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王世充是被世人歪曲解读最多的人之一。首先,王世充不是汉人,而是西域的胡人,“豺声卷发”,长得就和我们不一样;其次,王世充也不姓王,他原本姓支,由于父亲早亡,王世充随母亲改嫁汉族豪强王粲(càn),从此改姓王。但王世充并没有受到继父不公正的对待。他在一个宽裕而充满爱心的环境中长大。他勤奋好学,特别喜欢读儒家经典和史书,尤其喜欢兵法和占卜。此外,他还钻研并通晓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出众,人称“王铁嘴”。

王粲历任怀、汴二州长史。长大后的王世充子承父荫,顺利迈入仕途。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所以不断擢升。到了开皇中期的时候,他已经官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隋漂”王世充已经坐到了江都郡丞的职位。正是在江都,王世充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第二个同时也是最后一个贵人——隋炀帝杨广。自此,王世充便经常揣摩隋炀帝的心思,阿谀奉承,大投隋炀帝之所好:为炀帝盛修宫室台阁,搜罗进献远方的珍奇宝物和美女……隋炀帝非常受用,对王世充宠爱有加,升他为江都通守,兼管江都离宫事务。

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丽之时,杨玄感在黎阳发动了兵变。硃燮(zhū xiè)、管崇等人在江南起兵十万响应。王世充打着平叛的幌子,从江都地区招募了一万多人的军队,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走上了前线。结果,王世充大败敌军。紧接着,王世充又在都梁山一役中击溃了齐郡起义军首领孟让,斩首万余,俘虏十余万人,声望达到了顶峰。隋炀帝对王世充的宠幸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甚至亲自为王世充斟酒,其荣宠可见一斑。

瓦岗军袭占了洛口仓之后,隋炀帝大惊失色,赶紧下诏任命王世充为东都留守,守卫洛阳。从此,王世充就和李密杠上了,双方互有胜负,难分伯仲。隋炀帝被杀之后,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太府卿元文都、右司郎中卢楚和王世充四人拥立越王杨侗做了皇帝。王世充设计除掉了其他三人,大权独揽。随后,王世充在洛水彻底击溃李密。大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四月,王世充鸟枪换炮,即皇帝位,改国号为郑,建元开明。

在隋末那片耀眼灿烂的星河中,窦建德也许不是最闪耀的那一颗,但他绝对是最特别的一颗。如果非要用一个简单的词汇来概括此人的话,小玉我搜肠刮肚也只能想到这个词:英雄。是的,窦建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而且是隋末群雄当中唯一的英雄。窦建德,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氏。此人最大的特点是重情重义、信守承诺,并且终其一生,始终不渝。

大业七年(公元611 年),窦建德因为受同乡好友孙安祖(强盗)的牵连,全家被杀。走投无路的窦建德只好落草为寇,加入了东海公高士达的队伍。高士达战死以后,窦建德就接管了他的队伍。老窦本人是个纯度为100%的泥腿子,压根就没上过什么书堂私塾,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可是,文盲农民窦建德偏偏十分喜欢读书人。正是这一点,构成了窦建德和其他蟊贼的本质区别。越来越多的隋朝士人加入了窦建德的队伍。在这些读书人的辅弼之下,老窦的部下很快就发展到十万之众,称霸河北。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二月,窦建德僭称长乐王。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二月,窦建德在聊城彻底打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被杀。同年十一月,窦建德攻陷黎阳,山东全部为其所有,李渊的弟弟淮安王神通和唐左武候大将军李世勣(即演义中的徐茂功)全都被窦建德俘虏。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正月,窦建德僭称夏王。

与窦建德刚好相反,宇文化及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爹宇文述就不是个好东西,因为拥立杨广有功,而被封许国公,授左翊卫大将军,成了隋朝上层统治集团中的重要人物。有其父必有其子,宇文化及“性凶险,不循法度,好乘肥挟弹,驰骛道中,由是长安谓之轻薄公子”。

大业年间,叛军蜂起,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无心回京城,而称为“骁果”的随从禁卫多关中人,不愿从炀帝久驻扬州,打算自行回本土。统领骁果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等得知此状,便集兵数万,于义宁元年(公元618年)发动兵变,缢杀炀帝,推化及为主,立秦王杨浩为帝。化及自称大丞相,引兵十余万西归。不久发生内讧,司马德勘等被杀。

