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秦王党八虎
不可否认,李世民确实具有天生的领袖气质,能得人心。史书上说,“自隋大业末,群雄竞起,皆为太宗所平,谋臣猛将,并在麾下”,的确不是虚谈。
单就武将这一块而言,李世民的麾下云集了大唐大部分的一流军事人才。小玉将其中最为优秀的八名将领命名为“八虎”。接下来,我就为大家逐一介绍一下八虎的有关情况。
(一)
如果非要给秦王府众将做一个排名的话,这头把交椅非尉迟敬德莫属。
尉迟敬德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五千年中华史上最最知名的历史人物之一了。在任何一部讲述初唐历史的评书、小说或者电视剧中,都有此人的事迹和身影。时至今日,乡野村夫提起尉迟敬德,都能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但是,大家真得了解他吗?
偶看不见得。不信就考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尉迟敬德是什么民族?
有人说了,难道不是汉族吗?
当然不是!尉迟敬德实际上是个彪悍的羌族汉子。
大业末年,尉迟敬德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刘武周占据马邑造反后,尉迟敬德便投靠了他,与宋金刚并列为刘武周手下两大悍将。他骁勇异常,极善使槊,威震代北。
武德三年,刘武周派宋金刚、尉迟敬德南下攻打李唐的晋州和浍州。宋金刚部直接拿下了龙的故乡——晋阳。尉迟敬德则深入至夏县,大败唐军,将唐将永安王李孝基、独孤怀恩、唐俭等人一股脑儿全部俘虏了。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了。李世民很快便率军北上,迎战刘军。介休一战,唐军大获全胜。宋金刚率领残部一口气跑到了突厥,而猛尉迟则收拢残兵,据守介休。李世民对尉迟敬德颇为欣赏,就派遣任城王李道宗(文成公主她爹)和宇文士及(宇文化及的弟弟)招降了尉迟敬德。
我们中国人讲究 “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事情发展到这里也算是圆满。可是,常言道,无巧不成书啊。这故事呢,往往还有个下文不是。武德四年,尉迟敬德随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战局进入艰难时刻,原先投降的那些刘武周部将居然全都叛逃到王世充那里了,只剩下尉迟敬德一人。
临阵投敌,这可是战场上的大忌啊,素来为兵家所不耻。本来呢,唐军与郑军鏖战多时,众人的心里都憋着一股儿邪火呢。偏偏在这个当口,那些家伙全都倒向了王世充,换了谁都受不了。于是乎,众人就把这口恶气撒在了尉迟敬德的身上,他们纷纷向李世民进言,说尉迟敬德叛逃那是迟早的事儿,强烈建议将他杀掉了事儿:“敬德初归国家,情志未附。此人勇健非常,絷之又久,既被猜贰,怨望必生。留之恐贻后悔,请即杀之。”
尉迟敬德危险了。在这个紧要的关头,李世民却展现了他惊人的识人眼光,他力排众议,坚信尉迟敬德不会叛逃:“寡人所见,有异于此。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
为了安慰尉迟敬德那颗受伤的心儿(尉迟敬德已经被李世民的嫡系给关进了大牢),李世民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给他,并且诚恳地对他说道:“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应欲去,今以此物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这攻心计可真是高明啊,一方面从精神和物质层面安慰了尉迟敬德,一方面还摆出了一种高姿态,你尉迟敬德如果真要走,没关系,你放心大胆地走。我不仅不会拦你,而且还要支付你为我办事的酬劳。
但尉迟敬德什么都没有说。
第二天,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去榆窠打猎。也是合该有事儿,偏偏此时,王世充手下骁将单雄信率步骑兵数万来袭。这单雄信原本是瓦岗寨的一员大将,李密败亡之后,此人投降了王世充。他一心想要生擒李世民邀功。所以两军刚一交锋,他就单骑直取李世民。李世民的左右根本抵挡不住单雄信的攻势,眼看着李世民就要被生擒了。
正在此时,尉迟敬德及时杀到,一槊就将单雄信刺于马下。他保护着李世民杀出重围之后,又统率唐军精骑向郑军发起了猛攻。郑军大败,大将陈智略被生擒,排槊兵六千人被俘。这次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成为了尉迟敬德一生的转折点。从此,李世民在就心中给尉迟敬德重重地记下了一笔。
殴窦建德、扁王世充、揍刘黑闼、打徐圆朗……这些战役,尉迟敬德都有参与,且屡立战功,官至秦王府左二副护军。
(二)
秦琼秦叔宝一家世居齐州历城县(今山东济南)。
大业中期,秦叔宝在隋朝大将来护儿手下做事。这来护儿乃是有隋一代的名将,武功人品均十分了得。他对秦叔宝十分器重。秦叔宝的母亲去世之时,来护儿曾经专门派遣使者吊唁。有的军官就埋怨了:“士兵阵亡或者家属去世,这样的情形有很多很多,但将军你从来都没有过问,为什么唯独对这个秦叔宝如此礼遇呢?”(士卒死亡及遭丧者多矣,将军未尝降问,独吊叔宝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