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有人出于奇排出了三国时代“十大贪官榜”:1、袁术;2、曹洪;3、曹爽;4、邓艾;5、李严;6、司马望;7、公孙瓒;8、郤俭;9、许攸;10、丁斐。当然这个排法只是娱乐一下,未必有多少依据,也不够严谨。例如李严,更多的是与诸葛亮政见不合,而不是什么贪官。还有曹洪,史书上只说爱财如命,家里也很有钱,他的侄子曹丕向他借钱都不肯借,是三国的“葛朗台”,但他的钱是祖上遗产、合法收入还是贪来的,却没有记载。不过,这份榜单上的人结局都不怎么好,有的因贪被杀,有的因贪败业,最好的算是曹洪,不过他晚年也没有什么大作为,他曾经的吝啬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曹丕即位后他便受到冷落,在“诸夏侯曹”里算是成就最小的一个。

职场启示录:

人不可能没有弱点,但对自己身上的弱点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那些致命的弱点,比如贪心、懒堕、冲动、冒险等,要想办法改正和克服,尽量多培养自己的优点,减少自己的弱点,这样才能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同时,要防止有人拿你的弱点做文章。你的弱点就是你的致命点,有人在背后捣你的鬼,必然先从这些方面下手。对于落井下石、引诱你上当的人来说,在你的弱点附近他们通常会布下许多陷阱,你喜欢贪就有人给你送钱,你喜欢权就有人先把你往高处抬,然后一步步引你走向深渊。

改不掉身上的弱点不算可怕,看不到身上的弱点很可怕,而当有人从你身上弱点入手给你布下陷阱你却全然无知时,那才更加可怕。

□连载4-3:光有能力不能保证你的安全

袁绍战胜公孙瓒,界桥之战是个重要的转折点。界桥之战前袁绍一直被公孙瓒压着打,尤其是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更成为不可战胜的神话。界桥之战袁绍启用专门训练的神秘部队“大戟士”,一举将白马义从击溃,公孙瓒来不及反击,被杀得大败。训练、指挥“大戟士”的是冀州本土名将麹义。

麹义原来是韩馥的手下,不知道什么原因跟韩馥关系处的很不好,初平二年即一九一年的七月,在袁绍与韩馥争取冀州最激烈的时候,麹义突然与韩馥反目,韩馥征讨麹义,反被打败,这成为袁绍“和平”接管冀州的重要前提。这件事来得很奇怪,麹义好像专门配合袁绍行动的,虽然没有记载说麹义之叛与袁绍有无关系,但这种可能性显然存在,而且很大。

史书记载,麹义先前曾在凉州一带与羌人作战,是一员猛将,他与韩馥轻易就翻了脸,说明他不是韩馥的嫡系。其实韩馥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嫡系,他是朝廷文官出身,被“下派”到冀州来也不过一两年时间,没有来得及培植自己的势力,袁绍到了冀州后,无论出身、威望还是能力都远超过他,冀州本土派萌生了“换人”的想法,麹义直接跳到前台唱黑脸,郭图、荀谌等人唱红脸,忽悠韩馥主动把权力交出来,韩馥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不得不拱手让出冀州,田丰、沮授等人迫不及待改换门庭,袁绍夺权之路出奇地顺利,这一模式以后再也无人能复制出来,后来刘备夺益州想参照一下,但却十分艰难,最后靠硬拼才把益州拿下。

这是麹义为袁绍立的第一次大功,随后麹义又为袁绍立了一功,就是界桥之战,此战麹义率八百“大戟士”列阵于前,以强弩千张分列其后,他们的身后是袁绍率领的一万多名步兵。对面的公孙瓒则以“步兵三万余人为方陈,骑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很少在战场上失利,看到敌人摆出这样的阵法更加轻敌,白马义从率先发起攻击,麹义率领“大戟士”匍匐在地上,以皮盾蒙住身体,抵挡了白马义从在冲锋途中射出的箭雨,待敌人只有数十步之遥时,麹义命令大家突然跃起,以特制的大戟专攻白马义从的战马,白马义从大乱,这时后面的千张强弩齐发,白马义从成为袁军的活动靶,就这样威名显赫的白马义从奇迹般消失了,袁绍指挥大军趁势发起攻击,公孙瓒全线溃败。在打扫战场阶段,袁绍一时疏忽,只带一二百人靠前指挥,被公孙瓒手下两千败兵包围,情况相当危急,又是麹义率部及时赶到,给袁绍解了围。

