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发展篇之第二十二章 艰难抉择:先发?后发? (3/3)
碰了软钉子,李世民很受伤。但受伤归受伤,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了。
关键时刻,还是得看自己人啊。李世民又想到了被“双规”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他霍然起身,眼神中彷徨犹豫的颜色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他那招牌式的坚毅与果敢。“无忌,有劳你去请房玄龄和杜如晦来商量对策。”
李世民的快速转变让长孙无忌着实吃了一惊。他愣了愣神,才反应过来,脸上露出了衷心的微笑:“臣得令。”
是的,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李世民必须得听听智囊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意见。
没过多久,长孙无忌一个人回来了。一个人?是的,一个人。因为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来。长孙无忌带回来了一句话:“敕旨令我二人,不得事王,今若私谒,必坐死罪,不敢奉教。”其实,这是房杜二人担心李世民决心不够大,故意激李世民。
李世民勃然大怒,好啊,居然敢骑墙观望,我有那么差劲嘛?不行,长孙无忌太文了,这种情况还得找武夫。想到此处,他转身抓过自己的佩剑,递到了尉迟敬德的手上:“玄龄如晦,怎敢叛我,公试持刀往观,若彼二人果无来意,可用我刀杀死了他,持首回来。”
尉迟敬德郑重地点了点头,跟着长孙无忌转身离去。
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将李世民定下决心的好消息告诉了房玄龄和杜如晦:“咱们老大已经下定决心了,你们也别装了,赶快跟我们回府商量大事吧。”(王已决计,公等宜速入!)
要说心细,还是得看房玄龄。毕竟是在“双规”期内,房玄龄说:“如果咱哥四个一起走,恐怕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我和老杜乔装改扮一下,一会儿就到。”(我等四人同去,恐惹人注目,宜各归各行,且我与杜公,亦须改装方可。)
于是,四人分头行动。长孙无忌一个人先行。房玄龄和杜如晦化装成道士,一前一后,间隔出发。尉迟敬德则绕道返回了秦王府。
当天夜里,李世民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秦王党的一班骨干围绕着政变的具体步骤迅速展开了讨论。
当最终的方案终于被确定之后,众人才发现窗外已经是大亮了。大家彼此相顾,无声地笑了。
突然,就在此时,窗外突然传来了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 “圣上有旨,宣秦王殿下入宫觐见!”
众人大惊失色,再看李世民,额头上早已挂满了细密的汗珠,他惊慌失措地望着众人,众人也惊慌失措地望着他……
这个时候入宫,莫不成东窗事发了?
22 发展篇之第二十三章玄武门前夜:生死就在一念间 (1/4)
时间:六月初三夜
地点:武德殿
武德殿的龙椅之上,唐皇李渊正面色铁青地等候着李世民的到来。
面色铁青?
对,因为李渊不高兴!
没办法,这都是让一道密奏给闹的。就在刚才,李渊接到了太史令傅奕的密奏。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太史令是干什么的,听着好像和太史公差不多,是不是也是史官啊?虽然当中有一个“史”字儿,但是太史令所从事的工作可跟历史没一丁点儿关系。在唐代,太史令实际上是掌管天文的官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天文台台长。
官员给皇帝上奏疏,这本是再正常也不过的事情了,没什么好稀奇的。但是,问题在于,今天傅台长上的这道奏章可不一般啊。首先,奏本并不是像往常那样通过公开的程序由相应的部门呈递上来,而是以秘密的形式直接呈递到了李渊本人的手上;其次,奏本的内容除了表达傅台长对于天文现象的见解外,同时也直接指向当朝的政治动态。
按理说,一个天文官员只要专心研究头顶上的那片星空就可以了,犯不着掺乎纷繁芜杂的朝廷政治。可是,傅奕不一样,因为在太史令这个公开的身份背后,他还有一个隐秘的身份——太子党党员。
为了给即将到来的“昆明池政变”提供天体物理学上的科学依据,在李建成的授意和指使之下,傅台长给李渊上了这道密奏。
在密奏当中,傅奕陈言,最近的天象极为反常,太白金星居然于六月初一和初三两次于白天出现在秦地分野。
首先,太白金星出现的时间极为奇特,两次都是在白天出现,反常;
其次,太白金星出现的次数极为奇特,居然在三天之内先后出现了两次,更反常;
最后,太白金星出现的地点也极为奇特,这么大一个国家,那么广袤的疆域,出现在哪儿不好,可它偏偏在秦地分野上露头,这个最反常;
傅台长奏章的中心思想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太白金星之所以这么频繁地在白天出来溜达,就是为了告诉大家,秦王李世民在不久之后就要成为一国之主了。
扯淡,相当扯淡。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傅奕其实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曾经旗帜鲜明地反对佛教,甚至还建议李渊把十万僧尼配成夫妇,让他们繁育后代。这样的一个无神论者,居然在此时提出了如此荒诞的气象预言,背后要是没人指使,那才真是活见鬼了呢?
星空固然没有立场,但是研究星空的人却是有立场的。
我们不相信,但是架不住老李信呐。
傅台长的密奏让老李坐卧不安,他已经笃定心思要把江山社稷留给大儿子李建成了。可是,讨厌的太白金星却跳出来说,老二李世民应当拥有天下。这说明什么?太白金星当然是不可能扯谎的了。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李世民要谋朝篡位了。
想到此处,他急忙派宦官宣李世民速速入宫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