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七年(关于611年),隋炀帝正在积极准备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打仗就得出钱、出人、出民工、出牲畜……这些从哪里来?当然是出自普天下所有温顺的绵羊的身上。作为讨伐高句丽前沿阵地的山东,因为“地利之便”,自然受到了隋炀帝特别的“眷爱”。皇帝陛下那如大海一般的“爱”实在是让山东人民承受不起了。恰逢洪灾遍地,田园毁坏,偏偏官吏又是横征暴敛,百般压榨,人民已经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了,整个山东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火药桶。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注定要在沉默中消亡。
现在,这个早已经干得不能再干的火药桶,就等着那么一个小火星。
终于,一个名叫王薄的人点燃了这颗小火星。他聚集民众占据长白山(此长白山并非大家所熟知的长白山,而是今天山东章丘境内的一个地名),正式举起了反隋的大旗,就此拉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王薄自称“知世郎”,号称自己对天下大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入伙,他还特地创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大家不要再忍受隋炀帝的奴役,不要再去辽东白白送死。歌词是这样的:“长白山头知世郎,纯著红罗锦背裆,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剑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平心而论,这首歌文采有点逊,但是立意大胆、风格独特,给大隋乐坛带了了一阵新鲜的空气。于是乎,这首歌迅速成为山东地区流行音乐排行榜的top 1。王薄一夜成名,他的肖像画马上就贴遍了山东各州府郡县的城墙,那颗原本不值钱的脑袋现在也是有市无价。凭借着这首主打歌,王薄奠定了自己在山东乐坛乃至大隋乐坛无可撼动的领袖地位,其《无向辽东浪死歌》连续几年都高高占据大隋音乐排行榜的榜首。
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受王薄的感召,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揭竿而起,唱着他们的主打歌,同隋炀帝死磕。王薄就好比是一串鞭炮上第一个被点燃的炮仗,他的爆炸引起了后面的连环爆炸。起义的烽火一夜之间就席卷了山东全境,大有“忽然一夜大风至,千处万处硝烟起”的势头。
不过,就总体而言,在这一阶段,反隋起义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少部分零星分布在山西、河北等地;此外,起义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一般是万儿八千人的小打小闹。所以说,这时的起义还不足以对隋朝形成致命打击,仅仅是疥癣之疾。
我们可以释放一下自己野马一般奔腾跳跃的思维:如果隋炀帝此时能够悬崖勒马,不再征讨高句丽,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消灭起义军上,说不定隋朝还可以苟延残喘几年。又说不定在这几年中,隋炀帝死翘翘了,另换了一个比较英明的君主,那么后来的历史就可能被完全改写了。
不过,历史没有“说不定”,隋炀帝也不会浪子回头,他继续强奸着民意,又发动了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正是这场战争的发动,使得山东起义的星火飘散到全国各地。而且,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也使一股新的力量加入了造反大军的行列。这股新的力量就是隋朝的官吏们。
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
提起这杨玄感,那可真是名动天下。
为什么呢?首先,因为他的父亲就是隋代名臣杨素。其次,因为杨玄感本人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大隋的天下是杨家的天下,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是杨广的杨家和杨素的杨家那可是两码事。但是,在大隋朝,后者可谓是贵不可言,名满天下,大有盖过前者之势头。杨素既做过统兵的将帅,也做过管理朝政的宰相,所以无论是在文官系统,还是在武官系统,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都有一大批的追随者。更何况这杨氏父子居然同殿为臣,且只差一个品级。这样一个家族,无论是在哪一个朝代、哪一个皇帝的眼中,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更何况是在生性多疑的隋炀帝的眼中。
果不其然,杨素病死不久之后,隋炀帝就不无庆幸地说:“杨素即使不死,必有一日全家诛灭。”敏感的杨玄感听闻这个消息后,知道大祸临头那是迟早的事。他不甘心坐以待毙,反心暗起。
机会来了!大业九年,隋炀帝御驾亲征,第二次发兵征讨高句丽。杨玄感感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临了。因为,此时隋炀帝远在千里之外的辽东督战,并且隋军主力基本上都在高句丽战场上。
杨玄感决定利用这个契机,发动兵变。依照他的构想,杨玄感打算拥立隋炀帝的三弟杨俊的儿子秦王杨浩做皇帝。因此,在后方负责督运粮草的他,屡次故意拖延,其用意无外是想通过克扣粮饷削弱隋军的战斗力,假高句丽人之手消灭隋军主力。隋炀帝屡次派人来催粮饷,他都以漕运被起义军控制、粮草难以运到前线为由百般推脱。
当他的弟弟秘密从前线返回,来与他合兵一处时,杨玄感正式发动了兵变。他发兵占据了黎阳(今河南浚县南),打开粮仓赈济贫民,借机招兵买马,扩充势力。谋士李密(李密早期曾投靠杨氏父子)为杨玄感定了三条计策:
上策——出兵东北,切断隋炀帝的归路,待到粮饷断绝之时,隋炀帝向前则不能胜高句丽,向后则不能返回关内,其结果不是被高句丽人消灭,就是被杨玄感消灭;
中策——出兵西北,夺取国都大兴城,凭借关中险要的地形固守一隅,再慢慢地蚕食天下;
下策——出动精锐部队,就近袭取洛阳,再号令天下。
在小玉看来,上策最好但风险最大,下策最为便宜。果然,求成心切的杨玄感选择了下策,他挥兵直取东都洛阳。杨玄感一路上宣称:“我身为上柱国,家积巨万金,至于富贵,已无所求。今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民之命。”洛阳附近的百姓都把杨玄感当作是救星下凡,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投入到杨玄感的军队中。当杨玄感的军队到达洛阳城下时,人数已经达到十几万人。
可是,当时的隋朝气数仍然未尽。盘踞在东都的隋军数量也比较庞大。经过几个回合,杨玄感始终只能望城兴叹,速战速决的希望落空了。
听闻后院起火的消息后,隋炀帝马上回军国内,这才有了第二次征高句丽的惨败。客观地说,如果没有杨玄感的兵变,隋炀帝第二次征高句丽未必会失败。在平叛过程中,隋炀帝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根据隋炀帝的战略部署,隋军很快就完成了对杨玄感军的战略包围。
眼看就要陷入覆亡的境地,杨玄感只得转兵向西攻击大兴。隋军在背后紧追不舍,杨军屡战屡败。董杜原一役,杨玄感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兵败身死。
杨玄感起义的历史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他是隋朝官吏中第一个举兵反叛的人,在官员队伍中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
炀帝十分恼火,恶狠狠地说:“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则后无以劝。”结果,株连被杀者多达三万人,流放六千余人,搞得统治阶级内部人心惶惶,众人离心离德。
杀戮已经无济于事了,因为一个杨玄感倒下去了,千千万万个杨玄感马上就站起来了。梁师都、刘武周等人在突厥的鼓动和扶植之下,马上就举起了反叛的旗帜。越来越多的隋朝官吏加入到了反叛的队伍当中。他们的倒戈成为压倒大隋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官吏之所以造反,是因为他们看出大隋气数已尽,覆灭只是迟早的事,与其放任那些泥腿子坐大,夺取政权,反过头来消灭自己,倒不如自己也拼上一把,说不定还能闯出个“柳暗花明新天地”。这些人参与造反,动机十分不纯,说白了就是“投机革命”。