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范晔没有想到曹操杀边让可能在兵屠徐州之后。

如果是这个时间段,好多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边让的“轻侮之言”有了来由。正因为曹操兵屠徐州、草菅人命,大名士边让才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所以“多轻侮之言”。说实话此时骂他衣冠禽兽都是轻的。其次,曹操杀掉边让以缄士人之口顺理成章。曹操的残暴在当时反响强烈,士人们尤其义愤难平,边让只是正义士人的一个代表。曹操当时大概也有过幻想,他派人把边让“请”来,当面问罪。如果边让能低个头、认个错也就算了,可是边让“直言正色,论不阿谄”,搞得曹操理屈词穷,狼狈不堪,最终恼羞成怒,悲剧就此发生。那一刻,曹操明白了一个道理:边让这种人,是不能让他说话的。第三,为了掩饰过错,曹操只能把残暴进行到底。在士人的责问声中,曹军从此多了一项规定——围城三日不降者必屠城。这项规定,与其说他为了威服敌人,不如说他是为了掩饰徐州的过错。

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曹操杀了边让,士人都不敢开口了,可怨恨却在心中聚积了。结果正如陈琳所说,“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经过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事情大概是这样的:曹操先屠了徐州,回兖州又杀了边让,来春再征徐州,从而陈宫与张邈反叛。

这样看,曹操杀边让是陈宫、张邈反叛的直接原因,而曹操屠徐州则是他们反叛的根本原因。

这正是,一个边让倒下去,千百个边让站起来,中国的有气节的士大夫们从来就没有在残暴面前屈服过。

话说曹操经过近两年的战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赶跑了吕布,重新得到了兖州。接下来,他要面对自己昔日的好友张超。

张邈、张超兄弟,都是曹操昔日的朋友。吕布兵败,张邈随吕布东逃,留张超及家眷守在雍丘。

曹操大军一到便把雍丘围得如铁桶一般,这是兴平二年秋八月。在这一年冬十月,天子才正式下诏拜曹操为兖州牧。

张邈知道雍丘被围,便到袁术处搬求救兵,路上被部下所杀。

张邈被杀的消息传到雍丘,张超悲痛之后对部下说:“惟恃臧洪,当来救我”。

臧洪是谁?他和张超是什么关系?张超为什么说此时能够救他的只有臧洪?(待续)

继续更新:

《三国志•臧洪传》曰: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也。体貌魁梧,有异於人,举孝廉为郎。时选三署郎以补县长;琅邪赵昱为莒长,东莱刘繇下邑长,东海王朗菑丘长,洪即丘长。灵帝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洪为功曹。

臧洪在士大夫中间有所影响是在酸枣会盟的时候。

当时董卓废杀少帝,图危社稷,臧洪便对张超说:“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王室将危,贼臣未枭,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动枹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先,义之大者也。”张超认为很对,便和臧洪一起到陈留,找自己的哥哥张邈商量。

张邈对张超说:“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动任臧洪,洪者何人?”张超说:“洪才略智数优超,超甚爱之,海内奇士也。”张邈与臧洪见面叙谈,“大异之”。于是起兵,与诸侯会于酸枣。张邈又把臧洪引见于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都叹其为异才。

臧洪怎么也想不到,众人会推他为盟主。

当时众诸侯设立坛场,准备盟誓,可到了关键时刻,诸州郡都互相推让,竟没有人肯出来主盟。推来推去竟推到了臧洪,一人起头,众口同声。于是臧洪顾不得自己职位低微,当仁不让,“乃升坛操槃歃血而盟”。其辞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臧洪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莫不激扬,人思致节。

可惜臧洪这个盟主只是暂时的、名义上的,实际上他一点权力都没有。

后来因为诸侯各怀鬼胎,人心不齐,食尽众散。

回到广陵,张超派臧洪出使幽州,想与大司马刘虞共谋大事。臧洪未到,刘虞已被公孙瓒所害。藏洪到河间,正遇到幽、冀二州交兵,袁绍与公孙瓒大战。在河间,臧洪见到了袁绍。袁绍与语,甚见奇重。臧洪感其知遇之恩,便答应袁绍留在冀州。这时,青州刺史焦和去世,袁绍便让臧洪做了青州刺史。臧洪在青州两年,群盗奔走,青州大治。青州黄巾入寇兖州,大概就是因为惧怕臧洪。袁绍也惊叹臧洪的才能,在曹操入据兖州离开东郡之后,便又让臧洪去做了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张超被围的时候,臧洪正在东郡。基于对臧洪的了解,张超说“惟恃臧洪,当来救我”。众人认为袁、曹两家正亲如兄弟,臧洪被袁绍重用,恐怕不会为此破坏两家的联盟而为自己招来祸患。张超说:“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相及逮耳!”

事情正如张超所料,臧洪听说张超被围,危在旦夕,果然“徒跣号泣”,马上调集兵马,准备救援。因为自己手下人马有限,他便恳求袁绍出兵救张超。

其实,支持臧洪救张超,在袁绍是一个机会,一个削弱曹操甚至消灭曹操的绝好机会。曹操虽说打败了吕布,但曹军也已疲惫不堪,再加上兖州刚度过饥荒,民力窘困,此时打曹操,可以说正是时候。

可是,袁绍放弃了这个机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根本没把曹操放在眼里。此时,他认为他最大的敌人是公孙瓒和黑山的张燕。袁绍从没把曹操看做自己的对手,他一直视曹操为自己的部下,或者说自己的好帮手。即使在曹操不肯遣家到邺,拒绝自己帮忙剿灭吕布的时候,他也没有警觉,还没意识到这是他日后最大的对手。

袁绍最终拒绝了臧洪的恳求,放弃了一次削弱曹操的机会,他没想到,自己却因此增加了一个敌人。

得不到袁绍的支持,臧洪心急如焚、生不如死。在对袁绍绝望之后,他一怒之下回到东武阳,决定独率所部孤军去救自己的朋友,如不成功便以死殉义。

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正当藏洪准备率军出发的时候,雍丘城已经被攻破了。

此时,张超在雍丘已经苦守了四个多月,最终城破自杀。之后曹操兵屠雍丘,夷张邈三族。

臧洪悲痛愤怒到极点,从此与袁绍彻底决裂,不与交通。

臧洪不是反叛,只是宣布独立自主,忠于汉帝,再不服从你袁绍了。即使如此,袁绍也绝不能允许,便发兵包围了东武阳。

袁绍很有些无奈。他真不愿打臧洪,可是又不能不打。臧洪态度也很明确,你不打我我绝不去打你,你来打我,我就抵抗到底。于是三国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场战役开打了。(待续)

更新:

臧洪不是反叛,只是宣布独立自主,只忠于汉室,再不服从你袁绍了。即使如此,袁绍也绝不能允许,便发兵包围了东武阳。

袁绍很有些无奈。他真不愿打臧洪,可是又不能不打。臧洪态度也很明确,你不打我我绝不去打你,你来打我,我就抵抗到底。于是三国史上最不可思议的一场战役开打了。

袁绍是真爱惜臧洪的才华,便让他的同乡陈琳写信劝降。陈琳以独步天下的文采,深切真挚的情感,喻以祸福,责以恩义。臧洪阅罢,不由不热泪盈眶。虽说泪不能不流,情不能不动,但是义不能不守。

诸葛亮并不孤独》小说在线阅读_第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听松看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诸葛亮并不孤独第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