这样一位有能力又多次立下大功的将军,本应成为袁绍麾下的首席大将,但在以后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官渡之战时,袁军一流的大将有颜良、文丑、淳于琼、张郃、高览等,却看不到麹义的名字。

麹义在哪里呢?答案是他已被袁绍杀了。对麹义之死史书记载很简单,王粲的《汉末英雄记》里说:“麴义后恃功而骄恣,绍乃杀之。”《后汉书》袁绍传记载:“麴义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根据这两条线索,可以知道麹义确实被袁绍所杀,原因是麹义“恃功而骄恣”,袁绍杀了麹义,兼并了他的部队,至于麹义是如何“骄恣”的却没有记载。有人推断,麹义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又打起了袁绍的主意,跟黑山军甚至公孙瓒暗中联合,要颠覆袁绍的统治,所以袁绍把他杀了。这当然是有可能的,因为麹义既然能轻易背叛韩馥,他就也会背叛袁绍。但这仅是推测,并没有直接证据。

也许还有别的可能。袁绍杀了麹义,史书专门交代“并其众”,按说麹义是袁绍的人,麹义的手下也应该是袁绍的手下,特别强调“并其众”似乎暗示麹义所部有很大的独立性。麹义的能力在界桥之战中已有展露,他的业绩和名望界桥之战后自不必说,对袁绍而言这样的人既要用还得防,袁绍肯定经常想,麹义为什么那么容易就背叛了韩馥呢?哪一天他会不会也这样对我?袁绍一旦陷入迷思,再看麹义的时候就笑不出来了。

麹义如果聪明,就应该刻意低调起来,少出风头,服从领导,向袁绍表达自己的忠心,打消袁绍的顾虑。但麹义是个武人,他没有想那么多,他心里未必有推翻袁绍取而代之的打算,但他表露出来的是“恃功”,这让袁绍不痛快,当袁绍完成冀州的人事布局,手下云集了颜良、文丑、张郃这样一流大将时,麹义的作用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找个借口把麹义收拾了,很符合袁绍的利益和个性。

职场启示录:

没有本事的下属领导不喜欢,下属太有本事领导心里又不踏实。对于太有本事的下属而言,既要做事情,又要打消领导对你的顾虑,越是有功越不能骄傲,越是有本事越要谦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为的不仅是落个好人缘,还是自我保护的需要。

有个当领导的说:有本事又服从我,我提拔;没本事但是服从我,我培养;没本事也不服从我,可以让你闲待着;有本事却不服从我,必须走人。对领导而言,有没有本事是第二位的,肯不肯服从自己才是第一位的,一旦发现下属不忠,或者对自己的权威构成威胁,那就只能翻脸不认人了。

□连载4-4:越级表现 ,越急越慢

蜀汉有一个叫彭羕的人,出身于益州本地,史称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但是又“姿性骄傲,多所轻忽”。这样的人通常不太合群,虽然有点才能,但却眼界甚高,自视与众不同,往往又受到同僚的排挤和打击,郁郁不得志。彭羕基本上就属于这类人,虽然有人欣赏他的才能,推荐到郡太守那里,但也只是被授予“书佐”这样的小吏,这还不够,只为太傲,他“后又为众人所谤毁于州牧刘璋”,刘璋“髡钳羕为徒隶”,也就剃光头发和胡须,在脖子上套个铁圈罚作苦工,一般男犯筑城,女犯舂米,期限为五年左右。

三国的江湖——职场人士不能不看的99个三国智慧》小说在线阅读_第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南门太守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三国的江湖——职场人士不能不看的99个三国智慧第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