人。在《水浒》里排第一,当之无愧。

前面也写过一个展现神力的人,鲁智深“倒拔杨垂柳”。但和武松一比,就又逊色了。因为树是不会动的,树更不会咬人。

武松徒手击毙老虎,虽有偶然性,但我们如果从理性的角度(寻找量化数据)来解释,那就是:武松的实力比老虎更强。

武松的实力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看:

1. 武松本身就是徒手格斗的一流高手。以现代标准来看,少说也是九段水平。

2. 武松的力气之大:第二十八回,举起四五百斤的石墩。以现代标准看,正好是举重冠军的成绩。但武松还能将石墩抛在空中,掉下来时再接住。可见其臂力最少要大于500斤,且游刃有余。

3. 武松的身法其实比那老虎还灵活。“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老虎扑了他好几次,一次也没扑中。

一只老虎有多重呢?平均体重是在三、四百余斤左右。

景阳冈的这只老虎,总不至于有500斤吧,所以,从这些数据上看,老虎的实力比武松小。只要不被它抓伤、咬伤,武松就有实力把老虎按在地上爬不起来,打死它。

正因为武松有着如此强悍的实力,水浒传中无人能及,所以其性格上也就必然有着相应的弱点。

34. 奔走在喝酒吃肉的路上

武松的哥哥武大郎,是这样评价武松的:

黑水浒》小说在线阅读_第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吴闲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黑水浒第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