当时,李密被王世充所忽悠,带领瓦岗军攻打宇文化及。双方战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北),宇文化及一败再败,只得北走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宇文化及倒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必败,便说了一句千古名言:“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而后,宇文化及毒杀杨浩,即皇帝位,国号许,改元天寿。

宇文化及的屁股还没把皇位捂热乎呢,武德二年,李渊派弟弟李神通率军讨伐他。宇文化及打不过李神通,只好东走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倒是把李神通躲过了,可是却招来了个窦建德。同年三月,窦建德攻陷聊城,生擒宇文化及一党。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被斩杀于大陆县。

李密对宇文化及的一生有比较中肯的评价:“卿本匈奴皁隶破野头耳,父兄子弟,并受隋恩,富贵累世,举朝莫二。主上失德,不能死谏,反行弑逆,欲规篡夺。不追诸葛瞻之忠诚,乃为霍禹之恶逆,天地所不容”。

在这几个巨头当中,萧铣的出身是最好的。他的曾祖父就是南朝的梁宣帝。不过,萧铣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用在萧铣身上十分合适,他虽然“少孤贫”,但却“佣书自给,事母以孝闻”。因为是隋炀帝外戚的缘故,萧铣才得以擢升为罗川令。

萧铣成为一方诸侯完全是意外。大业十三年(公元617 年),岳州高级军官董景珍、雷世猛、郑文秀、许玄彻、万瓚(zàn)等人同谋叛隋。众人公推董景珍为老大。但是,董景珍却以自己出身低微、无法号令天下为由,转而推荐了县太爷萧铣。萧铣乐滋滋地接受了。皇族之后果然不是盖的,“自起军五日,远近投附者数万人”。义宁二年(公元618年),萧铣僭称皇帝,署置百官。伪梁四处扩张,“东至三硖,南尽交址,北拒汉川,皆附之,胜兵四十余万”,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一股势力。

刚刚建立的梁国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萧铣的手下的各位将领仗着有拥立之功,骄傲专横,擅自杀戮。老萧担心时间久了,这些家伙不听自己的招呼,便打着休兵耕种的口号,渐渐削夺众将的兵权。这当然引起了诸将的不满,相继有人谋乱,萧铣逐一诛杀。杀人杀得久了,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很多无辜的人因此而丧命。萧铣渐渐失去了民心,越来越多的人背叛他,投靠了李唐。后来,萧铣被李孝恭击败。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萧铣被斩,时年三十九岁。

年轻时候的杜伏威是个不良青年,“不治产业,家贫无以自给,每穿窬为盗”。好在他的朋友辅公祏比较慷慨,经常送羊给他。不过,辅公祏其实也是慷他人之慨。因为,他送给杜伏威的羊其实全是他姑姑的。他姑姑非常生气,毫不讲情面,将两人的恶行报告给了官府。迫于无奈,杜伏威与辅公祏一起落了草。那一年,杜伏威才十六岁。不过,杜伏威倒是个非常重义气的人,他“常营护诸盗,出则居前,入则殿后”,所以“其党咸服之,共推为主”。

杜伏威转掠淮南,因其勇敢多智,屡次大破隋军,附近的各路人马望风而降,很快就创下了一份事业。杜伏威在治军方面很有一套:每次作战完毕,他都要检阅士兵,发现谁的背上中了箭,就把那人杀掉,理由是该人在战斗中后退了;每次作战缴获的财物,他全都赏给了部下,所以部下全都真心地为他卖命。杜伏威因此而所向无敌。

但是,杜伏威对自己的患难兄弟辅公祏却非常不地道。起初,杜伏威尊称辅公祏为兄。因为作战勇敢,辅公祏在军中享有不亚于杜伏威的威望,众人都称呼他为“伯”。渐渐地,杜伏威对自己的这位哥哥心生猜忌。他任用两个养子阚棱和王雄诞为左、右将军,执掌军权,却将辅公祏放到了仆射的位置上,明升暗降。辅公祏也不是一般人,他看出了杜伏威的意图,因此而“怏怏不平”。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杜伏威入朝李唐,留辅公祏留守。辅公祏趁机发难,夺取了王雄诞的兵权,诈称杜伏威被李唐扣留,起兵反唐。杜伏威含冤未白,又气又急之下,暴毙于长安。李渊派赵郡王李孝恭率军讨伐,大败辅公祏。辅公祏一路狂奔,到达武康的时候,被当地的山民所擒,执送丹阳。李孝恭将辅公祏就地正法,传首京师。

玄武门的血》小说在线阅读_第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北溟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玄武门的血第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